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戰爭發生前的準備

看板Military作者 (99%是眼鏡與吐槽)時間5年前 (2019/05/24 19:52), 5年前編輯推噓5(5016)
留言21則, 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1/30 (看更多)
前面對悠遊卡在戰時是否可用 有點爭議 但個人認為90%機會開戰前幾天就會發生大停電 原因簡單 做為一個解放軍指揮官 要攻擊台灣 搞點大停電 也是很自然的 製造民生混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攻擊水電系統 別看社會好像很發達 現代文明沒有水電 就是渣 美軍入侵伊拉克時也是攻擊了伊拉克的電力系統 攻擊電力系統方法很多 停電炸彈(灑鐵絲造成高壓電線短路 美軍用過) 飛彈直殺電廠 變電所 駭客攻擊 派幾個第五縱隊衝進電廠挾持所員關掉電源甚至自爆 都是有可能的 因為方法實在太多 防不勝防 除非國軍真的進步到能天羅地網全守住(但是不太可能) 一定會很快發生一陣子的大停電 或是部分電網失效導致電力調度困難要管制 是故說道戰時準備 各種停電對策都是要做好的 尤其是現代很多人沒手機不能活 而且若是電訊網還活著 報平安 看新聞掌握狀況 等等也都需要手機 所以自備充電手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最簡單也最普及的方法 當然是花錢買個夠大的攜帶式太陽能充電板 只是這不算便宜 除此之外因為各種充電電源規格不一 轉換用的充電電線也是要準備好的 有閒錢可以多搞一些行動電源儲電 或是可以用規格化充電電池充電的轉換設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17.124.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558698740.A.57D.html ※ 編輯: NKN (203.217.124.40), 05/24/2019 19:57:13

05/24 20:02, 5年前 , 1F
還有一種很好用且方便的是手搖式收音機+手電筒
05/24 20:02, 1F

05/24 20:04, 5年前 , 2F
臺灣雖然進入資訊時代,但是基本紙上作業還是保留一定
05/24 20:04, 2F

05/24 20:04, 5年前 , 3F
處理能力(說穿了就是偽無紙化),應該很快能適應沒有
05/24 20:04, 3F

05/24 20:04, 5年前 , 4F
電的生活
05/24 20:04, 4F

05/24 20:05, 5年前 , 5F
如果你只要照太陽幾小時後能打幾分鐘電話
05/24 20:05, 5F

05/24 20:06, 5年前 , 6F
應該是不用太大塊.
05/24 20:06, 6F

05/24 20:07, 5年前 , 7F
災難報平安收重要訊息,其實花不了幾分鐘.
05/24 20:07, 7F

05/24 20:08, 5年前 , 8F
現代人要大電力,是用來爽自己的
05/24 20:08, 8F

05/24 20:10, 5年前 , 9F
最好還可以整天上網抱怨發廢文....
05/24 20:10, 9F

05/24 20:10, 5年前 , 10F
戰亂災難中的小確幸
05/24 20:10, 10F

05/24 20:35, 5年前 , 11F
想到比較大的問題還是乾淨的水跟食物~畢竟這不能缺 Orz
05/24 20:35, 11F

05/24 20:36, 5年前 , 12F
問題是都市求生又不同於荒野求生就是 攤手~
05/24 20:36, 12F

05/24 21:11, 5年前 , 13F
都說資訊化 結果各機關紙本資料又印出來
05/24 21:11, 13F

05/24 22:30, 5年前 , 14F
基地台的備用電池 印象中不到一天
05/24 22:30, 14F

05/25 01:22, 5年前 , 15F
如果臺灣斷網,整個中國大陸的國際網路連線也會斷掉 XD
05/25 01:22, 15F

05/25 01:23, 5年前 , 16F
美軍用的是石墨吧 石墨條
05/25 01:23, 16F

05/25 01:23, 5年前 , 17F
現在對岸的國際海纜我印象中還是全部經過台灣
05/25 01:23, 17F

05/25 01:26, 5年前 , 18F
我印象中台灣只是分支,各國分支通通連到跨太平洋主線
05/25 01:26, 18F

05/25 01:26, 5年前 , 19F
路WW
05/25 01:26, 19F

05/25 17:35, 5年前 , 20F
http://psce.pw/HDQW4 現在都21世紀了,居然還會有不知
05/25 17:35, 20F

05/25 17:36, 5年前 , 21F
到海纜牽多密的人
05/25 17:36, 21F
文章代碼(AID): #1SvzhqLz (Mili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SvzhqLz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