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海軍擬引進歐美相列雷達

看板Military作者時間3年前 (2020/09/17 01:10), 3年前編輯推噓4(4062)
留言66則, 6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有點不懂現在海軍最急迫的是濟陽級代艦 那麼新巡防艦為什麼不先搞專業反潛版 防空用垂發海劍二就好 雷達標準可以不用那麼高 看是陣面小一點還是乾脆用傳統機掃雷達就好 反正海軍又不想砍軍艦(軍官)數量 平時也確實需要低成本的軍艦出勤 那麼搞一級成本較低4500噸級的巡防艦確實合理 海軍不想砍主力艦數量 然後濟陽、成功、派里甚至康定的替代艦 (照海軍這麼拖拉的速度等到前三級替代艦搞定康定也快報廢) 通通都要上海弓三加AESA雷達 這點光想就不對勁 20年後世界上能有超過20艘以上裝備AESA雷達以及遠程防空彈軍艦的海軍 除了美日中以外大概就沒了 國軍會不會新巡防艦前面造了十幾艘 後面又因為成本考量造降階版? 如果遲早都要造低成本反潛艦 那何不現在就搞? 到底要把濟陽撐到什麼時候? ※ 引述《defenser (☆機械式天秤☆)》之銘言: : 看到這裡就知道上朱又在腦補幻想,而且根本沒搞懂相關名詞就亂湊發廢文擾亂視聽。 : PESA是被動相位陣列雷達,APAR是荷蘭七省級與德國薩克森級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 : 說什麼先用PESA跟APAR頂著,之後再換裝AESA(主動相位陣列雷達), : 啊你APAR就是AESA了,真給你買到APAR還需要升級換裝什麼?英國的Sampson? : 而且APAR的偵測距離根本達不到海軍要求的300km,所以七省級與薩克森都是雙對空雷達, : 用偵測距離較長的SMART-L搭配APAR,試問海軍有可能在巡防艦上搞雙雷達嗎? : 有那個噸位跟空間就不會一直靠北中科院的雷達過大過重了。 : 更重要的是,以我國一貫的勤儉建軍,哪來的預算讓你搞兩套雷達先後換裝, : 有那個預算乾脆把成功、康定甚至基隆上面的傳統雷達換一換好了,可以更快形成戰力。 : 說穿了,就是海軍內部有人在放話,叫中科院不要以為鴨子煮熟端上桌就可以擺爛。 : 你中科院做不好,外面多的是外商想來搶單,而且人家的經驗產品都成熟許多。 : 反正IDS這種外國人手把手教出來的案子都能稱為國艦國造了, : 我一艘巡防艦只要船殼是國造的,上面塞的裝備是哪國都無所謂,誰叫你中科院不行。 : 中科院再不爭氣,真的會把很多到手的單吐出去, : 現任院長又不是院內出身的,而是軍備局背景,發生什麼事肯定站國防部那邊對內開刀。 : 海軍的要求固然有些過份,但以軍方的立場訂高規格是應該的。 : 300km偵測距離也沒說是要偵測多大的目標,轟炸機在300km外偵測到不過分吧? : 身為國內唯一的高科技軍武研發單位,不認真鞭策就會催生阿三那種終生俸黑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14.2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00276228.A.48A.html

09/17 01:14, 3年前 , 1F
其實就是只想有一種萬金油巡防艦的概念
09/17 01:14, 1F

09/17 01:19, 3年前 , 2F
如果要搞萬金油巡防艦,為什麼不把噸位拉大到6000噸
09/17 01:19, 2F

09/17 01:20, 3年前 , 3F
這樣子不是更有彈性,也能保留未來升級的空間?
09/17 01:20, 3F

09/17 01:21, 3年前 , 4F
我覺得海軍其實應該讓DDG跟FFG各自做各自的事就好,FFG
09/17 01:21, 4F

09/17 01:21, 3年前 , 5F
就不要帶四面陣,在前幾篇文章有跟其他版友聊到這件事
09/17 01:21, 5F

09/17 01:21, 3年前 , 6F
,很多人覺得FFG也要能適時補DDG的位置,但這樣要搞到
09/17 01:21, 6F

09/17 01:21, 3年前 , 7F
何年何月...
09/17 01:21, 7F
海軍要維持26艘主力艦的話 那麼巡防艦肯定要高低搭配 22艘裝AESA雷達跟海弓防空彈的巡防艦 怎麼想都不可能辦到 如果是要節省人力一艘軍艦就能萬金油 那麼海軍是不是相對應的主力艦數量要大砍? 例如4驅逐16巡防?(就連這種規模我都覺得吃緊)

09/17 01:21, 3年前 , 8F
都過多久了還是沒有看到海軍解釋為什麼訂4000→4500噸
09/17 01:21, 8F
※ 編輯: l81311i (36.226.114.205 臺灣), 09/17/2020 01:27:54

