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建議] 政府應儘快應對全球糧荒危機

看板Policy作者時間13年前 (2011/02/02 18:03),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2 (看更多)
原po能證明現在政府對糧食問題一點應對都沒有? 還是原po不知道 就當做政府對這問題一點應對都沒有? ※ 引述《armida (東岐明)》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politics 看板 #1DH30LPN ] : 作者: armida (東岐明) 看板: politics : 標題: [建議] 政府應儘快應對全球糧荒危機 : 時間: Sat Jan 29 23:19:39 2011 : 現今全球氣候異常愈演愈烈,未來可能爆發全球糧荒。 : 台灣糧食自足率僅達三成,政府應在國安層級儘快準備糧食供應問題。 :  檢討本國糧食儲備,以及國外進口相關來源。 :  查點國內荒地及廢耕地之實際可耕面積,以及相應適合作物。 :  除了稻米以外,應考慮番薯等較易種植並耐氣候變化的作物。 :  考慮重開耕地及栽培作物的人力徵調。 :  考慮全國糧食管制及配給機制如何運作 : 總之,政府應儘早準備相應對策,莫等事態惡化才臨渴掘井。 : 勿恃災禍之不來,應恃吾有以待之。 我認為這個問題不用擔心 台灣缺糧 頂多在糧食供應面上 進入戰爭狀態 至於戰爭狀態會怎麼供糧 其實我也不知道 但我相信這辦法應該早就擬妥了 像之前缺水限水危機一樣 從農業用水到工業用水到民生用水 民生還從比較不重要的游泳池到最後飲水配給(戰爭狀態 未實施) 以維生所需為主 也沒聽過政府在用水上是提升到什麼層級 反正就是默默有做 我相信糧食問題 政府也是默默在做 沒宣揚 大家就不知道當做沒有 至於我認為要面對全球糧食生產的新局面 要有一套禁的起市場挑戰的方法 如果只是補助農民產糧 一來是國庫的內傷 二來 農民生產稻米會重量不重質 政府購糧價格 是只看產量(重量) 而非看米品質 因此有農民專門生產收購糧 這很顯然不是好現象 所以我認為 糧食上還是應以大規模機械化的粗耕為主 一方面降低生產成本 經的起市場考驗 吸引年輕人從事農業 讓農業人口正常新陳代謝 二方面維持農場運轉(水利設備等常用才不會壞) 遇到糧食危機 或是戰爭狀態 在緊急投入轉為集約農業 衝刺單位面積產量 可惜粗耕與傳統文化不符 很多人是地寧願放給他生蟲 也不願意賣 附帶一提 很多人遇到問題 總是要政府做這個做那個的 卻不是考慮自己是不是該做點什麼 糧食自足率三成是人民自己選擇的結果 要政府衝刺糧食自足率 乾脆要政府規定民國100年起 只能吃米 不能吃麥(麥製品都不能吃 ex:麵) 沒辦法 台灣實在不是種麥的好地方 對於個人而言 從今天起 只吃米或是米製品 也能為這個糧食自足率盡一份心力 也能為農村 和環保(食物里程)盡一份心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53.90

02/03 08:06, , 1F
因為要別人做給他比較簡單 自己配合做什麼什麼會嫌麻煩
02/03 08:06, 1F
文章代碼(AID): #1DIIm9GK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DIIm9GK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