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Damian Lillard 2Y/122M 延長合約

看板NBA作者 (Red Sox→Cubs→?)時間1年前 (2022/07/09 11:36), 1年前編輯推噓44(440112)
留言156則, 48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dragon803 (miComet最強)》之銘言: : ※ 引述《love1500274 (CoWuCoWu)》之銘言: : : https://twitter.com/BobbyMarks42/status/1545517196918394880 : : Damian Lillard has signed a two-year $122 million extension with the Portland : : Trail Blazers, sources tell ESPN. The extension has a player option for the : : 2026-27 season. : : Damian Lillard和拓荒者達成兩年122M延長合約 : : 2027年為球員選擇權 : 反正不論如何 都不會超過35%的站比,這就是這個頂薪制度的意義,再換個舉例 : Lillard當年在第一次跟拓荒者用超級頂薪提前續約的時候 當時大家的報導他是續約 : 4年191M : 但其實他後來並沒有領到那麼多,而是變成4年176M 那為什麼會這樣 : 因為他開跑超級頂薪的那年,薪資空間上漲的幅度不如預期,導致當初大家估計他合約 : 的起薪,也就是薪資空間x35%後的數字從43.75M一口氣掉到39.3M 先解釋一下,為什麼是「延長兩年」 因為NBA制度規定,延長合約後,含原本合約最長就是「五年」。(除了DVPE可以六年) Lillard合約還剩三年,所以最多就是延長兩年。 目前合約: 2022-23 42.49M 2023-24 45.64M 2024-25 48.79M 當年簽下SUPERMAX的時候也是吵很大,結果後來出來薪資沒有預期高。 今年甚至只能排在全聯盟第六高薪: 1. Stephen Curry   48.07M 2. Russell Westbrook 47.06M 3. LeBron James   44.47M 4. Kevin Durant   44.12M 5. Bradley Beal   43.28M ←正宗35% 6. 很多人      42.49M 有四個人排第六名,除了Damian Lillard, 還有Kawhi Leonard、Paul George、Giannis Antetokounmpo。 他們就是「去年領35%,今年漲幅跟不上NBA薪資漲幅」的人。 至於為什麼前面有四個人可以突破35%?尤其Curry跟KD還是延長合約第一年? 因為NBA有個特例: 「頂薪延長合約可以突破35%限制,最大為前一年的105%」 Curry前一年是45.78M,今年是新的延長合約,所以今年可以拿105%的48.07M。 KD則是實際薪資為42.97M+1.15M出賽獎金,他前一年是40.92M+1.1M出賽獎金。 延長合約所以漲幅一樣是105%,獎金也多了105%這樣。 至於Westbrook跟LBJ是舊合約的最後一年,加上漲幅之後突破原本35%算是常見。 Damian Lillard延長的合約是在目前三年合約之後的, 看報導是用原本合約最後一年的120%計算(48.79M*120%),第二年再8%漲幅: 2025-26 58.55M 2026-27 63.23M 所以得到「122M這個估計值」。 但這個會受限在2025-26球季的薪資空間,不一定達得到。 如果三年後的薪資空間,是REALGM估的146M,那35%就只有51.1M, 就算用KD/Curry這季的特例條款「前一年的105%」計算,也只有51.2M。 但如果這三年是每年成長11%的速度,假設變成160M好了,35%也只有56M; 要達到估計的58.55M,薪資空間要在這三年成長到167.29M,但今年才123.66M。 基本上,應該就是如dragon803所說的,到時候會低於122M這個數字啦。 如果真的可以給到122M,那就是NBA發大財,老闆荷包滿滿,也是很OK的。 附帶一提屆時(2025-26)KD跟Curry的合約是: KD   53.28M Curry 59.61M 到時候小李的合約不可能比Curry還多,就算NBA薪資再怎麼爆漲也不會發生。 然後, 2025-26那時還有合約的幾個球員也列一下好了(沒有全部,挑數字上有代表性的)。 Bradley Beal 53.67M Jimmy Butler 52.41M (PO) 字母哥    51.94M (PO) Zach LaVine  46.00M Trae Young 46.00M Luka Doncic  46.00M (以上三位都是今年的30%頂薪,8%漲幅後第四年) Bam Adebayo  37.10M Jayson Tatum 37.10M (PO) D. Mitchell 37.10M (PO) (以上兩位是去年的25%頂薪,8%漲幅後第五年) MPJ      36.89M (今年的25%頂薪,8%漲幅後第四年) 擺在同樣標準下去比較應該會比較清楚, Damian Lillard延長合約還得看這幾年的NBA聯盟收益而定, 但不太可能是報導的122M,那是「最大可能值」。 至於最低(前一年105%)則是51.2M,第二年55.3M,也就是兩年106M這樣。 數字是浮動的。 報導為了吸引注意,當然會寫最大可能值,但到時候還是會修正就是了。 大概是這樣,一點補充。 (是說鬍子的新合約好像也應該回一篇.....七六人觸發了硬上限,最大金額固定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70.1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657337765.A.808.html

