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新聞] 美能源公司宣稱 海藻煉油可取代ꔠ…

看板Policy作者 (死之舞)時間16年前 (2008/05/30 13:12), 編輯推噓13(13042)
留言55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 (看更多)
這是用浮游藻當作油源,最大的問題在於難以量產 產量跟受光面積還有肥料條件有直接關係 如果是直接在海洋中培養,抱歉,肥料灑下去馬上爆藻華 裡面什麼藻都有,你要的藻可能只有佔極少部份,提煉成本大幅上升 而且該海域的生態馬上完蛋... 所以若是拿來作為油源,勢必要在陸地上挖池子培養,那需要的面積會大到難以想像... 而且也只有在靠海的區域培養才符合成本,離海太遠海水運送太花錢... 這個可以看作是光能轉換效率比較高的生質能源,但是地理位置條件比一般作物嚴苛多了 沒有辦法大量生產... -- 洄瀾夜月──────────────╮ http://blog.webs-tv.net/flyindeath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99.111

05/30 13:14, , 1F
不用啦, 不管什麼海藻, 撈起來晒乾當材燒, 就能發電了
05/30 13:14, 1F
※ 編輯: FlyinDeath 來自: 61.231.199.111 (05/30 13:15)

05/30 13:19, , 2F
要是像曬海苔一樣簡單就好了,浮游藻類可是顯微鏡下
05/30 13:19, 2F

05/30 13:20, , 3F
才看得見的東西...
05/30 13:20, 3F

05/30 13:20, , 4F
算了, 離量產水準太遠的科技還是不要討論好了,這不是政策
05/30 13:20, 4F

05/30 13:20, , 5F
變科幻版了
05/30 13:20, 5F

05/30 13:21, , 6F
可以吸引漁群增加漁獲量
05/30 13:21, 6F

05/30 13:22, , 7F
這倒是可行的做法
05/30 13:22, 7F

05/30 13:23, , 8F
可不可行要研究後才會知道,目前已知的是海洋優養化
05/30 13:23, 8F

05/30 13:23, , 9F
之後最強勢的生物不是魚類,反而是水母...
05/30 13:23, 9F

05/30 13:23, , 10F
研究成果算是不錯
05/30 13:23, 10F

05/30 13:24, , 11F
有reference可以參考一下嗎?
05/30 13:24, 11F

05/30 13:24, , 12F
之前在科學月刊有提到
05/30 13:24, 12F

05/30 13:24, , 13F
忘了是哪一其
05/30 13:24, 13F

05/30 13:25, , 14F
可以提供一下期數嗎?我去圖書館找找看~ :p
05/30 13:25, 14F

05/30 13:26, , 15F
好幾年前看到的
05/30 13:26, 15F

05/30 13:27, , 16F
那不知道要翻幾本...有空再說好了 囧
05/30 13:27, 16F

05/30 13:29, , 17F
不過我覺得這方面一定要非常謹慎...畢竟衝擊太大了
05/30 13:29, 17F

05/30 13:31, , 18F
http://tinyurl.com/6kjhcq 科學人的報導
05/30 13:31, 18F

05/30 13:31, , 19F
實驗和量產是不一樣的東西
05/30 13:31, 19F

05/30 13:33, , 20F
是啊,不過既然在policy版上自然是以有無可能量產為
05/30 13:33, 20F

05/30 13:33, , 21F
討論的重點
05/30 13:33, 21F

05/30 13:34, , 22F
一搬來說營養鹽比較重不容易存留在表層海水中
05/30 13:34, 22F

05/30 13:35, , 23F
深層海水陽光不易進入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05/30 13:35, 23F

05/30 13:36, , 24F
假如定期大量加氧氣和營養鹽到海水表層
05/30 13:36, 24F

05/30 13:37, , 25F
應該是可行的
05/30 13:37, 25F

05/30 15:21, , 26F
之前不是有巨型海帶可以提天然氣?
05/30 15:21, 26F

05/30 15:36, , 27F
感謝樓上支持,前陣子我就在鼓吹巨型海帶天然氣。我連種植
05/30 15:36, 27F

05/30 15:37, , 28F
方法都想好了,就是網箱種植,極易播種、避風和收割。
05/30 15:37, 28F

05/30 15:44, , 29F
玩過電動都知道, 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 海裡可以種田
05/30 15:44, 29F

05/30 17:19, , 30F
我支持在Policy版上這樣的討論 科技政策本來就應該要
05/30 17:19, 30F

05/30 17:20, , 31F
回歸科技本身,例如核能政策等,所以在這邊講技術沒關係
05/30 17:20, 31F

05/30 20:26, , 32F
那個巨型海帶非常怕熱 只有在中高緯度的海域才能種
05/30 20:26, 32F

05/30 20:27, , 33F
在亞熱帶想這種東西實在是有點不切實際...
05/30 20:27, 33F

05/30 20:28, , 34F
就算是討論核融合科技,政策版也是討論「商業發電」的
05/30 20:28, 34F

05/30 20:28, , 35F
可能性...
05/30 20:28, 35F

05/30 20:32, , 36F
不過這個版不知能否討論國外政策?
05/30 20:32, 36F

05/30 20:35, , 37F
討論國外政策可以當成台灣的借鏡 應該不錯吧~
05/30 20:35, 37F

05/30 20:38, , 38F
與台灣沒有立即關係的外國政策呢
05/30 20:38, 38F

05/30 20:38, , 39F
那就得問版主了
05/30 20:38, 39F

05/30 22:04, , 40F
中高緯度...就會遇到低溫導致的生長緩慢了( ′-`)y-~
05/30 22:04, 40F

05/30 22:18, , 41F
植物各自有其適合的溫度範圍 不是什麼植物都是越熱長
05/30 22:18, 41F

05/30 22:18, , 42F
越快 巨型海帶最適合的生長溫度是18度左右
05/30 22:18, 42F

05/30 22:21, , 43F
在台灣種這藻還得用冷水機24小時伺候 很嬌貴的
05/30 22:21, 43F

05/30 22:24, , 44F
http://tinyurl.com/578glb 海生館的介紹
05/30 22:24, 44F

05/30 22:26, , 45F
海生館有出一本書叫做「BOT主流派?」 裡面有提到
05/30 22:26, 45F

05/30 22:26, , 46F
種巨型海帶需要的各種前置準備...
05/30 22:26, 46F

06/02 09:20, , 47F
這好辦,方法一:養殖熱帶巨型藻類。方法二:在東海深處養
06/02 09:20, 47F

06/02 09:20, , 48F
漁船不是閑著亂漂嗎?讓他們去深海照看海帶去。
06/02 09:20, 48F

06/02 17:59, , 49F
上面就有講過了,巨型海藻只有分布在中高緯度,熱帶
06/02 17:59, 49F

06/02 17:59, , 50F
地區沒有。至於深海那種不見天日的地方,又是完完全全
06/02 17:59, 50F

06/02 18:00, , 51F
不同的生態體系,依靠光合作用的植物完全無法生長。
06/02 18:00, 51F

06/02 18:01, , 52F
深海的生態系,到現在都還有很多謎團,每次潛艇下去
06/02 18:01, 52F

06/02 18:01, , 53F
都採集到一堆從來沒人看過的生物....
06/02 18:01, 53F

06/02 18:28, , 54F
我這里說的深海,不是深度深,而是距離海岸線遠的意思。
06/02 18:28, 54F

06/03 00:23, , 55F
那應該是外海....囧
06/03 00:23, 55F
文章代碼(AID): #18FuopGH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8FuopGH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