09/17 01:25, 3年前 , 9F
FFG一延再延,未來更重要的DDG呢?海軍不如先用傳統FFG
09/17 01:25, 9F

09/17 01:25, 3年前 , 10F
把濟陽跟老成功換掉,紀德負擔現有的區域防空已經太過
09/17 01:25, 10F

09/17 01:25, 3年前 , 11F
吃力,以現在的進度新一代DDG不知民國幾年才生的出來
09/17 01:25, 11F

09/17 08:43, 3年前 , 12F
這年頭已經不流行建造專業反潛艦了 而且艦艏聲納的
09/17 08:43, 12F

09/17 08:44, 3年前 , 13F
重要程度也不如以往了 現今主流的反潛思路是用拖曳
09/17 08:44, 13F

09/17 08:45, 3年前 , 14F
聲納陣列搭配反潛直升機 拖曳聲納陣列一看一大片海域
09/17 08:45, 14F

09/17 08:46, 3年前 , 15F
有什麼異常再派反潛直升機過去看 艦艏聲納更多是主重
09/17 08:46, 15F

09/17 08:46, 3年前 , 16F
在近岸水域的探測功能 只是拿來補洞的
09/17 08:46, 16F

09/17 08:47, 3年前 , 17F
原因在於就算是濟陽的艦艏聲納其有效探測距離也僅達
09/17 08:47, 17F

09/17 08:47, 3年前 , 18F
第一匯聲區約數十公里 這距離對於普遍裝備潛射反艦飛
09/17 08:47, 18F

09/17 08:48, 3年前 , 19F
彈的現代潛艦來說是你已經死了的距離
09/17 08:48, 19F

09/17 08:48, 3年前 , 20F
台灣海軍過往重視濟陽的關係是因為台灣的派里並沒有
09/17 08:48, 20F

09/17 08:50, 3年前 , 21F
裝備SQR-19拖曳陣列聲納跟SQQ-89(V)2反潛作戰系統
09/17 08:50, 21F

09/17 08:50, 3年前 , 22F
但在銘傳兩艦服役之後 濟陽的反潛能力已經不是首位了
09/17 08:50, 22F

09/17 08:51, 3年前 , 23F
未來新巡防艦若是也至少取得銘傳等級的反潛能力的話
09/17 08:51, 23F

09/17 08:51, 3年前 , 24F
那要取代濟陽是撮撮有餘的 但需注意的是拖曳聲納相比
09/17 08:51, 24F

09/17 08:52, 3年前 , 25F
濟陽那種舊式大型艦艏聲納來說 對於艦體設計的影響要
09/17 08:52, 25F

09/17 08:52, 3年前 , 26F
小的多 因此即便是防空能力為主的巡防艦也大可以裝備
09/17 08:52, 26F

09/17 08:53, 3年前 , 27F
沒必要專門建造專用的反潛艦
09/17 08:53, 27F
我說的反潛艦還是有搭載海劍二 並不是防空完全裸奔 講專用反潛艦可能會讓人誤解 但實際上就是砍掉區域防空能力的降階版未來巡防艦

09/17 08:53, 3年前 , 28F
但以台海的戰爭情勢來說 一艘沒有連自保能力都沒有的
09/17 08:53, 28F
有海劍二已經要比濟陽跟康定要好很多了 即使依然不能自保 戰時肯定是編隊出海 防空會有其他人Cover