07/09 11:37, 1年前 , 1F
怕神主牌跑去組隊先給你錢
07/09 11:37, 1F

07/09 11:39, 1年前 , 2F
25-26沒意外的話薪資會大爆炸,到時候五六千萬薪資
07/09 11:39, 2F

07/09 11:39, 1年前 , 3F
搞不好被視為底薪
07/09 11:39, 3F
發大財,發更大的財。

07/09 11:40, 1年前 , 4F
感謝解釋
07/09 11:40, 4F

07/09 11:40, 1年前 , 5F
不會 NBA通過最大漲幅10% 避免2016悲劇發生
07/09 11:40, 5F

07/09 11:40, 1年前 , 6F
DVPE條款,通稱「KD條款」
07/09 11:40, 6F
因為KD當時直接走人而誕生的條款 雖然KD自己沒機會用到它了。

07/09 11:40, 1年前 , 7F
但2022 2023 2024 工會都可以選擇重談
07/09 11:40, 7F

07/09 11:40, 1年前 , 8F
聯盟可能會想辦法限制一次性大暴漲吧 不然再跑出個
07/09 11:40, 8F

07/09 11:40, 1年前 , 9F
KD勇實在不是好情況?
07/09 11:40, 9F

07/09 11:41, 1年前 , 10F
76是因為全額中產砸在塔克老師身上了嗎
07/09 11:41, 10F
他們把能用的武器都打光了,全額中產/雙年特例全部用掉,已經觸發硬上限。 所以「硬上限 減 現有薪資」就是能開給鬍子(+底薪戰隊湊14人)的錢,不可能更多了。

07/09 11:41, 1年前 , 11F
與其說限制KD勇 那年出了一堆盤子約老闆比較不爽吧
07/09 11:41, 11F

07/09 11:42, 1年前 , 12F
近代幾筆有名大爛約都是當時的產物
07/09 11:42, 12F
有錢沒地方花,拿去亂砸RFA的結果

07/09 11:42, 1年前 , 13F
新CBA還沒談啊2023年之後每年都有機會重談
07/09 11:42, 13F

07/09 11:43, 1年前 , 14F
這就像「羅斯條款」,當年第一個適用的就是 KD
07/09 11:43, 14F

07/09 11:43, 1年前 , 15F
25-26如果真的電視合約漲三倍,甚至80%就好,球員不
07/09 11:43, 15F

07/09 11:43, 1年前 , 16F
可能不要聯盟拿出來分
07/09 11:43, 16F

07/09 11:44, 1年前 , 17F
KD條款是讓雷霆留下龜吧XD 當時OKC超怕龜跟著跑
07/09 11:44, 17F
KD條款留下龜,結果龜後來帶著這份DVPE延長合約周遊各隊。 湖人:.....

07/09 11:44, 1年前 , 18F
當年很多毒蘋果合約 印象太深刻了
07/09 11:44, 18F

07/09 11:45, 1年前 , 19F
如果按照現在的規定 多餘的錢會進讓所有球員分的大
07/09 11:45, 19F

07/09 11:45, 1年前 , 20F
水池
07/09 11:45, 20F

07/09 11:45, 1年前 , 21F
這種合約尾端就註定溢價就是 湖人就...衰小吧
07/09 11:45, 21F

07/09 11:46, 1年前 , 22F
請問我們牆哥排在第幾?
07/09 11:46, 22F
本來跟龜同樣金額,買斷後少拿一點,剛好排在那四個人之後,所以牆哥是第十。

07/09 11:45, 1年前 , 23F
DVPE其實是雙面陷阱 因為只要球員沒有接受那個提前
07/09 11:45, 23F

07/09 11:46, 1年前 , 24F
續約 或球隊沒有提出來 那個球員最後都不會留下來
07/09 11:46, 24F

07/09 11:46, 1年前 , 25F
不過這種事情是PG表弟那個時候才有 現在應該不會了
07/09 11:46, 25F

07/09 11:47, 1年前 , 26F
077以後有機會挑戰總薪資第一
07/09 11:47, 26F

07/09 11:47, 1年前 , 27F
要如何限制最大漲幅10% 母法是整體收益撥一定比例給
07/09 11:47, 27F

07/09 11:47, 1年前 , 28F
球員 那如果整體收益較前年暴漲超過10% 理論上給球
07/09 11:47, 28F

07/09 11:48, 1年前 , 29F
員的那份也會超過10% 因為比例是固定的 不是嗎?
07/09 11:48, 29F

07/09 11:47, 1年前 , 30F
牆哥少拿的快艇不是都補給他了嗎
07/09 11:47, 30F
實拿沒變少,但帳面上他在火箭的薪資是40.87M。然後快艇另外給他6.4M。

07/09 11:48, 1年前 , 31F
打的夠長有機會吧 但薪資紀錄搞不好會被他後輩又刷
07/09 11:48, 31F

07/09 11:48, 1年前 , 32F
更兇就是了
07/09 11:48, 32F
還有 84 則推文
還有 5 段內文
07/09 12:39, 1年前 , 117F
指公開收入嗎,週邊之類的收入,工會會查帳嗎
07/09 12:39, 117F

