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三國有哪幾個算是各自的『張子房』?

看板SAN作者 (鯊魚翅不要吃)時間6年前 (2017/09/11 15:42), 6年前編輯推噓4(4024)
留言28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李儒的正史記載真的很少,是演義豐富他的形象。 1.按順序最早是奉董卓的命令毒殺漢少帝跟唐姬。 後漢書何皇后紀:明年,山東義兵大起,討董卓之亂。卓乃置弘農王於閣上,使郎中令李 儒進酖,曰:「服此藥,可以辟惡。」 2.再來是董卓死亡之後,與呂布交戰,勝負不詳。 魏書:卓每以布自衛,布嘗小失於卓,卓拔戟擲之,布趫捷得免,布由是陰怨於卓。布后 應王允,於門刺殺卓,卓將李儒等阻兵。 3.跟王允軍交戰,擊殺太常種拂。 漢記:太常種拂與李儒戰而死,子劭征為少府、鴻臚皆不受,曰:「我父盡忠於朝,而為 時所妒,父以身徇國,為賊臣所害,為臣子不能除賊,何面目復覲明主!」三輔聞之,為 之感動。 4.最後出現是李傕大獲全勝,論功行賞,李儒被封為侍中跟獻帝對話的故事。 後漢紀孝獻皇帝紀:初平三年,冬十月,李傕舉博士李儒為侍中,獻帝詔曰:「儒前為弘 農王郎中令,迫殺我兄,誠宜加罪。」辭曰:「董卓所為,非儒本意,不可罰無辜也。」 5.李儒字文優,司隸左馮翊郃陽人是出自於漢郃陽令曹全紀功碑,姓名、時代、官職都對 的上,為同一人的可能性很高。 從以上所述,李儒很明顯是投靠了董卓方的人,絕對沒有其所說的無辜,但要說他足智多 謀好像也對不上,正史出現的紀錄反倒是領軍作戰出現兩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5.224.1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505115753.A.09F.html ※ 編輯: andy82116 (101.15.224.150), 09/11/2017 15:43:54

09/11 16:23, , 1F
可惜沒記載他之後怎麼了
09/11 16:23, 1F

09/11 17:02, , 2F
不知到是穩穩的作侍中,還是就被砍了
09/11 17:02, 2F
沒有結局的小人物佔歷史的絕大部分,缺乏有效儲存檔案的方法就是這樣...

09/11 18:30, , 3F
未必是沒存檔,可能戰亂或有心人士刻意焚毀。
09/11 18:30, 3F

09/11 18:31, , 4F
中國古代既然設立史官而且能開宗立派成為儒家
09/11 18:31, 4F
小人物沒必要銷毀吧?例如八王之亂的麋晃,從姓名、年代跟地名十之八九是麋竺後代, 史書上卻是一筆帶過不見下文。 也許他真的不重要,但對於我們這些想了解那個時代的人會有點可惜。

09/11 19:54, , 5F
例如,日本戰國時代類似族譜資料很詳細。
09/11 19:54, 5F
對,我想講的就是這個...沒有印刷術、時代又距離太遠,要留下這麼多資料是很困難的 。

09/11 19:55, , 6F
中國相關資料不可能比日本少或落後,但有嗎?
09/11 19:55, 6F

09/11 19:58, , 7F
我的意思是,日本戰國時代也許時間近,貴族少。
09/11 19:58, 7F

09/11 19:59, , 8F
但中國自古有史官一職,仕家大族有族譜,國家也會有。
09/11 19:59, 8F

09/11 20:02, , 9F
按理,我們的資料應該更多許多,而且能更多佐證。
09/11 20:02, 9F

09/11 20:03, , 10F
但可能被當國家機密或寶藏,一代藏、一代燒,越來越少。
09/11 20:03, 10F
還有直接竄改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只有一半能信(攤手)。漢朝的史料到唐朝都可以被 改了,能留下來的更不容易。

09/11 20:05, , 11F
如果陪葬都能那麼書籍、史籍文物,存檔備份應該更多。
09/11 20:05, 11F

09/11 20:06, , 12F
白話說,可能原本資料眾多且詳實充足,只是逐代遞減。
09/11 20:06, 12F

09/11 20:09, , 13F
漢朝有印刷術,紙張生產過剩商人發明燒紙錢。
09/11 20:09, 13F

09/11 20:10, , 14F
當時能存檔的資料可能比我們想像的多很多很多。
09/11 20:10, 14F

09/11 20:13, , 15F
中國以前能讓世界稱為禮儀之邦,日本想大化革新。
09/11 20:13, 15F

09/11 20:16, , 16F
只是不知道哪一個暴君或亂世讓公德心蕩然無存。
09/11 20:16, 16F

09/11 20:27, , 17F
秦始皇焚書坑儒,燒幾本?坑四百多人,還真殘忍……
09/11 20:27, 17F

09/11 20:28, , 18F
楚漢相爭,齊國田氏自殺殉死的都比他多一百次人。
09/11 20:28, 18F

09/11 20:30, , 19F
此後,歷代竄改或焚毀歷史的,都推給秦始皇。
09/11 20:30, 19F

09/11 20:31, , 20F
小人物,沒有利害關係,不需要隱晦避諱,反而可能留存。
09/11 20:31, 20F

09/11 20:32, , 21F
利害關係人或特定人物,才可能被抹殺或改寫黑他。
09/11 20:32, 21F

09/11 22:41, , 22F
《冊府元龜.卷六百五十六》:"裴茂為尚書獻帝建安初以奉使
09/11 22:41, 22F

09/11 22:42, , 23F
率導關中諸將討李儒有功封列侯。"
09/11 22:42, 23F
看來...李儒就到此為止了。

09/11 23:34, , 24F
看來李儒後台夠硬沒被因此被漢獻帝砍掉
09/11 23:34, 24F

09/11 23:36, , 25F
而且至少活到公元198年
09/11 23:36, 25F

09/12 03:10, , 26F
然後得知李儒一直跟隨李傕勢力
09/12 03:10, 26F
同意,李儒的後台在董卓死後變成了李傕,李傕不倒李儒也不倒,漢獻帝手中無兵無人根 本沒有本事動西涼軍。 ※ 編輯: andy82116 (101.15.224.150), 09/12/2017 11:10:34

09/12 15:21, , 27F
話說 要不是李儒有領兵作戰的記錄 搞不好李儒是李傕的誤植?
09/12 15:21, 27F

09/12 15:26, , 28F
因為對照《後漢書》&〈三國志裴潛傳〉類似敘述寫的都是李傕
09/12 15:26, 28F
文章代碼(AID): #1PjZvf2V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jZvf2V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