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十二年國教正反方小整理

看板SENIORHIGH作者 (TsingHua)時間12年前 (2012/04/17 11:33), 編輯推噓4(5119)
留言25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最近FB上滿滿都是 十二年國教的評論與爭議 有趣的是 正反兩派支持人數都旗鼓相當 然而也同樣弔詭的 細看了各方評論內容 我發現多數兩方對於彼此其實都非常不了解 所以筆者決定以自己對兩方的粗淺的所知 來打一篇 供各位參考 首先到底為什麼要十二年國教 理由很簡單 教育的目的 特別是義務教育 公立教育 的目的 應在於促進階級流動 也就是透過教育 三級貧戶有機會當上總統 透過教育窮人有機會翻身 然而現實狀況呢? 根據社會學統計[數據憑印象記 可能有出入 ] 如果你出身在台灣家庭收入前百分之五的家庭 你有百分之四十三的機率 會繼續留在前百分之五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機率 你會成為未來前百分之二十五 如果你出生在台灣後百分之二十五的家庭 你未來繼續成為後百分之二十五 機率為百分之 五十八 成為前百分之五的機率 在百分之八以下 我國的基測 學測 指考 成績都跟家庭收入成完全正比 理由也很簡單 就是階級複製的概念 你會想要努力 覺得讀書重要 都跟出生受的教育有關 更遑論家庭能否提供你去補習 給你買參考書 幫你請家教 送你出國遊學的影響 讓我們看更實際的數據 以毫無疑問的台灣第一志願台灣大學2011年的學生統計資料 全台灣九成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萬元 但台大學生家庭年收入不到100萬元的只有四成多 全台灣約3.8%人口為軍公教人員 若加上退休的大約5% 台大學生的家長至少有一人是軍公教的比例為38% 有興趣尚可搜尋 "誰是台大學生" 裡面有更詳細的研究資料 地區都有很大的差異 簡而言之 現行制度 是促使有錢人讀便宜好的公立大學 窮人讀學費高差的私立學校 或許有人會說 這是在消滅菁英 菁英教育也很重要 正方兩點回應 1.我國公立教育 通識教育 拿普羅納稅人錢做的事 不該是追求極少數菁英教育 而是應該照顧大眾 所謂菁英 以台北為例 pr97以上你才有辦法上到所謂前三志願 代表你只在照顧百分之三的人 犧牲百分之九十七的人 我們把諸如 內湖 和平 大直 這類pr90幾的高中 定位為 社區 地方高中 這就有趣了 你要考到全國前百分之十以內 才有機會進到普通"社區"高中 這到底社區在哪? 哪來的這麼多百分之十的學生給你讀社區高中 pr70我們就認為是程度極差 補習班都不太屑的學生了 但別忘記了 他們可還是台灣學生前百分三十 你連他們都放棄了 後面百分之七十怎麼辦? 再者你以為壞學生生下來就是笨 就是壞? 根據統計 百分之九十五的中輟生 都是來自單親 貧窮 家暴等問題的家庭 一個學生的成績不好 所謂的壞學生 很可能是社會造成的 到底憑什麼社會可以放棄這些 人? 以筆者自己的例子 我是問題學生 醫院鑑定的學習障礙 手眼不協調 從幼稚園就被提報出 去 國小被打個半死 我家還為我開了家安親班[因為沒有安親班要收我] 成績還是倒數 如果並非我母親是老師 教師會會長 我也早就被放棄 我們的公立教育體系 自國中開始就在選擇好學生 放棄差生 你都感覺被放棄了 你還會想用功? 我們從國小不就開始被教育 甚至明寫在課本 人人生而平等 職業不分貴賤 人沒有等級 但我們升學體制 卻用pr告訴學生 你是百分等在哪的人 建北你是第一級 附中山 成功 你 是第二 誰誰誰你是第三 新聞媒體 社會就正在歧視高職生 告訴高職生你是差一等的 看看統測新聞版面多大 學測指考版面多大 就明顯可知 2.十二年國教 真的在消滅菁英? 十二年國教在幹嘛 簡而言之 就是把好學生跟壞學生都擺在一起上課 如果這樣=消滅菁英 那有趣了 國中小不都這樣做? 怎麼精英在國中小都沒被消滅 上了高中就忽然被消滅了? 再者根據公視"魔鏡"紀錄片中做的教育實驗 引用的國際上統計研究資料 好學生跟程度差的學生 在一起上課 好學生成績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但程度差的會變好 說穿了 現行制度 不過就是將一群考試成績較優的學生集中在一起上課 他們有比較多的資源?比較好的師資? 這是天大的笑話 去問問建北學生 很多老師上課都嘛上超爛 不知所云就算了 還有老師直接開放自習的 建北學校都百年古蹟了 破的跟什麼一樣 比起薇閣 甚至公立如中崙 麗山之類的學校 設備根本不能比 全國各地前三志願學生筆者都有認識 大多學校 如雄中雄女 建中北一成功附中 羅東蘭女宜中 南女 南一中 彰中彰女 武陵桃 高歷中 都實際去過 設備真的沒有比較好 哪來的集中資源給前段學校說法? 反方這時可能又會跳出來說 把好學生都集中在一起才會有競爭 這樣才會進步啊!!! 乍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 讓我們來看數據 第一志願 後百分之二十五的學生 跟 第二志願[在基測表現輸]前百分之十二十五的學生 比 後者考上好大學的比率 大勝前者 且就筆者跟高中生長期相處經驗 所謂前三志願學生 上到前三志願時 反而大多大有挫折 本來在國小國中可以輕易考到前三名 上高中發現不行了 不一定就會更認真 自我放棄者眾 再者讓我們來看 各高中升學率 以羅東 南女中 南一中 彰中 彰女 這類學生pr差距非常大的學校升學率來看 [雲嘉南]五校% 變化 人數 台 清 交 成 政 醫 陽 四中北師 南一中 45.0% +0.2% 817 80 34 28 201 25 98 南女中 34.4% -1.6% 803 56 22 16 123 50 39 彰女 17.7% -0.4% 