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構想] 新增台灣的官方語言

看板Policy作者 (ˋ(′~‵")ˊ)時間15年前 (2008/09/15 02:45), 編輯推噓3(3010)
留言13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XX9 ( 透析之眼)》之銘言: : 觀察世界各國,可以見到不只是台灣而已 : 多民族多語言的多元社會多民族國家早已經在世界各國出現 : 有更多的國家有"官方語言" "母語" "第一外語"的設置 : 官方語言在意義上其實主要是在政府公文和溝通考試上 : 民族語和第一外語實質上則是在教育上的意義,在文化傳承上極為重要 : 但是不見得民族語就一定是官方語言,現代人逐漸重視而提倡母語運動 : 從非正式教育開始進入正式教育課程之中,逐漸進入有系統正式的體制中 : 台灣人普遍這部份還沒有明確的認知,官方語言當然可以不只有一種 : 也不見得一定要用民族語作為官語 : 制訂官方語言,除了是政治手段外,主要是文化殖民,與經濟目的 : 官方語言的目標是通行全國,做為各民族交流的主要工具,促進國家的統一性 : 另一方面在教育中則是最有系統的學習主軸之一 : 如果以制定為官方語言的方法,將會使國家人民通行該語言的速度增快 : 譬如當初的中文或者日文 : 台灣以一個小島,只能靠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後盾 : 同時緊鄰各文化圈,形成綜合而多元的文化體,這是台灣的一個優勢 : 現在的情勢不論政治立場,以台灣本體發展作為的主要考慮因素的話 : 我希望是納入英文日文作為官方語言,這是引導台灣發展的一種做法 : 官話: 中英日 (考量實質的語言優勢及中日南洋文化圈貼近發展程度) : 各民族語(母語): 閩南語 客語 原民語 越南語 印尼語 : 第一外語: 其他語言(如西語或法語,目前的主要邦交國官話) : 或者是英文不納入官話 其則為第一外語 : 現況: : 政治上這是個採取中立主義的一個方向,同時也趨向讓台灣文化體自我發展 : 現實上,採取英文作為官話的原因是全球通行使用人口的優勢與強化經貿能力 : 採日文則是因台灣的地理與文化與日本緊密聯繫,且已經有大量發展日語的背景 : 例如老一代的日語人口較多(當然這個優勢即將消失) : 再來由於人民觀光貿易與文化受影響程度相當高的因素, : 目前少壯以降人口普遍以學習日文作為第二外語,再者則是殖民歷史上日文部分 : 詞彙已經進入台灣閩南語以及客語,因此發展性十分看好 : (每年單次日文檢定考試人數高達6萬,由此可估測日文基礎學習人口..) 六萬?你知道列入第二官方語言影響人數是多少嗎 是全台灣的人,每年六萬人要考四百年才考得完 : 目的: : 在經濟上大家都知道這會大幅度的強化台灣與週遭各國的連結性,文化上亦然 : 在政治上則無形增加有更多籌碼,讓台灣人可以多更多選擇權 : 這並非是種天方夜譚,以台灣人民多元的背景下,其實早就擁有多語發展的優勢 在種族純度這麼高的地方談多元背景 就算你要加入日本殖民 美國駐軍 和根本就形同隔絕的泰勞 以及目前還擠不上主流發言台的外籍配偶 也才四五種 要說多元背景 歐陸交流頻繁 美國是民族大鎔爐還比較有資格 我個人感覺 把美國當世界的台灣 其實算很封閉又單一的 : 在教育上,目前英文已經是小學中低年級的正規教育內容 : 以教育手段實現,這是設定為官方語言的主要方法,在國家考試上的配套則需詳加研究 : 我相信,透過教育來增強國家實力的方法,無論是在過去或者未來,都會是個良策 : 現今,我們已經不再需要全然以血統來考慮這些設定了,還需看清世界現況 : 當然這不止是政治經濟目的,最重要的,是在文化上,人民獲得更多互動 : 不知有多少人想法和我類似的呢? 我覺得你把官方語言的意義搞錯了 把他誤解為促進文化上的互動 就導因為果了 官方語言的意義應該是境內多民族的國家 對境內人民不論其母語為何,必須達成一樣的宣達效果 政策上考量的是: 一般人民即使有雙語有日常對話的基礎,不見得對政策的專有名詞有同樣的認識 而也必須考慮部分人民(尤其社會底層),除了本身母語並不使用其他語言 例如比利時,就有荷蘭語和法語德語,定了三種官方語言,以配合當地的多元背景 多元文化是訂下多官方語言的原因,並不是結果 政策不是只要考慮效益 還有執行成本的問題 英文作為國際語言,政府耗費巨資從國高中一路培養 也要從最近宣布公務員要考英語,才有機會在數年後實現 所謂英語作"第二官方語言"的政策 有好的外文能力是相對有機會發展貿易和國際服務 代價是政府和民間(包含爸媽的補習費)必須負擔 相當於現在英語教育的成本 而所有日常生活用不到雙語的人,學過的語言,平常不使用的話,就被遺忘 所投資的時間和教育經費,就是隱性成本 除了英語,目前還看不到制定其他官方語言的好處 或許若干年後需要制定越南語為第二官方語言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8.104.176.19

09/15 03:06, , 1F
感謝回應,個人非常贊成英文成為第二官方語,日文有疑義算是私心
09/15 03:06, 1F

09/15 03:08, , 2F
就語言特性而言,中日文容易生成混合語,覺得對比起印歐語系更易
09/15 03:08, 2F

09/15 03:10, , 3F
學習與兼容於此, 但我想日文的確市場太小了
09/15 03:10, 3F

09/15 03:11, , 4F
但台灣應該有更多政策鼓勵更多如西語德語法文等做為第一外國語
09/15 03:11, 4F

09/15 08:27, , 5F
英文難學而且太久沒用會忘或是聽不懂
09/15 08:27, 5F

09/15 08:27, , 6F
就是因為台灣沒有天天使用英文,聽講英文的環境
09/15 08:27, 6F

09/15 08:28, , 7F
列英文作為官方語言就是要讓台灣有每天可以聽講英文的環境
09/15 08:28, 7F

09/15 08:29, , 8F
這是幫助大家自然而然習慣第二種母語, 就像自然學會中文一樣
09/15 08:29, 8F

09/15 08:30, , 9F
當變成很接近母語的時候, 自然也就不會覺得英文很困難
09/15 08:30, 9F

09/15 08:32, , 10F
另外還有國家競爭力的問題就不說了,我也是贊成英文列官方語言
09/15 08:32, 10F

09/15 09:35, , 11F
單純增加官方語言不能增加一般人日常使用英文的機會
09/15 09:35, 11F

09/15 09:42, , 12F
你說的每天聽講英文和列為官方語言是兩件不同的事
09/15 09:42, 12F

09/15 22:48, , 13F
連統總接見外賓講英文都會被人罵 就可見阻力會有多大
09/15 22:48, 13F
文章代碼(AID): #18pLk__m (Policy)
文章代碼(AID): #18pLk__m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