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林正盛 保護國片通路 才是重點

看板Ourmovies作者 (睡不著的kea)時間19年前 (2005/08/24 14: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1 (看更多)
※ 引述《MIYAMOTO (Waiting......)》之銘言: : ※ 引述《Jacoly (NN)》之銘言: : 這篇文章裡似乎沒有人在怪好萊塢 : 林正盛只是舉例韓國的政策而已 : 我想你不必太激動 : 台灣大概也很難採取這種政策 : 也不是只有限制外片數量是唯一方法 : 例如限制戲院至少需放映一定比例的國片也是一個方法 : 很多國片往往在完成後找不到戲院放映 : 好不容易有一兩家願意放 : 卻只是草草一週就下檔 : 這樣又怎麼能期待國片會有票房 : 也許你會說"片拍的不好 當然沒有片商要買" : 但看看戲院放的外國爛片其實也不少 : 片商眼光有問題嗎? : 其實外國片商在銷售片子時常常會把片子綁在一起賣 : 也就是台灣片商想要買可以賺大錢的好片時 : 連帶的也必須把那些爛片拿來放 : 這就是好萊塢保障自己的片子能夠賺錢的方式 : 政府同樣也該以類似的方式來保障國片有能賺票房的空間 : 例如片商購買國片政府可以給補助之類的 : 不然靠台灣電影工作者這樣單打獨鬥 : 台灣很難再建立起所謂的電影工業 : 像你說多花點時間拍片和找資金 : 我想台灣的"純"電影工作者時間絕對是很夠啦 : 少的就是資金 : 如果政府可以保障國片 : 例如無償吸收成本(這恐怕很難) : 大企業知道投資電影至少不會賠 : 那應該會有很多人願意投資吧 我們老闆曾經接過電影處的計畫..我自己也寫了其中的一些部分.. 其實很多超多的電影工作者都希望政府能學韓國執行所謂的銀幕配額制..screen quota 也就是限制放映業者應放映一定比例或天數的國片... 但政府卻一直不做...為什麼呢?? 這一切都是WTO的問題... 電影放映業是服務業...在WTO下是由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所規範.. GATS就各會員國的服務業市場開放上..採取漸進的方式.. 每個會員國在進入WTO時..都必須要有一份特定承諾表..specific commitment 以正面表列的方式..承諾自己全部開放或是部分開放的部門.. 如果是部分開放..那有什麼特別的限制也要寫上去.. 政府措施可以低於但不能超過該限制... 電影業..或影音業...在國際認識上是屬於文化產業.. 除了美國屬於超強勢的國家(電影業是美國產質第三高的行業).. 希望促成世界電影業的自由開放以外...所有的國家..歐洲..日韓等... 都不願意在這電影這方面做承諾.. 但台灣卻很奇怪...當年也不知道誰去談判...也可能受於美方壓力.. 竟然是150個會員中惟四個對電影業採完全開放的會員... 這也就是為什麼南韓可以限制他們電影院放映比例..甚至限制外片進口的拷貝數... 而台灣卻不行..(違反承諾會被告..其他產業可能要面對損失) 這也就是為什麼2001年之後..大量的外資戲院進駐台灣... 華納派拉蒙喜滿客等等..這些外資電影院本來就是好萊烏片商的投資... 要放映當然是以自己的片子優先... 國產的電影院本來就不敵這些大型電影院..(台中人應該有印象..以前一堆電影院 都只能轉成二輪..以前的二輪都快倒光了...) 如果政府還要國產的電影院播國片..那可能又是另一番的利益衝突了... 不過..將國片衰退歸責給開放市場也沒道理... 我看過票房統計...國片大概從1991年開始就走下坡(不含港陸片).. 當時外片還有拷貝數限制...但國片已經沒啥人愛看了... 我跟電影處的人接觸的感覺...覺得他們真的很有心想做點事啦.. 但也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 政府能做的還是從旁協助..但國片真的拍不出吸引人的東西..那又奈何?? -- "I'm still a drunk and a junkie, man. You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A drunk will steal your wallet." "And a junkie?" "Oh, a junkie'll steal your wallet, too. And then he'll help you look for i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文章代碼(AID): #1331dKeE (Ourmovie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331dKeE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