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討論"的一點想法

看板R911210XX作者 (不如攜手雨中看)時間16年前 (2007/10/31 03:25), 編輯推噓4(4012)
留言1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7 (看更多)
感謝大家的回應 以下我隨意聊聊 不一定有什麼重點 (因為現在肚子好餓 腦袋昏沈 ><~)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trilvie說的 "將自己理性看得太堅強是種傲慢 人一定都有不理性的時刻 所以我們才要學習溝通的方式" 我一直都同意"科學是理性的 但科學家則不必然" 不過我乍看此推 實在有點抓不到t的用意 後來看到moguly在2385推的 "雖然我們意見不同,但至少可以理性討論了。" 兩相湊泊 好像有點明白了 以下是我的臆測 有錯請指正 我發現大家好像預設 "理性討論=態度溫和謙恭" 或至少是"良善的態度乃是理性討論的必要條件" 但其實我不是很明白這個命題為什麼會成立 我是不知道大家怎麼定義"理性"啦 我自己比較喜歡粗淺 寬泛而基本地去描述 那即是"形式邏輯"(及其延伸出來的思考 判斷 推理等能力) 是以在我的觀念中 理性跟態度是獨立的兩個命題 理性意味著討論問題的方式 過程(邏輯思維)而不涉及態度 一個人也許態度不佳 (且這也牽涉到共識 認定 相較於態度 邏輯比較有個基本而明確的判準 我覺得啦) 但這跟他有沒有邏輯是兩回事吧 (簡單說 就是用態度跟邏輯兩個向度可以區分出: 態度好又有邏輯 有邏輯但態度差 沒邏輯但態度好 態度差又沒邏輯 等四種人) 一個人瘋狂且激動地闡述自己推論無誤的論述 (也許間或穿插諸多無謂的話語) 難道我們要說他"不理性"嗎?? (真是這樣的話 那逃避問題的免死金牌會不會太多了點??) 講難聽點 如果對方在(看似)非理性的狀態下 你也找不出他論證的毛病 (前提不成立 推論不嚴謹 邏輯有偏差 甚至是引用資料未經證實……等) 那是不是該自己摸摸鼻子 懊悔當時選擇筆戰時沒先說好可以用筆往人家頸動脈戳下去?? 我沒有說邏輯好就可以拿翹鬧脾氣 只是 這就回到我的老問題── "問題本身隱形了" 我的想法是 既然大家都同意義理本身才是討論的重點 那只要發言者符合一套最基本的語言與思考方式(目前似乎名之為"邏輯") 且言之有物 那麼要回應的人(非強迫 可以選擇) 是不是就該針對"論述"本身回應 而不是@#$%^&*(詳本串第一篇) 這樣或許比較能做到"對事不對人" (討論平臺上 人相對於意見是隱身的) 如果我沒記錯 sylfie在他老王賣瓜的文章中也處理了類似的問題 關於"討論" 我喜歡Karl Popper說的 在我們找出一個說法的漏洞前 必須承認他是對的 而當一套論述出現了一個缺口 即便之前有一千個例證也無意義 (好啦 他沒有說這麼滿 不過他的確指出歸納法的問題所在) 再來 我想談的是 在某篇已經被大家遺忘的舊文中最後一推提到的 (之所以這麼描述是因為我覺得完全沒有人回應該文的"問題") "問題不在人生通不通達" 據小弟在中文系所游蕩多年的所見所聞 我認真覺得這是人文學科的學術研究中頗為嚴重的問題 簡單說 就是把學術搞得像是作文比賽似的(啊 還是用文學獎徵文比較好) 好像誰文筆好 境界高就學術正確 許多文章美則美矣 但充其量不過就是篇賞析 對於目前大家普遍強調的"問題意識" 根本就不知被買櫝還珠到哪去了 (我沒有說文筆優美不好 不重要 同上述四類型 論辯強文筆又好的人吃香啊 但若無法兼擅 難道文筆應該凌駕於論證之上嗎??) 所謂"境界"亦如是 光這樣講不清楚 還是舉例吧 講到境界 當然不能不提王國維 (不是台灣當代王國維 是《人間詞話》那個:p) 不說別的 就拿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生三境界來談 原本輕蕩浮豔的柳三變 在大師加持下 儼然成為勘破人生的哲人 (沒有說王氏的詮釋不對 不好 但宣稱王解為柳意是否為真??) 再如〈形影神三首〉 在當代學界將陶淵明自神壇請回人間之前 前人豈不多認為〈形〉〈影〉二作不能"真正"體現陶淵明 玄妙高達的境界及人格?? (充其量頂多是詩人自我矛盾 辯證的心路歷程) 唯有〈神釋〉的順化無慮才是其最終依歸 (並說明由於淵明"質性自然" 故能達到此一境界) 類似的例子應該不用再多說了吧 錢穆對儒學的解讀 或是牟宗三對玄學 理學 甚至佛學的詮釋 真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孔子等人的看法嗎 (是不是他們的看法又真有那麼重要嗎??) 所有的歷史書寫都是當代史 一切的詮釋都是拿別人酒杯 澆自己塊壘 我好奇的是 為何大家總是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也許中文人普遍信守 疏不破注 述而不作的傳統美德 認為一切的真理都藏在聖經中 (在聖人落筆之際已然完備) 萬物之理皆可循聖人之言得到解答 故我等平庸之輩僅能妄自揣摩 多加彌縫而無須(不敢?)