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腕式光學心率感測跟心跳帶比較

看板Road_Running作者 (Sooner Born Sooner Bred)時間7年前 (2017/05/17 10:22), 編輯推噓16(16050)
留言66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leerick (leerick)》之銘言: : → evanzxcv: 心跳帶可以提供更多數據,但這應該只是技術限制,不久大 05/17 08:56 : → evanzxcv: 概就會有這些數據的腕式偵測版本了 05/17 08:56 不要再幻想了,很多人有這種誤解就是你可以測量心率就可以測量其他 觸地時間等數值,心率帶就名稱只是提供心率資訊,優點就是 EKG 等級 的心率數據。你會認為心率帶可以提供更多數據,是因為 Garmin 把 三軸加速感應器放到心率帶裡面,透過測量三軸加速的數值,可以去推 估你的步頻,垂直震幅,觸地時間。這些數值是因為心率帶有外掛其他 傳感器所以可以測量,不是因為它是心率帶可以測量。 姑且不論測量出來數值的正確性(個人認為噱頭居多,同一個人垂直震 幅 6 跟 8 的意義是後者比較大,但是如果兩個人 6 跟 8 ,即使兩人 身高體重一模一樣,那比較起來意義值得懷疑),這個技術的限制是, 它必須附著在你的軀幹上面,才能較為「準確」的去測量。 舉例來說,假設有個傳感器可以有效測量該傳感器距離地面的最大值跟 最小值,那你綁在軀幹上面去跑步,那最大值就是你飛起來軀幹離地高 度,最小值就是著地時軀幹離地最小高度, 最大值 - 最小值 就是你 的垂直震幅。今天你把他綁在手上呢?考慮到手是長在軀幹上,那最大 值大概就是你飛起來的時候,剛好手又擺到最高點時傳感器的高度。 最小值大概就是著地時,手又擺到最低點時的高度,這時候 最大值 - 最小值 跟前面綁在軀幹上測出來的,我想任何人都知道哪個比較準確。 : 推 justdoit: 935已經有要出另外掛的數據偵測器的樣子 05/17 09:18 Running Dynamics Pod (簡稱 RD Pod)就是要來做這個功能。 很不爽的是,這只是加一個 ANT+ profile 的事情, Garmin 為 了銷售量,只限制 fenix 5 系列跟 935 等新機可以支援。 : 推 evanzxcv: 表示還是有技術問題,偵測器體積無法縮小到放入錶內…… 05/17 09:39 不是體積問題,是測量技術準確性的問題。 : → jcustom: 某些進階數據先天上就無法做入標中 05/17 09:47 : → jcustom: 錶 05/17 09:48 : → jcustom: 例如左右腳的平衡比例,錶只戴一隻手 05/17 09:48 : → jcustom: 在那邊晃啊晃是怎麼可能偵測 05/17 09:49 : → jcustom: 只能靠心跳帶或是新的dynamic pod 05/17 09:50 : → jcustom: 位置在身體穩定的軀幹中間的才能偵測 05/17 09:51 也可以雙腳各穿一個個 Stryd ,不過一顆好像兩百鎂,然後根據雨神 大的實驗,每家公司的產品測出來的數值都不太一樣。 -- Some people are born on third base and go through life thinking they hit a triple. - Barry Switz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5.69.199.2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494987729.A.F60.html