649 22 10 16 31 36 17 2 118 國大里 16.9% -2.8% 605 18 12 16 37 19 5 2 118 明道 16.8% -3.7% 375 9 18 9 18 9 10 2 65 彰中 15.4% -0.9% 866 35 25 22 40 11 34 5 127 羅高 9.8% -3.9% 591 21 10 11 10 6 6 2 60 跟同等級在高雄 台北能上的學校比 內湖 11.4% -0.4% 746 13 12 12 20 28 1 0 134 和平 8.4% +0.4% 509 6 2 8 11 16 1 0 73 華僑 1.2% +0.4% 490 0 1 2 1 2 0 0 16 華江 1.0% -0.6% 637 1 3 1 1 1 0 金山 1.0% 194 0 0 1 0 1 0 0 2 崇光 0.9% -0.8% 320 1 1 0 0 1 0 0 8 淡江 0.9% +0.9% 339 0 0 1 2 0 0 0 6 林高 0.8% +0.4% 586 2 1 0 1 1 0 0 10 石碇 0.7% +0.1% 145 1 0 0 0 0 0 0 1 縣三重 0.7% -0.2% 304 1 0 0 0 1 0 0 4 育成 0.6% +0.3% 645 1 0 1 0 2 0 0 7 明顯代表了 pr差距大 反而整體表現較優 而且優非常多 反方又會說了 你這樣做 只會造成私立學校分數暴漲 大家都要去念私立 正方一樣兩點回應 1.公立教育本來就該追求的是大眾教育 私立要追求菁英教育 為其自由 國家力量無須介 入 2.真的會嗎? 讓我們來看數據 [中彰投]五校% 變化 人數 台 清 交 成 政 醫 陽 四中北師 曉明 47.8%+11.6% 230 36 15 10 19 30 22 9 64(不含北) 中一中 43.1% -1.8% 1098 159 85 80 101 48 115 13 202 中女 36.4%-10.4% 800 120 25 17 65 64 53 4 110(不含北) 衛道 31.5% -0.7% 374 28 30 16 30 14 22 在台中 私立學校表現是優於公立的 甚至贏過超級老牌第一志願 中女中跟中一中 就筆者自己幫過數千國高中生的經驗 我可從來沒聽說 有幾個人因此不想去念中女中 想去念曉明的 那到底是什麼鬼邏輯 我們要把學生都集中在一起 很多人還要跨縣市 跑去住宿 離鄉背井 跟家鄉切斷的在高中生就跑去外地念書? 特別根本也沒給他們什麼特別多資源的時候 這不是很宵笑嗎? 然而 這樣代表正方就都沒問題? 現行十二年國教很ok? 錯了 原因很簡單 根本問題不是出在教育制度 而是根植於社會 我們的國中小就不是均質的了 你在台北市中心的國中 pr90幾你都還是倒數 問題是這可是全國前百分之十以內! 所以十二年國教用類似學區分發的方式 根本不可能 也無法解決問題 只會造成原本少少還能用自己努力 走出一條路的學生 連這條路都被斷了 我們的大學也有歧視 跟名校迷思 筆者三年幫過上千高中生 實際高中生回報 在個人申請時 前三志願的學生 往往可以用低個兩三級分的分數錄取 還有一位建中學弟表示 某知名大學 看到他是建中 就跟他說因為你是建中 我們要了 從數據來看 所謂名校學生 上到好大學機率高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統計 台清交政成 約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學生 僅來自全國前三十五所高中 [數據可能有出入 此為筆者印象所記] 繁星推甄?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article?qid=1712032202549 就不多論了 增加了人數 確實有用 但前三志願從未因繁星推甄的存在而被消滅 那到底怎樣比較好? 筆者自己個人意見 十二年國教可施行 但應要修正 菁英教育也該被重視 各校應廣設資優班 此資優班指的是現行制度下的資優班 而非實驗班 也就是要真的去專業機構測定智商 各項能力值 而非學校那些都可以靠練習拿高分的測驗 決定 我們菁英教育追求的 不該是照顧有錢人小孩 而是真正有能力的學生不是? 而且廣設資優班 設數理 人文 最好各科都有設 如此才能應人適宜 讓每人都找到自己的專長 且我主張大學應該修改考試制度 全面改用指考選科考的方式 而且該強迫前段大學放棄全採[除有理由] 本來全部一起考就很蠢 到底誰可以告訴我念法律 念中文 外文 要學sin cos 機率 的關 聯在哪? 通識教育? 根本國小就夠了阿 誰會去7-11買東西 在日常生活中用到sin cos的? 那為什麼我們在用這些決定要否錄取? 高中要考試也可 但應也採分開制度 而非全採 讓數學不好的學生 可以就讀人文社會班 人文社會不好的學生 可以就讀數理班 亦設普通班 讓都好的學生可以適性發展 如此 升學率不會大減 因為前段學生會到各校資優班去 升學率只要不大減 家長的邏輯就不會硬把學生送到私立學校 各大學又真正能收到比較適合自己系所的學生 同時也能更加均質化 不需要再大老遠離鄉背井跑去念書 這樣不是很好嗎? p.s:以上論述 若有問題 歡迎任何指教批評 -- 推 snoopy0517:有笑有推 :) 08/14 16:48 推 wj790418:有笑有推 08/14 17:00 推 asd2260123:好可愛XD 08/14 17:35 推 montes3388:XDDDDDDDDDDDDDDDDDDD 08/14 18:05 推 LanPaKing:五樓上車都超重 08/14 18:29 → LanPaKing:= =....................... 08/14 18:3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133.60

