Re: [心得] 事件過後

看板SW_Job作者 (丹丹)時間14年前 (2010/05/04 17:20), 編輯推噓7(7013)
留言20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9 (看更多)
sorry,一些不重要的點, 我先刪文, ※ 引述《roysky (roysky)》之銘言: : 這個案例的事實(現況)是 所以這是事實嗎? 今天我不是主責社工, 我也不是當天在場的老師, 我不是親眼見到媽媽的說法,和媽媽當時的精神狀態, 我只是從媒體上得到的片段的訊息, 我可以說你以下說的這些都是事實嗎? : 學校老師說:「曹小妹妹的母親預計在兒童節前後揚言要攜子自殺」 : 而針對這個事實的問題評估大約有以下幾點: : 1.學校老師不知道該怎麼辦 : 2.女童有生命危險--兒保個案 : 3.曹母--兒保個案的加害者、自殺個案 : 老師在課堂中有提到 : 兒保個案可分為三種等級 : 第三級--弱勢家庭--在家庭中潛藏有不利因子者 : 第二級--高風險家庭--在家庭中有多種危險因子存在,有兒虐的可能 : 第一級--最危險--已經發生或者疑似兒童虐待 : 那麼以「曹小妹妹的母親揚言要在兒童節前後攜子自殺」的事實來看 : 此案應可列為疑似兒虐 : 因為這涉及了精神虐待 : 讓曹小妹妹處在可能被殺掉的情境中 所以在不確定的狀況中, 社工怎麼去分辨,到底媽媽說真的還假的? 甚至再暗黑一點,老師說什麼,真的如媒體上說的嗎? 我覺得都有待商榷。 : 課堂上的討論中 : 老師認為社工應該有兩個地方可以再加強 : 1.警覺性不足--老師提出在實例中,老人在過年及重陽節的自殺率會提高,因為那通常是 : 闔家團圓的時刻;而在這個案例,曹母揚言要在兒童節帶女兒自殺,就很有可能是隱含 : 了某種情緒及其他因果關係,而想要特別選在「兒童節」這個時間。另外,已經指明了 : 兒童節這個時間點,也應該要在這個時間點上更為警覺。 問題點同上,你知道家屬說了什麼, 你知道當下的氣氛為何嗎? 現在批評社工不夠警覺,是不是一種落井下石? 2.第一線--前面講到這個個案是可以被列為一線的疑似兒虐個案,根據新聞報導,學校在 : 4/2中午知道這個消息後打給社會局,但是社會局卻沒人接聽,而錯過了或許能夠提早 : 抵達學校阻止曹母的機會。老師形容一線人員類似醫院的急診人員,不太應該出現把傷 : 患送到醫院,醫院卻因為午休時間沒人可以急救傷患的情形。 實際情況為何?現在是羅生門, 老師真的有打?老師當下說什麼? 老師電話打去哪,這都是問題阿。 今天我覺得再拿這件案子討論, 只是在當事人的身上多統幾個刀眼而已, 因為我們所有的人都是旁觀者,你不能去批評當事人的社工作的評估, 因為個案都是特殊的,在不同的情況下的判斷都會不一樣, 我覺得我們能做的事是反省自己, 以後我們碰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我們的判斷可以加強什麼, 不是去說別人啥可以多做一些,或是批評人家工作不力, 請原諒我說一句,那都叫事後諸葛, 對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只會讓人覺得難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253.151

05/04 17:27, , 1F
最後一段我很認同,我並不是想事後諸葛,而是如同原po所說
05/04 17:27, 1F

05/04 17:27, , 2F
就是反省自己,以後我們碰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做些什麼,我們
05/04 17:27, 2F
抱歉,我說的反省跟你認知的可能不一樣, 我所謂的反省應該說是提醒, 提醒自己的多樣評估, 但是你們老師舉的例子均跟個人判斷無關, 第一點是羅生門,不知道通報狀況為何, 亦不知當下狀況為何,所以無從反省之, 第二點是體制跟通報問題, 1.老師是通報社會局還是社工,這2者是不一樣的, 社會局是公務機關,中午休息是正常的, 如果你要中午不休息,請體制改變中午都不休息阿, 或是安排社會局中午有執勤人員阿。 113是全年無休的,請問老師到底通報到哪裡, 對象不同,改進的對象也不同阿

