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人類有能力用電腦模擬找出新材料來嗎

看板Physics作者 (片翼碎夢)時間2年前 (2022/01/15 11:37),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8 (看更多)
※ 引述《meblessme (地球太可怕我要回火星)》之銘言: : 請問現在人類是不是已經搞懂元素性質與元素結構的關係甚至方程式了呢? : 能不能用電腦模擬夸克與電子在不同環境下會形成什麼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 : 模擬元素面對各種環境下的變化與性質乃至於數值 : 模擬不同元素間在不同壓力溫度下會形成什麼化合物 : 以及化合物的各種性質數值呢? : 畢竟只要能做到的這個應該相對會容易找出各種新材料了吧!? 一點想法 在資訊工程有個很有名的比喻:造輪子 https://reurl.cc/xOO6Az 原PO所提的事情,就現階段而言會花上很多時間在重造輪子上 有唸過材料或接觸相關事務的就會知道,材料系到底是多大的一個巨坑 儘管整個體系看起來疊床架屋的事情有非常多,但是這是因為材料系涉獵範圍廣泛 與其弄個從一推到全的系統,個人認為現在的材料系更需要的是一本更完整先進的指南 因為不同材料間處理知識的銜接儼然成為目前的重大課題,而這個指南會很類似材料導論 如果說能重新弄出一本給業界人士讀的"材導" 那內容我會希望首先是以「尺度」進行分類 有讀過製程相關的應該會很有感觸,不同尺度下面臨,或者說需要顧慮的效應不同 像是表面張力在微米開始就有了重大影響,而隨著半導體channel長度的縮小 所謂的SCEs效應的影響也開始被重視 所以這會是重點--到甚麼精度為止,適用什麼樣的技術,背後的科學原理要嚴謹到哪? 對於一個產品,我會希望這本指南能夠指明這些 這樣需要知道資訊的人,在讀完指南的這部份後自然就能有效率地去查找相關資料 再來則是以「可結合項目」進行分類和延伸 前面也提過,現今不同材料間的知識銜接是重大課題 這是因為材料界正不停地組合有著不同性質的材料或方法,以求各項性質上的妥協 所以知道哪些項目間彼此是可以連接,可以連接的程度到哪會是繼尺度之後的重點 而鑒於材料的日新月異和複雜度,這本書勢必得匯集各方面人士的討論意見 其中會包含材料的業界人士、物理學家、化學學家和醫學專家 而且每三~五年就得更新一次內容以跟上當前技術的頂尖層面 可惜幹這種事情是吃力不討好的,能做出這本書的人們沒有誘因去做這本書 畢竟這可不是甚麼嶄新的研發或是良率的改進而是整合 類似那種成立N年的實驗室偶爾會在週年紀念時拿來刷刷存在感發表的文章 你在書上寫的,對業內人士而言都是看過的知識 回到一開始輪子的案例 這就是在告訴大家你的車子有啥輪子可以用/可能可以用/怎樣的話或許可以用 最可能達成的方法是有人或公司成立基金會每年都花錢去物色學者和業內人士來編書 而且這本書是不太可能回本的 目前世上最有可能做出這種事情的人應該是馬斯克吧 他殖民火星的夢想,需要的正好就是包山包海各方面的技術 如果說真的有人能率先發起行動做出這種整合,他會是第一人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209.19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642217858.A.8A4.html

01/16 05:40, 2年前 , 1F
實際面發展是這樣,謝謝
01/16 05:40, 1F
文章代碼(AID): #1Xua62Ya (Phys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Xua62Ya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