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從三國演義中,哪裡最容易看出曹操是奸臣?

看板SAN-YanYi作者 (魚晚兒)時間16年前 (2008/05/08 10:2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9 (看更多)
※ 引述《eriel (橘子數)》之銘言: : ※ 引述《televen (魚晚兒)》之銘言: : :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接受荀彧建議,迎獻帝至許昌,後挾天子令諸侯) : : (許田圍獵)(玉帶詔殺董承等人以及董貴妃)(搜密書殺伏完以及伏皇后)(割髮代首) : 曹操當時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照毛玠的建議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說法,是沮授給袁紹建議的: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 : 而且毛玠以及荀彧的觀念還是有很重的漢臣思想 : 這也可能是荀彧晚年跟曹操不和的主因 : 至於「寧教我負天下人」這一名句,應該是從三國演義而來 : 在其他史書上的記載則是: : 曹操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 (忘記是哪本史書了) : 所以前兩種值得商榷 : 最後的割髮代首,我想應該是曹操的建立軍紀的策略手腕吧 金城邊章、韓遂殺刺史郡守以叛,觿十餘萬,天下騷動。征太祖為典軍校尉。會靈帝崩, 太子即位,太后臨朝。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太后不聽。進乃召董卓,欲以脅太后 ,[一]卓未至而進見殺。卓到,廢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京都大亂。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 ,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二]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 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三]卓遂殺太后及弘農王。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 誅卓。冬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四]是歲中平六年也。 注[一]魏書曰:太祖聞而笑之曰:「閹豎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 此。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將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見 其敗也。」 注[二]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 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 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孫盛雜 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淒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遂行。 注[三]世語曰:中牟疑是亡人,見拘於縣。時掾亦已被卓書;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 亂,不宜拘天下雄鑈,因白令釋之。 注[四]世語曰:陳留孝廉□茲以家財資太祖,使起兵,觿有五千人。 出自於陳壽 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 註釋^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118.230
文章代碼(AID): #188cMUgV (SAN-Yan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88cMUgV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