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自我介紹狂說「然後」 台大生爆料一堂課被老師罰3千 | ETtoday生活新聞

看板NTU作者 (Nutrit me Destruit)時間10年前 (2013/09/07 03:33), 編輯推噓10(1006)
留言16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MBRSL (MBRSL)》之銘言: : 這個問題其實很嚴重 或許對於某些場合來說是個問題,但其實並沒有大家強調的那麼嚴重。 讓我們回想一下一般大眾使用言語的最初目的, (意思是,非學術上或是特殊目的使用。) 不外乎是想要精確傳達個體的狀態, 而這種需要透過「言語」來表達的需求,是來自感知的孤立性。 因為無法將想法直接心電感應給別人, 需要透過各種媒介讓別人了解,言語便是其中最方便的一種。 家裡有養寵物或是新生兒的人大概特別可以理解, 常常搞不清新生兒為什麼哭,是肚子餓還是天氣太熱還是尿布髒了, 如果雙方有可以溝通的媒介,會方便許多。 但這媒介有個風險, 那就是,所有文字言語的都是後天學習而來的, 例如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一個感覺, 然後我們知道大家將這個感覺定義為「生氣」, 於是我們學會使用「生氣」來表示自己某種特定的心情狀態。 下次當我使用「生氣」這個詞來表達的時候, 所有曾經歷過並學習了「生氣」這個用詞的人, 就馬上明白我當下的狀態,(當然,是將自己的生氣經驗投射) 那麼我的傳達就算是成功了。 但是我的「生氣」和你的「生氣」, 永遠不可能拿出來擺在一起互相比較, 要怎麼確定我們所說的生氣,真的是同一種感覺呢? 當然你會說,就是每個人長大過程中慢慢摸索修正的, 沒錯,所以我要說的正是, ------------------------------終於進入正題分隔線 =v= ------------------------ 言語這種東西原本就是一種經驗和約定成俗, 沒有一定要怎樣使用才是正確完美,使用方式當然也因人而異, 重點是「表達」! 所以別把學院派的東西看得太重要了, 語言本來就只是當代人的一種共識, 一個工具, 對於大眾來說,重點是是否能精確表達,而非吃力地炫技。 當一個沒有準備,臨時被指定自我介紹的學生, 一直說出「然後」, 這真的很嚴重嗎?是對誰來說嚴重? 「然後」這個詞,對於習慣這樣使用它的學生來說,並非您說的無意義, 只是它並非「字面上」的意義。 他在字裡行間拼命穿插的「然後」,不管有意無意, 其實可能帶有一種, 「現在有點尷尬,啊哈哈哈,還沒想好啦,緩和一下氣氛,裝個可愛, 臨時自我介紹這種東西沒講好,沒有嚴重到讓我想要自盡啦, 我並不是那麼嚴肅的人,所以大家也輕鬆一點, 別用太嚴肅的眼光看我的尷尬嘛~」 而對於其他同年紀並且也習慣使用這個詞的同學來說,絕對可以 catch 到這個意思, (看您的po文,恐怕現在學生裡只有一些僑生不會使用。) 那是否比起所謂「正式」言語使用,更為精確的介紹、表達了自己呢? 當然要追溯為什麼我們這代的言語演變成這樣,也是可以拿來討論一大篇, 例如有沒有人想起,我們這代的語言系統, 其實是嚴重被從小就逼著學的英語文法干擾的。 在英語裡用 and 來連接兩個句子中的思考空隙,是非常常見的, 換成中文其實就是「然後」......當然這個討論已經偏離主題了, 只是想說,這並不是一個嚴重的只有台灣大學生才有的問題。 您提到的考試中,只有僑生通過, 那只是因為「然後」這個詞對於他們來說定沒有這麼深層的表達意義在,如此而已。 不過這並不是一篇關於「然後」的護航文啦XD 我知道一篇完美的精準沒有「然後」的表達,依然是有其存在必要的。 (當然這個完美的定義也只是一種約定成俗) 個人對於我們這代的語言演變成這樣,有時候也會覺得可惜, 尤其是在看大陸電影或港片的時候。 台灣電影最大的問題一直都不是沒經費or沒演員, 而是這代言語演變至今已經變成這樣, 有點不簡潔,有點裝可愛,有點含滷蛋, 要融入生活,就很難營造情緒張力。 連講一句我愛你,太正經很蠢,太深情很不自然,只好裝可愛,但又會被嫌像偶像劇。 講我金尬意李,反而還自然許多。 可是這就已經是我們現在的言語使用習慣了, 難道我們拍電影的時候要模仿北京腔來講話假裝流暢精簡嗎? (不小心又扯遠了...) 我知道很多teacher擔心這代的年輕人連話都不會講,表達有問題, 但是仔細想想,我們日常的表達真的有失敗嗎? 以前大家用MSN還會發明一些火星文,現在連字都懶得打了, 直接送一長串貼圖,某些人大概又要心臟病發覺得年輕人沒救了。 但是在Line這種以即時聊天(我如果說喇賽,是不是其實更精準?)為目的場域, 「表達」這件事,真的有失敗嗎? 一張生動大吼的崩潰蠻頭人貼圖, 真的有比一句「我生氣了」, 來得傳達失敗嗎? 我認為說這是嚴重的問題,其實是一種讀書人的傲慢, 言語是傳達最直接的工具, 不要說大家習慣使用的詞彙沒意義, 最真正貼近生活的言語就是最有意義的。 你可以把隨口就能說個5分鐘符合長輩期待,沒有贅字的演講,當作一種特殊技能, 但是對於不太會的人來說,也沒有嚴重到哪裡去。 因為只要表達的目的達成了,那麼這個言語也就成功了。 so,不要這麼執著於言語工具的使用了, 因為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溝通和瞭解啊, 死板的言語,常常是許多誤會和仇恨的開端。 對於寵物我們可以藉由許多觀察和相處來互相瞭解, 為什麼對於人就沒有這樣的耐心呢? : 點醒我這件事的人是戲劇系的紀蔚然老師。 : 某次上課時時有談到一些無意義台詞的議題,他順道批評現在的台灣學生連話都不會講 : 想當然爾大家不是很服氣所以老師就做了個小測驗 : 他隨便點了幾個人並要求敘述昨天他們做了什麼事,但是不能一直用「然後」、「接著」 : 、「之後」這類連接詞,結果抽到的同學幾乎講不出話來,不然就是只剩斷斷續續的句子 : 他說這個測驗做了好幾年只有少數人能夠通過這個測驗,但這些人都是僑生 : 沒有台灣學生 : 起初我不以為意,直到我注意到新聞中受訪的民眾常常用「對」這個詞 : 「吃起來很香,對,很有有嚼勁」、「...所以這個就是這樣,對,然後再用...」 : 好吧,我想新聞可能比較喜歡剪這類說話方式的片段吧 : 直到我聽到其他研究生在報告paper時「...對...對...對...」才驚覺許多身旁的人也有 : 類似習慣,差別在使用頻率高低而已 : 無義詞的過度使用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表達效果,就像一直well, well,也讓人很煩一樣 : 平常聊天到還好,要正式表達、報告、演講時反而越用越多干擾了要表達的主題 : 我有正視過這個問題試著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但,真的是有點難 : 我是個不太常講話的人,說之前還要想一下,年紀越大反而越講不出話來 : 雖然不是一直對對對卻也會濫用其他語助詞,一不注意又會犯老毛病 : 不知道有沒有其他人有自主訓練的經驗可以分享一下? : 我觀察過有些年紀的台灣人確實沒有這樣的問題,他們大部分共通的特色是講話比較慢, : 不會一下就劈哩啪啦把話全部講完,不確定這是不是也有影響 : 不知道這能當研究題目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157.146