07/09 12:39, 1年前 , 118F
突然出現幽遊白書還以為走錯棚
07/09 12:39, 118F

07/09 12:41, 1年前 , 119F
我以為會講到北斗lol
07/09 12:41, 119F

07/09 12:41, 1年前 , 120F
北神啦=w=
07/09 12:41, 120F

07/09 12:43, 1年前 , 121F
分一半是指BRI(籃球相關收入)依照目前CBA規定,每年
07/09 12:43, 121F

07/09 12:44, 1年前 , 122F
球員可以分的上下限是49-51%
07/09 12:44, 122F

07/09 12:45, 1年前 , 123F
因為季初使用的BRI是預估值,所以如果到時候不到49%
07/09 12:45, 123F

07/09 12:45, 1年前 , 124F
或超過51%的話,多退少補
07/09 12:45, 124F

07/09 12:48, 1年前 , 125F
謝啦,NBA的球員工會感覺比較有力,是球員少的關係嗎
07/09 12:48, 125F

07/09 12:49, 1年前 , 126F
球員每年的薪水10%會撥到escrow信託帳戶,作為萬一
07/09 12:49, 126F

07/09 12:49, 1年前 , 127F
球員領超過51%的回饋金,如果球員領不滿49%則次年要
07/09 12:49, 127F

07/09 12:49, 1年前 , 128F
補足差額
07/09 12:49, 128F

07/09 13:13, 1年前 , 129F
其實就是先預告2025到2026那時的頂薪數字而已
07/09 13:13, 129F

07/09 13:15, 1年前 , 130F
Lillard現在數字低於當年預期是因為他剛好在疫情那
07/09 13:15, 130F

07/09 13:15, 1年前 , 131F
年換約 那年薪資遠低於當初預估值
07/09 13:15, 131F

07/09 14:06, 1年前 , 132F
07/09 14:06, 132F

07/09 15:48, 1年前 , 133F
幽游白書的比喻真好XD
07/09 15:48, 133F

07/09 16:31, 1年前 , 134F
現行的電視合約是上一筆電視合約的2.87倍
07/09 16:31, 134F

07/09 16:31, 1年前 , 135F
2017球季合約第一年 團隊薪資空間只增加34%
07/09 16:31, 135F

07/09 16:40, 1年前 , 136F
2025球季球員最高薪如果是咖哩 也只是2016球季最高
07/09 16:40, 136F

07/09 16:40, 1年前 , 137F
薪老大的2.23倍
07/09 16:40, 137F

07/09 16:41, 1年前 , 138F
NBA電視合約的金額增長 不能直接代換球員薪資的成
07/09 16:41, 138F

07/09 16:41, 1年前 , 139F
07/09 16:41, 139F

07/09 17:30, 1年前 , 140F
07/09 17:30, 140F

07/09 18:07, 1年前 , 141F
如果用獵人比喻呢
07/09 18:07, 141F

07/09 18:20, 1年前 , 142F
電影院的主力不是賣飲食嗎?
07/09 18:20, 142F

07/09 18:23, 1年前 , 143F
收完票也都丟在同個倉庫,有可能有人會要驗吧
07/09 18:23, 143F

07/09 19:27, 1年前 , 144F
為啥推文有點歪了...
07/09 19:27, 144F

07/09 19:58, 1年前 , 145F
我嗎? 因為上面有人講劇院藏票,來講NBA不會驗那麼
07/09 19:58, 145F

07/09 19:58, 1年前 , 146F
認真吧
07/09 19:58, 146F

07/09 22:26, 1年前 , 147F
07/09 22:26, 147F

07/10 04:10, 1年前 , 148F
@Hohenzollern, 當初團隊薪資增加34%的原因是
07/10 04:10, 148F

07/10 04:10, 1年前 , 149F
原本電視合約佔的比例不高
07/10 04:10, 149F

07/10 04:10, 1年前 , 150F
當時NBA每年BRI大概是40億美元, TV合約佔10億美元
07/10 04:10, 150F

07/10 04:12, 1年前 , 151F
2016年的26億美元合約, 讓BRI提高到60億左右, 但相
07/10 04:12, 151F

07/10 04:12, 1年前 , 152F
對球員BRI分配比例從57%->50%
07/10 04:12, 152F

07/10 04:12, 1年前 , 153F
所以實際BRI提高不到50%, 球員又少拿7%
07/10 04:12, 153F

07/10 04:14, 1年前 , 154F
如果750億/9年合約成真的話, BRI會提高快一倍
07/10 04:14, 154F

07/10 04:24, 1年前 , 155F
更正, 目前BRI大概是80億, 所以新合約會提高七成左
07/10 04:24, 155F

07/10 04:24, 1年前 , 156F
07/10 04:24, 156F
文章代碼(AID): #1YoFUbW8 (NBA)
文章代碼(AID): #1YoFUbW8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