05/17 10:24, , 1F
因為每一家用的料和校正的基準值都不太一樣
05/17 10:24, 1F

05/17 10:24, , 2F
所以會有差異是正常的
05/17 10:24, 2F

05/17 10:25, , 3F
話說這顆dynamic pod 台灣有上了嗎? 買來玩玩 XD
05/17 10:25, 3F

05/17 10:26, , 4F
你雞同鴨講了,我指的從來就是同一件事,就是準確性夠高
05/17 10:26, 4F

05/17 10:26, , 5F
的三軸加速儀沒辦法縮小到放入錶內啊!也沒說可以用「偵
05/17 10:26, 5F

05/17 10:26, , 6F
測心率的技術」相同技術來偵測其他數據。這篇可以自刪嗎
05/17 10:26, 6F

05/17 10:26, , 7F
,免得造成其他人誤會。
05/17 10:26, 7F

05/17 10:26, , 8F
這個我想是這個等級的產品,只能測出大變化,至於 1cm 的
05/17 10:26, 8F

05/17 10:27, , 9F
差距,我覺得傳感器並沒準確到可以分辨出來
05/17 10:27, 9F

05/17 10:28, , 10F
沒錯 就跟我現在這支F5X GPS準確度只能到10m
05/17 10:28, 10F

05/17 10:28, , 11F
我不覺得我有講錯什麼,為什麼要自刪?前面才有一個隨便
05/17 10:28, 11F

05/17 10:28, , 12F
買了心率帶就想測 RD 的文章呢
05/17 10:28, 12F

05/17 10:28, , 13F
一樣意思 精確度有極限 誤差0~10m是看不出來的 > <
05/17 10:28, 13F

05/17 10:29, , 14F
要把加速器掛在手上來偵測那些數據,理論上可行,但前提
05/17 10:29, 14F

05/17 10:29, , 15F
是精確度要夠高,因為需要的計算量比較大,每一步計算都
05/17 10:29, 15F

05/17 10:29, , 16F
會擴大誤差,假如原本誤差就不夠小,算出的數據參考價值
05/17 10:29, 16F

05/17 10:29, , 17F
也很低。
05/17 10:29, 17F

05/17 10:29, , 18F
GPS 準確度又是另一回事了....
05/17 10:29, 18F

05/17 10:30, , 19F
所以別說不可能,只是技術還沒到。想想20年前也沒有腕式
05/17 10:30, 19F

05/17 10:30, , 20F
心率偵測這玩意啊。
05/17 10:30, 20F

05/17 10:32, , 21F
很多東西在實驗室都可能啊,一到日常生活就.....
05/17 10:32, 21F

05/17 10:33, , 22F
我是 Garmin 的話當然用便宜又比較準確的方式,這樣賣錶
05/17 10:33, 22F

05/17 10:34, , 23F
還可以多賣一個 RD Pod ,用 MTK 的 GPS 晶片便宜,但是
05/17 10:34, 23F

05/17 10:34, , 24F
有心率帶我也會想要了解步頻步幅 就等pod上市了
05/17 10:34, 24F

05/17 10:34, , 25F
使用者把準確性怪到不鏽鋼製表面,那 MTK 晶片的準確性
05/17 10:34, 25F

05/17 10:35, , 26F
就不重要了 XD
05/17 10:35, 26F

05/17 10:35, , 27F
目前還沒辦法穩定180+的頻率 幅度倒是都不大 > <
05/17 10:35, 27F

05/17 10:36, , 28F
步幅只要有步貧就可以算了啊,要準的話買個 footpod 就好
05/17 10:36, 28F

05/17 10:37, , 29F
對齁 有距離和頻率就可以算平均步幅了
05/17 10:37, 29F

05/17 10:37, , 30F
你要是買了 HRM-Run ,那買 RD Pod 就是多餘的了啦
05/17 10:37, 30F

05/17 10:38, , 31F
我相信技術成熟之後還是會把進階數據偵測做進錶中的
05/17 10:38, 31F

05/17 10:38, , 32F
rd pod這麼猛啊 @@
05/17 10:38, 32F

05/17 10:38, , 33F
歐歐 把動態數據都做進去了 當然 耍笨了 XD
05/17 10:38, 33F

05/17 10:39, , 34F
畢竟消費者也想要方便,很多人不喜歡多戴心率帶,才會出
