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請問李敖的書籍 閱覽次序

看板PresidentLi作者 (學習孤獨)時間14年前 (2010/04/30 01:1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 引述《scsa3 ()》之銘言: : : 5. 為文學開窗 : : 李敖很少寫長篇的文評,這算是其中的代表作, : : 現在許多人對瓊瑤小說的定位,已歸類為言情的次要小說家, : : 不過在當年,卻是洛陽紙貴。就在一片吹捧聲中,儘管有些雜音但似乎不成氣候 : : 李敖是當年正式對瓊瑤開第一槍的人,引起諸多作家針鋒相對, : : 甚至讓瓊瑤本人出面迎戰,使這本書的精采度大增。 : 印象中這本書有一半還是三分之一都是表格資料還是引用 : 雖然有許多對文學的指導 但感覺還是很不划算XD : 我倒是覺得看完李敖回憶與快意之後 : 可以看李敖禍台五十年那十本 : 還有洗你的腦 掐你的脖子 話說這又是一個有趣現象,相信很多敖迷都有發現, 李敖寫作,習慣引用別人的話或自己寫過的文章, 先來個「A認為」、「我在某篇曾說過」,後面是一大段舊文,字比較小, 再來個「不僅如此A還說」、「我又另外指出」,後面再接一大段舊文章。 此外,文章後面有時還附了一堆別人的文章,險些成為老太婆纏腳布, 像「我最難忘的一位國特」,乍看之下以為是長篇,花了整本書快三分之一, 結果根本都是別人的文章在佔篇幅... 如此一來,常常一本書真正新意之處不多,反倒覺得李敖稿費太好賺了吧? 當然有很多時候,他是自己出錢印的,要怎麼寫是他家的事, 但回想起他講到讀書方法時,提出所謂的剪刀漿糊功夫, 就會忍不住懷疑他寫書是否一如讀書,剪刀漿糊工夫不可少? 而且李敖現在的書都不便宜,隨便一本都動輒三四百, 當買了一本,細讀卻發現都是這種「灌水文」,怨念就會特別深, 之前讀「上山上山愛」,翻到「三十年後」那章, 發現內容根本就是「我最難忘的一位大學生」,只是移花接木, 改個姓名改個學校就變成小說情節了...臉上頓時三條線... 不過抱怨歸抱怨,我是覺得李敖可能認為有引用價值,才會被收錄, 所以還是認真把那些小字全看完了,其實頗累的... 胡適也有這種寫作習慣,難道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誤) 不過換個角度想,李敖把一篇戰文引出來的四五篇精彩論述收進著作, 也算是一種保存歷史的行為,好比現在要回溯當年的中西文化論戰, 我想李敖的著作絕對是不可少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25.84 ※ 編輯: jasonmammal 來自: 140.112.125.84 (04/30 01:20)

04/30 12:27, , 1F
可能是歷史系的關係吧= = 那年代的史學家都喜歡這樣引用
04/30 12:27, 1F

04/30 16:31, , 2F
這就是他賺錢的功力呀~~ 他說他是 智仁勇錢 四達德
04/30 16:31, 2F
文章代碼(AID): #1BsRucDA (PresidentL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BsRucDA (President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