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博士生,你不憤怒嗎?

看板PhD作者 (Dilbert)時間14年前 (2010/06/01 22:35),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25 (看更多)
路是人走出來的,但也是你自己選的。 原PO應該是從小優秀的學生,才會這麼順利地走到目前的生涯, 這已經可以打死一堆人了。 回到重點,台灣現實的狀況是,教職與研究領域的Job Market 中, 供大於求,這樣的趨勢,大概在2005年左右開始有徵兆。 問題是,你我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不是嗎? 希望大學多開缺?多出現研究機構? 在現在政府的財政,以及台灣高教市場中,是無法成立的,至少短期內不可能。 那怎麼辦?只好依靠博士創新的能力啦! 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是一種創新, 進入別人未曾發現的市場,何嘗不是一種創新呢? 在台灣,一種從小被灌輸的錯覺是,書中自有黃金屋,讀了書未來就會 有好日子。This is bullshit! 另一種錯覺是,念到了博士就該去學校當教授或是作研究人員, 這也是錯誤的。 某補教名師,十幾年前就在T大念博,論文無法在大限前產出, 又轉到C大去。相信博士拿到後,是不是作教授,對他不是影響。 這是不是也代表另一種出路呢? 也看過英國一些文科的PhD,或是進入出版業,或是以書評為生, 也有人開個民宿為主業,把原先學校的興趣作為娛樂。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學非所用,未必是錯事,反而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 或許你該捫心自問的是,在你現在的狀況下,要擠入教職市場還需要 付出多少的成本?真的進入冥界,這樣的生活是你要的嗎? 如果不是,何妨探索一下不同的可能? 確認一下國外可能的發展?確認一下除了教書做研究之外, 你還有哪些興趣可以發展為事業? 過去的學歷,可以當成資產,但是這項資產的價值,恐怕未必 有你我想像中的高,過往的投資,也可以當成沈沒成本, 別讓這項成本阻斷了你思考未來決策的彈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3.170.103.96

06/01 22:44, , 1F
推~~
06/01 22:44, 1F

06/02 02:24, , 2F
這句很棒:學非所用,未必是錯事,反而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
06/02 02:24, 2F

06/02 04:05, , 3F
中肯~
06/02 04:05, 3F

06/04 10:03, , 4F
這是有錢人的浪漫 更多人是三餐不濟 何來豐富之說
06/04 10:03, 4F
文章代碼(AID): #1C1Hh4_K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1Hh4_K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