09/07 03:36, , 1F
在職場上,語言與文字的精確度很重要。
09/07 03:36, 1F
我同意職場上需要適合的語言,不同於日常輕鬆的用語, 但我不認同它一定是精確的。 如果指的是數字和流程,那是事實,和言語無關, 但是冷靜平鋪的語言,真的能精確傳達客戶的情緒和反應嗎? 再說,所謂精確的傳達,不止和表達者有關,也和聽的人有關。 50年前的職場所使用的職場語言,絕對和現在不同吧。 那麼有天也許現在被認為是不精確的語言,當大家都能掌握它的意思後, 當你的老闆也換成年輕人的時候,它就變成所謂精確的語言了。 所謂精確,不就是我說這句話,你可以完全了解我的意思,這樣而已嘛?

09/07 06:46, , 2F
語言是會進化的 而且用想像不到的速度去演化
09/07 06:46, 2F

09/07 06:47, , 3F
拒絕接受只會畫地自限 就連牛津字典每年都會收新字了
09/07 06:47, 3F

09/07 06:48, , 4F
不更新自己行嗎?
09/07 06:48, 4F

09/07 08:01, , 5F
推這篇
09/07 08:01, 5F
※ 編輯: Quadme 來自: 219.85.157.146 (09/07 09:38)

09/07 10:29, , 6F
如果真的是文中那個「然後」的意思那好像真的有點嚴重
09/07 10:29, 6F

09/07 10:55, , 7F
語言本來就有一定的限制性,說到多精確,但還是有人聽不準
09/07 10:55, 7F

09/07 10:56, , 8F
語言其實是說得越精準,越難理解
09/07 10:56, 8F

09/07 10:57, , 9F
只是「然後」這個詞,只是被過多用在掩飾"表達不好"情況上
09/07 10:57, 9F

09/07 10:57, , 10F
也不是這樣說,只是雙方溝通的理解程度不一樣而已
09/07 10:57, 10F

09/07 10:58, , 11F
語言的不確定性,本來就因人事時地物而有所不同,不同於文字
09/07 10:58, 11F

09/07 10:59, , 12F
文字也有其侷限性,但相對於語言已經算是準確度高了
09/07 10:59, 12F

09/07 21:58, , 13F
09/07 21:58, 13F

09/08 01:42, , 14F
推~
09/08 01:42, 14F

09/08 16:11, , 15F
十分認同你(妳)的觀點 大推!
09/08 16:11, 15F

09/08 21:07, , 16F
推推推
09/08 21:07, 16F
文章代碼(AID): #1IAYtn2Q (NT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AYtn2Q (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