暢言己意 所謂話語的繁衍與增生皆是在尋求某個 先驗而超越 連貫且統一的本質性根源意涵 這種崇古 復古的意底牢結 也許只能說是出於個人對學術之途的選擇 不好批評什麼 然而問題在於: 在人文學科的學術場域中 "道德優先"往往成為"學術優先"的先決條件 ("道德"意指經文字形塑建構出來的理型世界 及讀者一廂情願認定高妙文字所由生的高貴心靈 人格 在傳統文人/文學批評中 兩者大體是難以切割的 無有真人 何來真知??) 是以境界高妙者即便有時已美/毀容至面目全非 難以指認 卻往往獲得眾人的一致首肯 "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雖非完全正確 卻是值得時時提醒自己的箴言 或曰 這樣有什麼不好嗎 你自己不也說了 拿別人酒杯 澆自己塊壘嘛 我想我的確太過小心眼了些 只是大多數的詮釋者 往往樂於承認自己是個擁有特異體質的靈媒 可以召喚聖哲亡靈前來與世人分享宇宙玄奧(當然是經由他的嘴來解讀) 謙虛地將一己之言獻予數千年前的榮光 (不過 若有人質疑他是否是個招搖撞騙的神棍時 他的態度往往會一反謙和地強硬起來) 我每每對像是〈xxx意涵試探〉的論文標題感到不安 問題不在"意涵" 而在"探"之一字(探 尋求也) 在此 我願意藉Gilles Deleuze之口來聲明我的立場 「意義從來不是什麼原則或本原,而是被生產出來的。 它不是要發現的東西,要恢復的東西,要重新利用的東西; 它是將用新的機器生產的東西。」 ── 陳永國編譯:《游牧思想─吉爾.德勒茲 費利克斯.瓜塔里讀本》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頁75。 準此 我熱切地企盼juicybear談談她對Wittgenstein的理解與接受(or反對 無感) 竊以為這是此番論辯相當重要的潛議題 雖然這在pica的質疑中已然點出 但我願意不厭其煩地再次標舉此一關鍵 接著回到上述"道德優先→學術優先"的部分 我大膽揣測一定有人會覺得 你說的這些都是個人學術取徑的自由選擇啊 "你自己要怎麼走你的學術之途,是你的事" 有必要搞得這麼嚴重嗎 正如同moguly穿越闇林後的豁然開朗 "我不在意了,我只想做我想做的事。 經典也好,非經典也好,接不接受我自有我的判斷" 權威於我何有哉?? 我想適度的天真是好的 但在Foucault已為世人揭示權力運作的無孔不入後 (尚不論其"知識與權力的互構") 我們還能那麼坦然地認為 "我只想做我想做的事"嗎?? 這未免也太過輕忽學術(知識)界中權力的施設運作了吧?? 不說別的 我今天寫篇論文 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很棒啊 但審我論文的是誰?? 誰來決定我的文章能不能獲得學術承認?? 也許有人會說 你自己文章寫得爛怪誰!! 那麼讓我們看看Jacques Derrida的自述吧 "我曾在高等師範學院一個相當低的位子上當了二十年助理講師。 在這個享有盛名的機構中我是被邊緣化的。大學拒我於門外…… 我在一生的學術職業生涯中,長期是個奢侈的邊緣人…… 事實上是法國的大學不接受我。" ── Jacques Derrida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 (臺北市,麥田出版,2004),頁12-13。 (幫大家補充一下 根據1989年的調查指出 Derrida在英語文獻引用率的法國思想家中排第四名 前三名分別是Michel Foucault,Pierre Bourdieu,Claude Levi-Strauss 在他之後則是Louis Althusser,Jean-Paul Sartre, 連Jacques Lacon和Jean Baudrillard也只排在第9第10) 還需要多說什麼嗎 這不過是最具體最切身最血淋淋的例子 (也許你要說 Derrida就性情古怪啊 怪誰 那只好再回到本文的開頭了 orz) 其他有形無形的學術權力(暴力)隨處可見 拜託各位身處學術界的同學們不要說沒有沒回事 否則我可能得去檢查我有沒有被迫害妄想症..... 呃啊 累了 最後小回一下chomskey的最後一段 偏見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人 尤其是那種對自己的偏見毫無覺察 一無所知 (甚至理直氣壯 毫無意願去意識並修正) 且同時擁有權力的人 更可怕的是 權力往往餵養偏見及其行動 令其更加地肆無忌憚 (要看偏見 看臺灣的新聞臺最快啦 難道大家接受他們繼續這樣搞下去嗎??) 沒有人說Wittgenstein沒有偏見 但 so what?? 沒有錯的"人"才能丟石頭嗎?? 大家應該樂於擁抱偏見嗎?? 我只想祈禱不要哪天有個法西斯份子崛起並莫名地掌握了權勢 畢竟這種事不是沒發生過 抱歉 真的不行了 針對我的論述有問題 意見的 歡迎提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4.42.56