05/04 17:28, , 3F
的判斷可以加強什麼。另外第一段所用到的「事實」一詞,指
05/04 17:28, 3F

05/04 17:29, , 4F
的是個案評估中用到的術語,並不是講這件事的真實性
05/04 17:29, 4F
這句話很奇怪,個案評估的術語? 我怎麼都沒聽過這樣的說法?可以告訴我出自哪一本書嗎? 我可以多學一點。

05/04 17:29, , 5F
因為當天老師帶著我們的討論是假如我們是社工,我們可以怎
05/04 17:29, 5F

05/04 17:30, , 6F
麼做,所以上面所指稱的「事實」也只是指我們從新聞上得來
05/04 17:30, 6F

05/04 17:31, , 7F
的內容而推估出來的情況,再下去做個案評估
05/04 17:31, 7F
那不叫個案評估,那叫猜測大會, 就像我說的,個案有獨特性, 不是主責社工,不是接觸的當事人, 你沒有辦法做資料收集,那你說的一切都只是猜測, 不叫做反省。 說真的,如果可以我真的很希望當面跟你們的教授談談, 因為他這樣的講授只會害死一堆新社工, 對實務一點幫助都沒有。

05/04 18:03, , 8F
可以老實跟你說 如果不是今天的事件發生 你會做的行動
05/04 18:03, 8F

05/04 18:05, , 9F
就和那位主責社工一模一樣 明白了嗎 這樣你知道4/23的
05/04 18:05, 9F
我也這樣覺得。

05/04 18:05, , 10F
訴求是什麼了嗎
05/04 18:05, 10F

05/04 18:17, , 11F
不要嚇到還在學校的學生啦!!
05/04 18:17, 11F
這不是嚇,而是希望藉由實務的說明, 讓學生回去跟老師反應, 反過來教育教授,讓他們能多聽聽實務的想法, 也許可以把學界跟實務界多拉近一點。

05/04 18:31, , 12F
r大~即將成為社工的你,要學會判斷,而不是讓專家牽著鼻子
05/04 18:31, 12F
我贊成!

05/04 22:34, , 13F
給原PO:相信你所相信的。連反省都能被叫做對事情沒有幫助,
05/04 22:34, 13F

05/04 22:37, , 14F
除了扮演受害者和怪罪者,這就是所謂社工的思考?
05/04 22:37, 14F
我想你說的應該不是我,因為我不是怪罪者或受害者, 我只希望大家能在這篇討論聽到更多不同的想法。

05/05 00:10, , 15F
推這篇文,我們不在當下那個情境,再講什麼都是事後諸葛
05/05 00:10, 15F
沒錯,謝謝你。

05/05 01:37, , 16F
我並不覺得社工沒反省 因為反省所以點出鉅視層面問題
05/05 01:37, 16F

05/05 01:39, , 17F
某些人不清楚實務狀況只是一昧指責 實務工作者當然會
05/05 01:39, 17F

05/05 01:40, , 18F
跳出來反駁
05/05 01:40, 18F

05/05 01:41, , 19F
D大不凡看看A板友的文章 光是反省是不夠的
05/05 01:41, 19F
恩恩,我現在也在在職進修, 就是希望可以把實務跟學界拉的近一點, 我想聽聽老師們的想法,但是我也希望老師們可以多聽聽我們的想法。 ※ 編輯: weiinet 來自: 163.29.253.151 (05/05 09:36)

05/05 18:13, , 20F
我個人覺得,拿新聞報導來和學生討論案例不是很好的作法..
05/05 18:13, 20F
文章代碼(AID): #1Bt-RO7m (SW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t-RO7m (SW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