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幾何] parametrization的inverse可微?

看板Math作者 (耶死放)時間5年前 (2018/07/15 19:04), 5年前編輯推噓4(4017)
留言21則, 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已知x: U → S 是 parametrization,其中U is contained in R^2 想證x^(-1): x(U) → R^2 是differentiable 首先,x(U)是一個曲面(是S的一部分) (如果你知道manifold語言的話,我們要先選定我們關心的atlas,不知道也沒差) 所以x^(-1)在某一點p in x(U)可微的意思就是 存在某個parametrization z: W → S 使得 x^(-1)。z: W → R^2 可微 (其中p屬於z(W),W is contained in R^2,此處W與課本中的W不一樣) 最簡單的證法就是取z=x,W=U 如此一來x^(-1)。x 就變成 identity on U,identity可微,因此x^(-1)可微 課本寫得更多 他告訴你事實上呢(In fact),z這個parametrization要怎麼取都可以 任取一個z=y都使得x^(-1)。y可微 以上個人淺見,希望對你有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40.1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th/M.1531652656.A.927.html ※ 編輯: yasfun (1.162.40.190), 07/15/2018 19:05:20

07/15 19:09, 5年前 , 1F
才剛要推那個就修掉了XD
07/15 19:09, 1F

07/15 19:50, 5年前 , 2F
符號太多ㄌ…><
07/15 19:50, 2F

07/15 21:10, 5年前 , 3F
Thanks. I'm working on it.
07/15 21:10, 3F

07/16 08:39, 5年前 , 4F
我想我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要用哪個可微的定義吧
07/16 08:39, 4F

07/16 08:41, 5年前 , 5F
想法一直很難離開初微跟高微
07/16 08:41, 5F

07/16 17:27, 5年前 , 6F
函數的domain或codomain如果是曲面的話,判斷可微
07/16 17:27, 6F

07/16 17:27, 5年前 , 7F
分性就需要compose文中的z,compose之後就會很像R^2
07/16 17:27, 7F

07/16 17:27, 5年前 , 8F
到R^2的函數,才能判斷是否可微
07/16 17:27, 8F

07/16 18:31, 5年前 , 9F
這就是我的疑惑,那parametrization本身呢?
07/16 18:31, 9F

07/16 18:32, 5年前 , 10F
前輩可以看看do Carmo在前面對它可微下的定義
07/16 18:32, 10F

07/16 21:24, 5年前 , 11F
x:U→M,所以x^-1:x(U)→U就是一個從M的子集打出去
07/16 21:24, 11F

07/16 21:25, 5年前 , 12F
函數。可以當作一個普通的f。
07/16 21:25, 12F

07/17 01:49, 5年前 , 13F
我想你的疑惑應該是2-2的Def.1。按照直觀理解,應
07/17 01:49, 13F

07/17 01:49, 5年前 , 14F
該是利用參數化的x和x^(-1)來合成domain或codomain
07/17 01:49, 14F

07/17 01:49, 5年前 , 15F
在S的函數,進而判斷此函數是否可微。
07/17 01:49, 15F

07/17 01:49, 5年前 , 16F
但在課本的Def.1這裡,它默默用了S embedded在R^3
07/17 01:49, 16F

07/17 01:49, 5年前 , 17F
的事實,進而用"x看成U to R^3是否可微"來判定"x看
07/17 01:49, 17F

07/17 01:49, 5年前 , 18F
成U to S是否可微"。
07/17 01:49, 18F

07/17 01:49, 5年前 , 19F
如果S是embedded submanifold of R^3,那麼這兩種
07/17 01:49, 19F

07/17 01:49, 5年前 , 20F
看法(上面兩個""內的敘述)應該是相同的
07/17 01:49, 20F

07/17 06:43, 5年前 , 21F
謝謝,看來我應該學到manifold之後再回頭想這個問題
07/17 06:43, 21F
文章代碼(AID): #1RIoemad (Math)
文章代碼(AID): #1RIoemad (M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