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轟擊政府措辭猛烈的品特榮獲2005諾貝爾文學獎

看板PresidentLi作者 (敗)時間18年前 (2005/10/14 15:19), 編輯推噓5(509)
留言14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我這篇是接著我上一篇 不屬於回其他網友之文。 慢慢分幾點來談 1. 從反權威、反政府這點來看,作家李敖一生的貢獻,是可以得諾貝爾文學獎的 除了一些例外,諾貝爾頒發的標準,即為該名作家有無為廣大人類奮鬥執筆的精神。 2. 不過李敖這位作家,寫的多半不屬所謂文學創作。 諾貝爾獎除少數例外曾頒給政治人物邱吉爾和哲學家羅素 其他都是頒給文學創作者。譬如小說家、詩人、劇作家。 3. 從第二點來看,李敖很難得諾貝爾文學獎。 第一點要求的是作家的人格精神。 第二點要求的是作家的藝術能力。 4. 李敖正式開始搞文學,那還是很後來的事。 1990年所完成的北京法源寺,是他真正搞文學創作的開始。 李敖累積的文學作品還太少,儘管北京法源寺是極了不起之作。 此書在精神和藝術上都具有華彩。 5. 接著上山上山愛,在藝術性上就很失敗 主因是他想把他懂的東西都寫進書裡,使作品累贅 這本書男女在談戀愛時還聊到這麼多話題,使戀愛氣氛走味。 儘管此書有幾段仍深具功力,總的來講沒拿捏好。 6. 接著是紅色11 他用劇本的寫法,但其實他寫出的是很難演出的劇本。 然而有趣的亮點,也正是它很難被演出。 它讓你在紙上歷經一幕幕內容豐富的戲劇。 這種閱讀經驗對讀者來說是很享受的。 這本書是成功的。 7. 如果要從第一點來頒獎給李敖,在我來看是可以的。 反正有邱吉爾和羅素的前例,假若李敖沒搞文學創作,也是可以得獎的。 李敖著作等身,不一定非要寫創作才算文學,有時我們要放寬看待,才不致狹隘 他所寫的評論和雜文或思想性小論文,用字遣詞上是深具藝術的。 他對他的白話文技巧深具信心,眾所皆知。事實上他的文筆的確精湛,沒話講。 多年來他的評論文字,可使讀者在閱讀時這麼感到過癮,可見他極為高竿。 8. 但問題是台灣太小了,台灣這島上的事,世界都太陌生。 因此李敖寫的那些評論和雜文或思想性小論文,被世界忽略是很正常的。 李敖說自己隨著台灣「被小化了」,即是此理。 9. 不想被小化,那麼搞文學創作,就很重要。 因為文學雖有翻譯的障礙,但通過更多元的藝術手法,世人可以比較認識他。 我當然不是說李敖為了擠身世界文壇才搞創作,刻意這樣就做作了。 我只是在說明文學創作的功能。 假設某一個外國作家寫他自己國內的政治評論,翻譯給你看,你看得下去嗎? 可是他寫的小說,若很精彩,翻譯給你,你就會看一看、翻一翻。 甚至你會去讀原文書。 10. 我們可以注意到,李敖寫的幾本小說,用字遣詞都非常白話 儘管是發生在古代,也極其白話文。這很可能就是他顧及到翻譯問題。 他想讓翻譯家在翻譯成外國文字時,更方便拿捏傳達。 他的國學底子豐厚,卻能把很多屬於只有中國人才看得懂的成語、對仗、典故,都加以省 略,這是很不簡單的。就像你要廚師做好菜給你吃,但你叫他不做拿手菜,那豈不是刁難 他?但李敖這名廚師的精彩之處,就是他可以收起他的拿手菜,另外針對你的胃口另行做 出新的拿手菜。 各位可以注意到,李敖寫的評論和雜文或思想性小論文,句子充滿成語、對仗、典故,但 小說中幾乎都避免了。 這不但方便翻譯,在自己國內流通上也可比較久遠。 用最簡單的中文寫出好的文學創作,李敖的確辦到了。 有在搞文字創作的人,如果他有點慧根,都不得不折服。 11. 但台灣畢竟還是太小。搞了文學創作,寫得再好,也很難打開國際知名度。 這是一個鐵的事實、現實。搞了半天還是小化。 由此,一個好的作家,他不會在意得獎與否,他只更重視他自己寫了什麼。 12. 從地球村的角度來看,世界各國緊密流通資訊,縱說台灣雖小,若有重量級或說很優秀的 作家,作品也應會頗為廣泛的流傳國外才是。 台灣的電影都可得世界大獎,為何文學上不行? 一來文學比電影更冷門 二來台灣的作家還不夠優秀 雖然白先勇、黃春明等人的部分作品有世界水平,但很多人會視作老人的東西。 台灣人已經這樣看他們,也不會好好幫他們翻譯什麼東西介紹給國外了。 再說白先勇、黃春明寫的作品並不多。 而李敖,在台灣很多人眼裡,也把他當老派人物來看。 雖會看他的小說,也讚美個兩句,可也頂多僅止於兩句 因心理上認為是老人寫的老東西,還是帶了點歧視。 所以從傳播上來看,台灣作家想打開國際市場,還得靠年輕作家。 年輕人買年輕人的書看,也算彼此有的「聊」。 像村上春樹在台灣很紅,就是一個例子。 你不可能要李敖去寫村上春樹那種「小東西」來反銷日本或國際 我們只能說,李敖這名老人,他能寫的也自然是老人的智慧。 