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蜀漢的禁軍統帥是誰

看板SAN作者 (暴 民)時間12年前 (2012/02/26 18:1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引述《victor77》之銘言: : 漢朝禁軍原為「建章營」,後改為「羽林軍」, : 開始只有「北軍」建制,漢武時增設「南軍」,南北呼應。 : 蜀漢繼承漢朝軍制,有「虎步中軍」印為禁軍統帥。 漢朝的禁軍不是源自建章營,不然漢朝到漢武帝建立建章營前不就沒有 禁軍。漢朝京城南北軍編制可能是源自秦朝,部隊編制如何在史料缺乏 下是不清楚,後來因為漢文帝用衛將軍作為統一的指揮官,令南北軍的 叫法消失。漢武帝是重新建立的是北軍,也可以講只是把原來因撤衛將 軍後的指揮系統重新建立或正名,當中的校尉等級指揮官分領指揮權。 蜀漢的軍制從史料上沒有見過有「虎步中軍」印為禁軍統帥這樣的說法 。 廣泛來講,漢制的京城駐軍多是用重號將軍擔任,北軍就是五校尉,宮 殿宿衛部隊多是中郎將擔任。 : 「左、右羽林郎和虎步營、虎騎營,長官稱部督或監。 :  其他中軍統帥不固定,有監軍、都護、護軍等稱。」 蜀漢軍職雖然有中、前、左、右、後的名稱,是否為五部編制,也有可 能只是名稱上,因為防衛上的偏重一方,部隊是非常集中在幾處重點, 令五部制不太可行。監軍、都護、護軍是怎樣的軍職,光看史料也是很 難判斷, : 史書對「白毦兵」的記述不多,估計是後來歸入禁軍編制, : 南北二營中或許可以找到「白毦兵」的影子。 : : 白毦兵——先主近衛軍。 : : 白毦兵是後漢三國時期劉備勢力下的一支部隊, : 先由劉備親自統領,在其死後由陳到統帥。 :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341556 : : 陳到統帥近衛軍比較沒有爭議,那禁軍統帥也是陳到嗎?有可能是諸葛亮或趙雲嗎? : 話說禁軍統帥這麼重要的位置,一定是皇帝親信,應該也是名將吧? : 我個人覺得是趙雲,有沒有其他確定的人選? : 劉備在位時的中央官制情況好像很模糊。 劉備當皇帝的日子不長,又常在外打仗,在他身邊的可能就是親兵或 近衛軍,而非正常皇帝外出的虎賁、羽林。這些近衛會會有專人或由 幾員部將統領,陳到是否其中一位不知,只知道是當他守永安時,帶 領的部隊曾是劉備近衛部隊之一。這是因為白毦是中軍統帥親兵衛士 的披衣。 : "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書中完全沒有提到趙雲 : 只有提到領軍系統跟護軍系統最高禁衛武官分別是向寵及李嚴 : 但是我查李嚴又找到一些有用資料 : 李严“统内外军事”辨 : http://www.e3ol.com/culture/html/2008-7/11169/11169_200875.htm : 據《華陽國志》記載“中護軍李嚴假節,加光祿勳,封都鄉侯,督永安事。中軍師、 : 衛尉、魯國劉琰亦都鄉侯。中護軍趙雲江州都督費觀,屯騎校尉、丞相長史王連, : 中部督襄陽向寵,及魏延、吳懿皆封都亭侯。 : 趙雲也為中護軍,是統領成都的禁兵。李嚴統領先主遺下的禁兵。 : 所以有兩個中護軍並不奇怪。這裡也闡明了一個問題, : 都護是統領外軍的官職,中護軍是統領內軍的官職。 : 而外軍也僅限永安的駐軍,這支軍隊轉移了地方,都護的名字也跟著自然而變。 : 內軍僅限原永安宮內軍。我認為,在李嚴一任中都護之前, : 章武二年詣永安宮時,李嚴就被任為中護軍統領內軍。 : 而劉備病危時,又加為都護以統領永安的外軍。 : : 依此解釋,趙雲的中護軍其官職應在向寵的中部督之上, : 趙雲北伐時向寵才遷中領軍成為最高禁衛武官,我覺得應該可信。 把中領軍和中護軍看成是禁軍指揮官是用曹魏的制度看蜀漢軍職的錯判 ,蜀漢的中領軍和中護軍並不等于曹魏的中領軍和中護軍。 《華陽國志》對李嚴的軍職是叫錯的,按《三國志》李嚴是中都護而不 是中護軍,李嚴在劉備章武二年已經被任為中都護。中都護按劉備的身 後安排來看,統內外軍事應是等于內軍和外軍的總司令,不過李嚴沒有 在中央,失去參與軍議機會,因此沒有部隊調動權,這等于當了三軍總 司令但不是軍委主席,實際上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眼前的部隊。 向寵也不是建興元年就當中部督,蜀漢稱都督為領軍,如羅憲的巴東都 督被稱為巴東領軍,中部督就是中領軍,應是建興五年才擔任,同年魏 延為督前部。向寵所領軍權有多大也不清楚的,可能只有京畿範圍的屯 軍而不包括北軍五校尉營和宮殿內的宿衛部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3.252.1.95
文章代碼(AID): #1FIWKjUy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IWKjUy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