10/31 03:40, , 1F
請循其本。我不臆測別人對這整起事件的觀點,然而就我自己
10/31 03:40, 1F

10/31 03:41, , 2F
而言,我看到所謂鬧板的兩個人中,s「態度酸但言有理」,
10/31 03:41, 2F

10/31 03:41, , 3F
p「態度酸且言無理」,所以學長沒發現我從頭到尾的推文對
10/31 03:41, 3F

10/31 03:42, , 4F
s是贊同的但對p是反對的嗎? (p我求你別出來繼續戰 XD)
10/31 03:42, 4F
※ 編輯: ApolloLee 來自: 125.224.42.56 (10/31 03:45)

10/31 03:45, , 5F
就我觀察,其他人也在這過程中修正自己的看法,如j也說s有
10/31 03:45, 5F

10/31 03:45, , 6F
理或m虛心受教,等等……學長這篇文章很對,然而其中可能
10/31 03:45, 6F

10/31 03:46, , 7F
的「預設別人都不懂」或「預設中文系就是怎樣怎樣」是否也
10/31 03:46, 7F

10/31 03:47, , 8F
犯了邏輯上的毛病? XD 話說回來,邏輯難道是最重要的嗎?
10/31 03:47, 8F

10/31 03:47, , 9F
那也只是一門學科而已。胡塞爾 (還是誰,我懶得翻書 = =
10/31 03:47, 9F

10/31 03:48, , 10F
)曾說過他羨慕中國沒有邏輯……好啦扯遠了 ._. 我只是想
10/31 03:48, 10F

10/31 03:49, , 11F
說,哲學也得從「對話」來,而對話來自語言,無論如合理性
10/31 03:49, 11F

10/31 03:50, , 12F
真理永遠終隔一層。不知有沒有回答到此文一開始的提問。:)
10/31 03:50, 12F

10/31 12:14, , 13F
怎麼大家都要激我聊Wittgenstein @@a 這麼想另闢戰場喔~
10/31 12:14, 13F

10/31 12:15, , 14F
師有明訓: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啊..請容我把計畫報告結案..
10/31 12:15, 14F

10/31 13:07, , 15F
你豈好辯哉?你不得已也....(快結案了辯來我聽)
10/31 13:07, 15F

11/01 01:07, , 16F
修正:說羨慕中國沒邏輯傳統的是海德格
11/01 01:07, 16F
文章代碼(AID): #179uKGFx (R911210XX)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9uKGFx (R91121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