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究竟action是什麼?

看板Physics作者 (如果狗狗飛上天)時間12年前 (2011/10/15 16:24), 編輯推噓8(8038)
留言46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再補充一點想法: 個人覺得"最合邏輯"的古典力學講法應該是 先定義S,然後再postulate S滿足 H-J eq. 若此,則L跟H的形式會直接推導出來,L,H,S之間的積分,微分關係 也會直接推導出來. least action principle也不需要了(因為 已經包含在H-J eq的公設裡面了). 這樣整部古典力學就只需要一 個定義,還有一條公設,就全部打完收工. 剩下的都只是推導.不 需要任何那些晦暗不明的定義和原理了. 但代價是: 1. 恐怕沒有學過古典力學的學生都聽不懂. 2. 不符合歷史發展的過程 3. 不實用,因為實際的物理問題很少在S來解.也寫不下來. 4. 最大致命傷: 公設犧牲了路徑積分的圖像,難以過渡到QM 所以最合邏輯的結果就是最不管用,不實用 *同上篇,個人心得,正確性存疑,請自行檢驗. -- ★人生中最溫暖的夏天是在紐約的冬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8.120.178.195 ※ 編輯: pipidog 來自: 128.120.178.195 (10/15 17:00)

10/16 03:01, , 1F
那我偷推這篇好文好了><.H-Jeq老實說我還沒學到有自修過
10/16 03:01, 1F

10/16 03:06, , 2F
H-Jeq我是在Landau電動p49發現他竟然可以寫成古典的對應
10/16 03:06, 2F

10/16 03:14, , 3F
我猜99%都沒學過H-Jeq,其實大部分的題目不需要大費周章
10/16 03:14, 3F

10/16 03:15, , 4F
至於原文說只限於古典情況那應該是沒學過Landau電動力學
10/16 03:15, 4F

10/16 03:16, , 5F
也有人問N-S方程可不可以用變分學,PRL有一篇就有提到了
10/16 03:16, 5F

10/16 03:17, , 6F
我是覺得不管古典,量子,相對論通通都是可以使用變分原理
10/16 03:17, 6F

10/16 06:27, , 7F
我不覺得這樣定義古典力學比較合乎邏輯,因為你犧牲掉太
10/16 06:27, 7F

10/16 06:28, , 8F
多物理圖像了,像是大多數情況H可以對應系統總能量等等
10/16 06:28, 8F

10/16 06:29, , 9F
你要說這些可透過給定公設和S的定義再推導出來也行。但我
10/16 06:29, 9F

10/16 06:32, , 10F
的意思是,S的物理意義太隱晦難解了...這樣定義沒人知道
10/16 06:32, 10F

10/16 06:32, , 11F
在幹嘛
10/16 06:32, 11F

10/16 07:30, , 12F
合邏輯的意思是,你只需要從一個公設出發,所有的關係都可以
10/16 07:30, 12F

10/16 07:30, , 13F
一步一步推導出來,S的意義明確,L,H也可以視為是S的時變率
10/16 07:30, 13F

10/16 07:31, , 14F
但確實犧牲了總能的觀念,路徑積分的觀念. 不過反過來說,總
10/16 07:31, 14F

10/16 07:32, , 15F
能是一個人類天生就比S更熟悉的觀念嗎?我存疑,只能說歷史
10/16 07:32, 15F

10/16 07:32, , 16F
的發展,當初物理學的發展是從牛頓的粒子的觀點出發的,所以
10/16 07:32, 16F

10/16 07:33, , 17F
人們比較熟悉,如果一開始就是從波動出發,H-J就會類比得出
10/16 07:33, 17F

10/16 07:34, , 18F
S就會成了一個基本量,那麼人們熟悉的也許就是S而不是H了.
10/16 07:34, 18F

10/16 07:35, , 19F
所以也不能說把S當成基本量比較沒物理,只能說這不是歷史上
10/16 07:35, 19F

10/16 07:35, , 20F
發展的軌跡.所以導出來的語言讓人感覺沒物理.
10/16 07:35, 20F

10/16 07:38, , 21F
其實不管是H或是S,都有其圖像,H不見得更符合人的天性.
10/16 07:38, 21F

10/16 07:39, , 22F
因為在這個圖像下,L有了意義,S也有了意義,積分有了意義
10/16 07:39, 22F

10/16 07:40, , 23F
這也不是原本用H寫下的力學可以得出的圖像
10/16 07:40, 23F

10/16 07:43, , 24F
所以我比較傾向說這兩種表述彼此互補,沒有誰更好或更差
10/16 07:43, 24F

10/16 10:06, , 25F
合不合乎邏輯與有沒有物理圖像是獨立的兩件事
10/16 10:06, 25F

10/16 10:07, , 26F
同一套數學,物理圖像是人為附加上去的,我們習以為常的
10/16 10:07, 26F

10/16 10:07, , 27F
那些圖像,也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被洗腦,才會習以為常
10/16 10:07, 27F

10/16 11:28, , 28F
當然pipidog這套說法是合乎邏輯的,我也覺得蠻有意思,沒
10/16 11:28, 28F

10/16 11:29, , 29F
想過可以倒過來講。但是我的意思是(可能我沒講清楚),在
10/16 11:29, 29F

10/16 11:30, , 30F
這套邏輯底下得到的物理圖像跟平常所學是很不一樣的,例
10/16 11:30, 30F

10/16 11:31, , 31F
如我們總是在談總能,談能量守恆系統,但這套圖像並沒辦
10/16 11:31, 31F

10/16 11:31, , 32F
法直接套用到我們平常的說法中。
10/16 11:31, 32F

10/16 20:30, , 33F
從Path integral出發,取短波長極限,可以推出這套說法.
10/16 20:30, 33F

10/16 20:32, , 34F
另外,"辛流形"結構好像與這個有關,不過我不懂.
10/16 20:32, 34F

10/16 20:34, , 35F
所謂短波長極限, 就是指位能在一個波長內的變化可忽略.
10/16 20:34, 35F

10/16 20:34, , 36F
對應於光學上的幾何光學極限.
10/16 20:34, 36F

10/16 22:04, , 37F
辛流形的一個常見的模型是T*M, 其中M的coor.部份相當於x
10/16 22:04, 37F

10/16 22:04, , 38F
而T*_{x}M這些vector就相當於動量p了
10/16 22:04, 38F

10/17 03:34, , 39F
是的,沒錯,就是辛流形,數學系的人最後就是用這套模型來描
10/17 03:34, 39F

10/17 03:35, , 40F
述H-J方程的解.不過這個far beyond我的能力了.
10/17 03:35, 40F

10/17 03:36, , 41F
不過我想說的是,那些我沒覺得沒有物理圖像的說法,其實對唸
10/17 03:36, 41F

10/17 03:37, , 42F
數學系的人來說,才是他們最感興趣,數學圖像最多的部分.
10/17 03:37, 42F
※ 編輯: pipidog 來自: 128.120.178.195 (10/17 04:02)

10/17 11:18, , 43F
>"<
10/17 11:18, 43F

10/20 11:21, , 44F
一樓L大可以提供是哪篇論文嗎?感謝!
10/20 11:21, 44F

08/13 16:28, , 45F
能是一個人類天生就比S https://muxiv.com
08/13 16:28, 45F

09/17 14:26, , 46F
如我們總是在談總能,談 https://daxiv.com
09/17 14:26, 46F
文章代碼(AID): #1EcKD8bV (Physics)
文章代碼(AID): #1EcKD8bV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