05/17 10:39, 34F

05/17 10:39, , 35F
現腕式心率,要不然可以多賣一條心率帶幹嘛做這功能XD
05/17 10:39, 35F

05/17 10:40, , 36F
這篇說明的滿清楚的 https://goo.gl/1kTBof
05/17 10:40, 36F

05/17 10:44, , 37F
樓上的文章表示,如果腕式加速儀的精度提升,也可以改善
05/17 10:44, 37F

05/17 10:44, , 38F
光學心率的即時性問題囉!畢竟手在晃血管在晃,假如能夠
05/17 10:44, 38F

05/17 10:44, , 39F
準確知道晃多快,就能納入光學心率計算中。
05/17 10:44, 39F

05/17 10:51, , 40F
單車板AROFLY就是很好的例子,實驗室可以正常使用的東西,到了
05/17 10:51, 40F

05/17 10:51, , 41F
戶外就值得議論了.
05/17 10:51, 41F

05/17 11:07, , 42F
總之大多數人只要知道光學心率和很多做在錶上的儀器精確
05/17 11:07, 42F

05/17 11:07, , 43F
度比較低,所以也無法提供夠有用的進階數據就好了。
05/17 11:07, 43F

05/17 11:08, , 44F
但什麼產品不準確都會有人罵、有人不滿意,這個就交給技
05/17 11:08, 44F

05/17 11:08, , 45F
術人員去傷腦筋吧!
05/17 11:08, 45F

05/17 13:45, , 46F
不如提供頸戴式的 戴在脖子上穿脫方便 應該也可以準XDD
05/17 13:45, 46F

05/17 21:35, , 47F
我本身對加速規這些東西也略有研究 基本上現今的技術來
05/17 21:35, 47F

05/17 21:35, , 48F
說 不計代價也做不出這樣的商品 IMU積分會受到雜項跟偏
05/17 21:35, 48F

05/17 21:35, , 49F
量的影響 時間越長越嚴重 除非你動一下停一下校正 否則
05/17 21:35, 49F

05/17 21:35, , 50F
不可能定位準確QQ 即使我們買了一組200多萬的設備(還
05/17 21:35, 50F

05/17 21:35, , 51F
要簽署防止武器擴散的許可 雖然不是做武器哈哈) 大概G
05/17 21:35, 51F

05/17 21:35, , 52F
PS脫鉤後沒多久就不準了
05/17 21:35, 52F

05/17 21:53, , 53F
更不要提每個人擺手的姿勢都不一樣了....
05/17 21:53, 53F

05/17 22:34, , 54F
做過一些生理感測器模組,不過我實在是懶得解釋,實在是
05/17 22:34, 54F

05/17 22:34, , 55F
落落長
05/17 22:34, 55F

05/18 00:45, , 56F
垂直振幅單看那個數字會沒什麼意義.....
05/18 00:45, 56F

05/18 17:23, , 57F
Garmin用便宜的晶片賣超貴,然後準確度又差,偏偏其他廠
05/18 17:23, 57F

05/18 17:23, , 58F
商也沒什麼優點...
05/18 17:23, 58F

05/18 19:27, , 59F
推專業
05/18 19:27, 59F

05/19 10:48, , 60F
其他廠商也不會便宜到哪裡去啦 消費性電子沒人在比佛
05/19 10:48, 60F

05/19 10:49, , 61F
心的
05/19 10:49, 61F

05/19 10:49, , 62F
costdown是業界的標準
05/19 10:49, 62F

05/19 10:50, , 63F
尤其攜帶式和穿戴式現在早已紅海 不這樣做一定虧
05/19 10:50, 63F

05/19 10:51, , 64F
我支持garmin是因為它算是台廠
05/19 10:51, 64F

05/19 10:52, , 65F
(雖然好東西也都先上國外就是...
05/19 10:52, 65F

05/19 10:59, , 66F
garmin的後台讓人覺得他貴有所值阿~~
05/19 10:59, 66F
文章代碼(AID): #1P6xFHzW (Road_Running)
文章代碼(AID): #1P6xFHzW (Road_Ru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