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公告] 假服教案開跑囉!!!

看板NTUSTAR_rain作者 (自閉星雨期待有你 )時間19年前 (2004/12/04 21:5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6 (看更多)
※ 引述《VMAN (想暱稱很麻煩)》之銘言: : 教案組初時設計的目的兼具多個功能, : 教案小組長由OB擔任,一方面有情感的功能,做為一個分家的家長,聯絡組內團員感情, : 一方面有服規和籌訓的功能,在組員做教案的時候提供協助, : OB都一定親自做過教案,也看過很多教案, : 對於第一次做教案的新團自然可以提供很多幫助, : 教案組最大的功能當然就是在新團做假服教案時提供協助, : 並藉由一個分家的感覺來留住新團繼續當二期幹部。 有時候我會把教案組的制度等同於小組長的產生 但感覺上還是不大一樣 : 可是這樣子的設計本身就有了複數個頭頭的問題啊, : 星雨做教案原本就有服規在盯,有籌訓在上教案製作的課, : 那教案組的家長和當期的服規和籌訓意見相左時,新團該聽誰的? : 尤其是新團在做教案的時候都是聽教案小組長的,等到驗教案時服規才會接觸新團, : 驗教案時服規說這個地方不該這麼做,可是那又是教案小組長說的, : 沒有人這個時候還會感到好受的吧, : 不僅是新團會有問題,教案小組長和服規也都會有麻煩, : 兩人意見相左時以誰的意見為優先?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奇怪,雖然我們會希望幹部的口徑是一致,但是有些問題的答案的 的確確是多元的,或者是學生能力還沒有辦法處理的,在這樣的情形下我不認為塑造個標 準答案出來會比較好,因為這是就算沒有教案組時也要去磨合。不同的地方是以前新團 可能不會注意到的問題,現在要公諸於世了。 : 第二個教案組的問題是,教案組這種大團體的設計增加了濫竽充數的機會, : 就像分組做報告,二個人一組,跟七個人一組,後者有人打混的機率大得多, : 另外一個我不喜歡的理由是,教案組降低了團員學習的空間, : 在教案製作過中有人協助固然是很好,可是從零開始有從零開始的優點, : 做教案從什麼都不會,一遍遍修改教案紙,想各種可能性和做法, : 自己動手做道具、練習主持……做一個教案就什麼都學到和做過啦! : 當然有人會覺得自己不擅長做道具,不會主持,害羞在眾人面前放不開, : 教案組有助於分工合作,就讓擅長的人做擅長的事, : 可是這樣不就錯過讓自己成長的機會了嗎?不考試沒人會用功唸書的。 這是一個個人能力與教案完成度平衡的問題。我關切的問題在於1.教案組做出來的教案 會更好嗎?2.組員會比沒有教案組時做得更順手嗎? 個人的能力會因教案組成立而下滑,但教案組也提供了組員團體合作的方式,這也是先 前沒有的;小組長的產生,提供的幫助也會比新團兀自摸索來得有效率。至於教案組運行 的效率(多少人是恰到好處),以及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能做的事情是不是變多了些?我 也相信一個教案組是能做更多事情的。 可能的問題來自於小組長和組員的責任歸屬,如果小組長的產生只是多了一個教案工具 ,到最後都是組長在做,這當然是不樂見的(底下再討論) 整理一下,就算是再好的皇家大道,苦練都是有心得的必經之路,但我覺得沒有理由要 求每個人都要下這番工夫,我相信不管是那個時代這樣的人都算少數,而如果教案組能使 得團員做教案更上手的話,而且做出更好的東西的話,那我會覺得這是值得的。 : 教案組人數眾多也只是助長了人性的弱點罷了, : 不想主持的人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不去主持(做教案大家都怕當主持人), : 不想做教案想要落跑的人也相對心安理得許多(反正六個跑了還有五個), : 這一期和上一期在期中出隊的教案組設定更是怪異啊, : 全由二期組成的教案組?那根本就不是教案組的原意啊? : 只是把教案丟給比較多人做而已吧,為何繼續延用教案組的名稱呢? 我得誠實地說我一直把這事視為理所當然 補充一個教案組可能發生的問題,這是在教案組草創時就被提出來的。教案執行的主要 角色,幾乎都是由小組長來擔任。如果我們能保証,等到新團接小組長的同時,還能有同 樣的能力帶領組員,那麼這個制度是穩定的,這樣很好,但如果不是呢??因此小組長在參 與教案時,參與程度或多或少會有所保留。但小組長也不是先知,面對新的教案,不努力 參與又能切中多少要害,給團員多少指導呢?? 所以現在產生了小組長參與教案程度、培養團員向心力、培育團員作教案的能力三方拉 扯的問題。如果小組長僅以顧問身份自居的話是可以避開這個問題,但這有達到當初設立 教案組的目標嗎? 我想說的是,距當初創立的理想,教案組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這個制度的產生或 許可以使教案做得更好,但也是經過當期幹部的深思熟慮始有所得,只有這個架子是不能 保証什麼,反而會多了一些問題出來,這個體系中的彈性也很大,常常是一個教案組出來 ,團員再私下分組…但教案組並不是沒有它的優點,在情感上就佔了很大的優勢,大家做 教案也比較心安;而我也不覺得之前的方式真的會比較好,最重要的原因是「驗教案」是 個審核的制度,培育團員是其次,之前的教案方式只提供了審核,除了二籌外,似乎沒有 對團員的培育方式,這樣做出來的東西終究是受限的。 我希望的是什麼呢??實務工作上人多應該有人多的好處,教案組應該也要如此才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0.44

218.184.105.221 12/05, , 1F
我推第二段
218.184.105.221 12/05, 1F
文章代碼(AID): #11iS77rb (NTUSTAR_rai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1iS77rb (NTUSTAR_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