04/17 11:55, , 1F
不錯 114說服力是比115高多了
04/17 11:55, 1F

04/17 12:29, , 2F
pr差距大 反而整體表現較優 而且優非常多
04/17 12:29, 2F

04/17 12:29, , 3F
怎麼不說是擁有PR值高者的學校 成績相對也會比較好呢?
04/17 12:29, 3F

04/17 12:30, , 4F
要完整比較的話 應該把這幾間學校 入學時候PR值相等的學生
04/17 12:30, 4F

04/17 12:31, , 5F
抽出來比較三年後考大學結果如何 這樣才準確吧
04/17 12:31, 5F

04/17 12:40, , 6F
你不知道彰中上台大的那35個有30個是來至所謂的資優班、
04/17 12:40, 6F

04/17 12:55, , 7F
實驗班嗎?
04/17 12:55, 7F

04/17 12:56, , 8F
還是一樣把那些"沒去念一中"集合起來
04/17 12:56, 8F

04/17 13:12, , 9F
來了 全民菁英論
04/17 13:12, 9F

04/17 13:12, , 10F
理想歸理想 但是請你回歸現實生活
04/17 13:12, 10F

04/17 13:12, , 11F
要不然永遠無法討論
04/17 13:12, 11F

04/17 13:29, , 12F
一樓跟115有仇嗎= =
04/17 13:29, 12F

04/17 13:42, , 13F
在說什麼東西...這叫整理..
04/17 13:42, 13F
筆者並沒有認為全民皆菁英 而是可以到各地區學校"資優班"就讀 首先 資優班要進去 是無法靠練習的 須經由專業機構之智商認定 這樣跟把那些沒有去念一中的人集中起來有很大差別 如果知道念各校都有一定機率可以考上好大學 念所謂一中 不一定比較好 我想沒有什麼人還會願意 把小孩在15歲 就送出去唸書 完全斷了家庭生活 這種做法真的很不人道 又沒有意義 這制度本身就有很大問題 我也並非主張 十二年國教就是對的 或我提出的就完全沒問題 但無論如何現狀是有很大問題的 需要被改進 被改進的方式 是否為十二年國教並不重要 ※ 編輯: luke7459 來自: 140.114.133.60 (04/17 14:39)

04/17 17:56, , 14F
04/17 17:56, 14F

04/17 17:58, , 15F
私立本就該走菁英教育 或是有別於一般教育的特殊課程
04/17 17:58, 15F

04/17 18:31, , 16F
原po認為菁英=智商高?
04/17 18:31, 16F

04/17 19:13, , 17F
特教中的資優教育確實是該重視的一塊
04/17 19:13, 17F

04/18 12:53, , 18F
身為台中人我筆者說私立學校優於公立這點有些問題
04/18 12:53, 18F

04/18 12:54, , 19F
其中私立學校也有許多成績可以上第一志願的學生選擇直升
04/18 12:54, 19F

04/18 12:55, , 20F
妳不覺得這樣的統計數據有不小的缺失嗎?
04/18 12:55, 20F

04/19 00:28, , 21F
全國9成家庭年收不到100萬? 降那些哀鳳都是誰買的= =
04/19 00:28, 21F

04/19 01:14, , 22F
年收不到一百萬也許還是可以買哎鳳
04/19 01:14, 22F

04/19 04:42, , 23F
有點道理
04/19 04:42, 23F

08/08 19:06, , 24F
抽出來比較三年後考大學 https://muxiv.com
08/08 19:06, 24F

09/11 12:34, , 25F
年收不到一百萬也許還是 https://daxiv.com
09/11 12:34, 25F
文章代碼(AID): #1FZEHq8s (SENIORHIG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ZEHq8s (SENIOR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