09/17 08:54, 3年前 , 29F
反潛艦艇 戰時也不用想其能好好發揮反潛能力
09/17 08:54, 29F

09/17 08:55, 3年前 , 30F
只有先取得足以自保的能力 才能談論後續反潛的功能
09/17 08:55, 30F

09/17 08:55, 3年前 , 31F
另外正是因為防空能力全部都壓在DDG上面太重 所以才
09/17 08:55, 31F

09/17 08:55, 3年前 , 32F
需要提高FFG的防空能力 讓其一般情況下足以自保
09/17 08:55, 32F

09/17 08:56, 3年前 , 33F
才有辦法舒緩DDG的防空能力 這就算是台灣基隆全部換
09/17 08:56, 33F

09/17 08:56, 3年前 , 34F
柏克也是一樣的 不是說你DDG能力超強 FFG就可以放掉了
09/17 08:56, 34F

09/17 08:57, 3年前 , 35F
另外你對於世界一流海軍未來的防空能力看太低了
09/17 08:57, 35F

09/17 08:58, 3年前 , 36F
如澳洲/西班牙/法國等國未來海軍各級艦艇 也多是以
09/17 08:58, 36F

09/17 08:58, 3年前 , 37F
防空DDG/FFG為主的艦艇組合
09/17 08:58, 37F

09/17 08:59, 3年前 , 38F
像日本海自那樣 防空只靠DDG FFG全部只裝ESSM的情況
09/17 08:59, 38F

09/17 09:00, 3年前 , 39F
在未來海軍的配置中其實是偏老派了
09/17 09:00, 39F
法國義大利的FREMM都只有Aster-15近程防空 西班牙(F110)澳洲加拿大(Type-26)等國的新巡防艦計畫即使全搭載標二 那麼他們的防空艦數量也只有西班牙(10艘)澳洲(12艘)加拿大(15艘) 所以還是海軍要不要砍主力艦數量的問題 海軍打算用全能型新巡防艦替代所有的濟陽、成功、派里、康定 然後巡防艦數量砍到剩14-16艘 好吧 那我能接受再拖延幾年把設計搞到完美 如果22艘巡防艦編制一艘不砍 那麼觀察其他國家海軍的建設計畫 新造22艘全能型新巡防艦看起來也是不可能的任務 到時候搞個去掉區域防空能力的降階版來填補數量是非常有可能的事 追根究柢我們對海軍未來的主力艦規劃實在是一團迷霧 搞不好海軍自己都茫然走一步算一步

09/17 09:00, 3年前 , 40F
還有節省人力的問題 你知道濟陽的人力配置多少嗎?
09/17 09:00, 40F

09/17 09:01, 3年前 , 41F
250人 當今主流FFG的人力配置約為150人上下
09/17 09:01, 41F

09/17 09:01, 3年前 , 42F
除非你造到萬噸艦 否則新FFG不管是4000噸還是6000噸
09/17 09:01, 42F

09/17 09:02, 3年前 , 43F
人力配置都遠低於濟陽
09/17 09:02, 43F
※ 編輯: l81311i (1.171.68.242 臺灣), 09/17/2020 09:40:03

09/17 09:45, 3年前 , 44F
你忘記法國FTI/澳洲SEA-5000/西班牙F110這些未來計畫
09/17 09:45, 44F

09/17 09:45, 3年前 , 45F
這些船隻服役下去 這三國的海軍主力中能打區域防空的
09/17 09:45, 45F

09/17 09:46, 3年前 , 46F
艦艇就會是佔大多數的
09/17 09:46, 46F

09/17 09:46, 3年前 , 47F
另外你提數量其實很莫名其妙 海軍的規模本來就不一樣
09/17 09:46, 47F

09/17 09:46, 3年前 , 48F
我上面也解釋了一堆 新造艦6000噸跟4500噸成本差異不
09/17 09:46, 48F

09/17 09:47, 3年前 , 49F
大 人員編制都一樣相較於現有濟陽省百人規模
09/17 09:47, 49F

09/17 09:47, 3年前 , 50F
海軍茫然的點是在於堅持那4500噸 剩下的基本上倒無
09/17 09:47, 50F

09/17 09:47, 3年前 , 51F
明顯可議之處
09/17 09:47, 51F

09/17 09:49, 3年前 , 52F
至於防空究竟能不能靠DDG這問題 我上面也解釋過了
09/17 09:49, 52F

09/17 09:49, 3年前 , 53F
其他先前關於此類討論時也說過很多次
09/17 09:49, 53F

09/17 09:50, 3年前 , 54F
即便是柏克級 也無法保證台海戰時能有餘裕支援其他
09/17 09:50, 54F

09/17 09:50, 3年前 , 55F
艦艇
09/17 09:50, 55F

09/17 09:51, 3年前 , 56F
而且你要考慮的是未來40年的需求 不是只看現在
09/17 09:51, 56F

09/17 09:51, 3年前 , 57F
4000噸以上的船 對於台灣海軍不是能夠說造就造的產物
09/17 09:51, 57F

09/17 09:51, 3年前 , 58F
你現在勉強生出來這幾艘來取代濟陽 但這種船體跟基本
09/17 09:51, 58F

09/17 09:52, 3年前 , 59F
設計 十幾年後你除了拆了 根本沒有其他用處
09/17 09:52, 59F

09/17 09:52, 3年前 , 60F
完全沒有未來可發展性
09/17 09:52, 60F

09/17 09:53, 3年前 , 61F
要大改裝相位陣列雷達不是那麼簡單的 而且你4500噸的
09/17 09:53, 61F

09/17 09:54, 3年前 , 62F
船體 不論是在重心/電力供應等方面的餘裕都更少
09/17 09:54, 62F

09/17 10:01, 3年前 , 63F
有沱江和光六的案例就可以知道海軍沒有學乖,規格開完結果
09/17 10:01, 63F

09/17 10:01, 3年前 , 64F
和實際需求、應用差太多,海軍9成會像沱江一樣,量產艦重
09/17 10:01, 64F

09/17 10:01, 3年前 , 65F
新設計、噸位放大,大概從4500上漲到5000多噸吧
09/17 10:01, 65F

09/17 12:46, 3年前 , 66F
太大瓶的萬金油不但包裝材質差,攜帶也不方便
09/17 12:46, 66F
文章代碼(AID): #1VOaS4IA (Mili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VOaS4IA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