他的長處在於老人的智慧,缺點當然也在於老式的橋段。 就像上山上山愛,裡面有一些老時代的約會場景,你會感到很老派。現在的年輕人不那樣 約會了。那種燭光晚餐總是土。(或者應這樣說,以前的女人有燭光晚餐就夠了,現在的 女人還要其它,燭光晚餐只是其中一環) 13. 老人的東西本就不容易傳播國外。 國外重量級的老作家,他們的書在台灣也不可能暢銷。 那都是非常喜歡「嚴肅文學」的人才會去買。 因此李敖沒啥國際名聲也可以理解,何況台灣太小,加上他的創作才三本。且還有一本頗 失敗、頗累贅、頗過氣似的(指老式戀愛法)。 14. 在以上種種主客觀條件的來回上 李敖沒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也是正常之事。 但我自己心裡清楚的是,李敖其實值得被頒發這個獎的。 貨色好就是貨色好,不必挾洋自重求外國肯定才能肯定自己。 李敖是中國的好貨色、是台灣的好貨色。他是國際級的貨色,儘管國際間對他不熟。 我對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品特還算熟,可很多台灣人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哩! 何況你要老外聽過李敖的大名、看過他的小說哩。 15. 若有一天頒諾貝爾文學獎給李敖,我也不會驚訝。 他若沒得,我也不會叫屈,因為我不需要誰來肯定我們土地上的好作家。 諾貝爾獎,那個東西很重要。但也一點也沒什麼。 阿根廷的作家波赫士臨死前也沒得諾貝爾文學獎,卻也不妨礙他的國際地位。 李敖在我心中有國際地位就夠了。當然你也可以說阿扁在你心中有國際地位。你要這麼說 ,能說上幾千字,我也只好很吃驚。只怕你說不到20個字就自己封口。 我們針對李敖,是可以平和客觀的加以研究幾千字的。 16. 李敖如果得諾貝爾和平獎也很適合 但他會哭笑不得,講說怎麼不是另一個才對呢?(文學獎才對) 17. 若我把李敖的書來送審瑞典皇家學會 我選的是北京法源寺、紅色11、上山上山愛(的摘錄) 及兩本回憶錄(這兩本的精神性和藝術性都很高)(邱吉爾得獎時也靠回憶錄) 及2005大陸的三場演講稿 外加選幾篇早期的雜文或思想性、文化性的小論文。 18. 我提到品特對抗政府的強烈風格 對照到李敖 不是為李敖抱屈。 我剛說了,沒啥好抱屈,各種原因上他沒得獎太正常了。 (其實品特得獎很多人也感到意外,雖沒說他不配。去年的得主不少人說不配。高行健亦 然,不少人說似乎不夠資格) 中國人寫的東西,說真的老外不是這麼好捕捉神髓和妙趣在哪。 這我一點也不會感到中國(包括港台新馬等華人區)作家需要老外肯定才能出一口氣。 那種三八的民族主義心態也太不健康了吧。 (關於中國的東西,老外不好懂,可參看昨天我在movie板PO的一篇談周星馳的文章) 19. 從品特對照到李敖 主要的目的是陳述-身為作家敢於反權威的重要。 當然,不是說只寫男歡女愛或科幻故事就是二流作家,只要寫的好,人品又可以,就是好 作家、大作家。這點還是補充一下。 要說的是,*有一種*作家(藝術家)之所以成其大,那是因為他無所不在的造反。 這個無所不在包括自我批判、批判他下午散步時看到的路邊一個邪惡的小老百姓、批判最 有POWER的國家機器...,他都深切做到。 20. 品特的人品究竟好不好,我也不清楚。我不是英國人,也不是研究他的行家。 私人生活上的人品、對抗權威的人格展現、與藝術創作的嫻熟精彩,這三者,有的人只重 視其一,有的人只重視其二,有的人三種都重視,這暫時不詳加討論。 但從報紙上的報導來看,以及我對他作品的瞭解 後兩者,他是做到了。 至於第一項私人生活的人品,搞三P也沒什麼。 不過除此之外他是不是對朋友忘恩負義、奸詐投機,這些我哪知道,所以保留。 李敖在這三者上,我都給予高分。 一,私人生活上,他仁俠仗義、積極助人,至多說個粗話。我一點不覺得那些粗話不雅。 可能我從小也滿口髒話。 二,對抗權威、反政府,這沒話講,李敖一路傳神演出到老。 三,就算他的創作是種老式寫法,但我看後輩的新式寫法也難以與之比擬。 台灣文學圈的問題在於一方面無法汲取優異老者的智慧,二方面無法另闢新一代的文學天 堂。李敖等老作家已經寫下他們那個時代的各種浪漫與艱辛,而新時代的作家卻很難以恢 弘的活力跟上。新時代的代表性作品在哪?這是有志氣的台灣藝術家該努力的方向。 (寫到這裡。錯字有空再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5.58.171 ※ 編輯: acrossing 來自: 218.35.58.171 (10/14 17:29)

