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提高古文比例究竟有何意義?

看板Policy作者 (孫權)時間15年前 (2008/10/05 12:00), 編輯推噓8(802)
留言10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30 (看更多)
※ 引述《mapleone (mapleone)》之銘言: : ※ 引述《PrimeGreen (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深綠)》之銘言: : : 文言文,認真一點講,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多少機會使用,跟三角函數一樣。 : : 請注意,是「日常生活」喔,別講馬蓋先那種特例。 : : 我一直以為,國文課的目的在培養一個人的文學素養,至少應該要教會學生, : : 如何欣賞一個文學作品。 : : 問題是,現在的國文課文言文怎麼教的? : : 老師從題解、作者、解釋背誦、典故運用,全都是叫學生背起來, : : 老師教學生的是「看懂」這篇文章,而不是「讀懂」,更談不上「欣賞」。 : :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一直把古文篇幅刪減當成學生文學素養低落的罪魁禍首, : : 根本就是搞錯方向。 : : 就算100%古文又怎樣?你知道什麼「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又怎樣? : : 充其量就是掉書袋而已。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罷了。 : : 捫心自問,國文課教了那麼多篇各種體裁的古文,你能「欣賞」的有多少? : 沒有基礎,何來欣賞? : 當一個學生不懂古文的格式、背景、典故、作者都不了解的時候, : 請問是要如何「欣賞」這篇文章。 : 如果不懂典故,如何欣賞文章中的暗喻、雙關等手段? : 如果不懂格式、用韻,又如何欣賞詩詞精粹的美感? : 如果不了解歷史背景或作者,又如何體會文章的真義? : 想要欣賞古文,請先打好基礎。 我記得扁板精華區有幾篇以教育專業,語言認知學專業來探討文言文比例的問題 不過那幾篇好文已經消失,我日後翻到後補上. 結論是: 1. 文學和語言認知學,教育是不相干的事,事實並非搶救國語文那批搞文學的家伙 自認為的所以然. 2. 以前文言文的比例本來就過高, 美,日,對以前古文的篩選和教育時數,方針都不是 如我國如此輕率,而且多以近代文學為主 3. 中國文言文中自漢以來多漢本位與政治,忠君之遺毒文化夾雜, 應該重新挑選並建立反思,討論和賞析的課程和課綱 現在是有吵的小孩有糖吃,遠比增加文言文比例更重要的事,甚至是增加其他公民課程 如邏輯思考, 資訊, 經濟, 基本法治等; 或增加理科時數,都還更為重要 但是現在只把最末微的"文言文比例"改回去..... -- ドン メ ブ カ シィ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65.31

10/05 15:29, , 1F
在DPP板中的扁板備份的本國板友mchotdicku的文中
10/05 15:29, 1F

10/05 15:30, , 2F
總而一句就是國文怎麼教輪不到這些搞文學的作家們來說嘴
10/05 15:30, 2F

10/05 15:48, , 3F
提醒一下 在本版請盡量不要對人物做批評
10/05 15:48, 3F

10/05 16:03, , 4F
DPP-z-20-16-1-1-2-33-
10/05 16:03, 4F

10/05 16:21, , 5F
<< 【聯合報】張曉風:在台灣,「中國」變髒? >>
10/05 16:21, 5F

10/05 18:16, , 6F
動不動就批評立場, 這一點都不是良好的論法.
10/05 18:16, 6F

10/05 22:05, , 7F
對對對,就是那幾篇~~
10/05 22:05, 7F
※ 編輯: jackyu 來自: 61.31.165.31 (10/05 22:05)

10/05 23:26, , 8F
「文學和語言認知學,教育是不相干的事」這說法滿有趣的
10/05 23:26, 8F

10/05 23:30, , 9F
記得以前讀過些文章在討論為何好作家鮮少來自中文系
10/05 23:30, 9F

10/06 04:17, , 10F
感謝合作推 :)
10/06 04:17, 10F
文章代碼(AID): #18w3lOtr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30 篇):
文章代碼(AID): #18w3lOtr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