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刺點的通俗用法

看板PhotoCritic作者 (powerslide)時間17年前 (2007/07/23 11:26),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38 (看更多)
前面吃光光... 恩,看完這一連串討論,發覺一件事 好像很多人都沒有把『明室』這本書的後半段看完ㄟ 討論的焦點都落在『刺點』與『知面』 完全沒有提到巴特在書中最後的結論: 一張照片本身的『此即是』的性質,觀賞者之所以認為它真實,不是因為它的時間 凝結,『此存在』的性質,而是觀賞者與這張照片情感上的認同,而相信它的存在 ,作為觀賞者本身與被攝物主體在心中的具體影像代表(啊,原來這就是我認得的 那個人),而這二者的連接點,便是所謂的刺點。 巴特舉了個例子來說明,以他母親的照片為例,他不曾參與過他母親的童年(我們 都不曾參與過自己母親的童年),但是他卻認為一幅母親五歲的照片最能代表他對 於母親過世而感受的哀傷與「恆久的塑成她生命本質的善良」。其實真實是一種的 本質(經驗上的體認),它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所以即使他感動於攝影的「此 曾在」的本質(攝影的複製能力),它依然無法相信每一張照片所代表的真實,因 為他翻遍了母親的生前照片而完全無法認出照片中的母親。照片只是喚起記憶的觸 媒,只構成真實經驗的一部份,但不是全部。不過一旦找到能迎合自己體認的「真 正完美的照片」,這個「此曾在」就會變成「此即是」而令人瘋狂。巴特相信的母 親在照片裡的存在意謂「他的意識將所見客體置於任何類比形象之外,這一客體猶 如從『此曾在』散發出來的神秘可見物,既不是想像,也不是真實,卻是一個真正 全新的存在,一個不可再碰觸的真實存在」。 http://www.wretch.cc/blog/powerslide&article_id=6902757 -- Photography is Dead. http://www.wretch.cc/blog/powerslide -- ※ 編輯: powerslide 來自: 59.124.124.223 (07/23 11:36)

07/24 00:05, , 1F
我想應該是因為一開始就是在討論刺點吧
07/24 00:05, 1F

07/24 00:05, , 2F
還有把書看完的人應該也不少啦....
07/24 00:05, 2F
文章代碼(AID): #16f1_b6Y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f1_b6Y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