10/14 18:52, , 1F
重點是台灣太小了 到中國大陸去反權威反專制 就夠大了
10/14 18:52, 1F

10/14 23:21, , 2F
嘴巴上面吁李敖的 都在心理給他建立了牌坊
10/14 23:21, 2F

10/15 19:48, , 3F
推~分析得真好。
10/15 19:48, 3F

10/15 23:21, , 4F
回應論點5 我個人倒覺得談戀愛時聊這些話題過癮極了
10/15 23:21, 4F

10/15 23:22, , 5F
因為私人偏好 所以還是覺得這是本好書(我盧)
10/15 23:22, 5F

10/16 12:23, , 6F
s這補充也挺有價值。你的說法我保留同意,但十分樂見,ꐠ
10/16 12:23, 6F

10/16 12:25, , 7F
甚也可能被說服。只因本書我只讀幾十頁就看不下去,對那
10/16 12:25, 7F

10/16 12:25, , 8F
種老式戀愛的氣氛和調情感到頗愚蠢。後面我是挑著看,所
10/16 12:25, 8F

10/16 12:28, , 9F
以評說可能不客觀。但李敖說書不必每頁都翻,我學他(嘻)
10/16 12:28, 9F

10/20 21:02, , 10F
我也贊同李敖說說書不必每頁都翻 但他的書...
10/20 21:02, 10F

10/20 21:03, , 11F
我就是捨不得不翻,而且,還不可以只翻一次,要一翻再翻
10/20 21:03, 11F

10/20 21:03, , 12F
再而且,我還不止於翻,我要眷戀式的、膜拜式的、失了理的
10/20 21:03, 12F

10/20 21:04, , 13F
狂了般的讀。
10/20 21:04, 13F

10/20 21:05, , 14F
我已經不只閱讀、不是閱讀,我是享受--享受李敖的思想
10/20 21:05, 14F
文章代碼(AID): #13JrlnrK (PresidentLi)
文章代碼(AID): #13JrlnrK (President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