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跟指導教授不合想休學

看板Master_D作者 (問號)時間17年前 (2007/07/20 12:56),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15 (看更多)
※ 引述《marxliou (@_@)》之銘言: : 我不懂 為什麼洗頭洗一半 : 真的有問題 不能停止呢? : 大不了出去後換個地方洗 : 染髮不也一樣嗎? : 也許一時的行為 會被別人當成瘋子 : 不過假如作事不問對錯 只問別人眼光 : 那這樣的人生 不也可悲到了極處? : 碩博士生 讀了這麼多年書 又有什麼用處? : 只是在學歷上增加了 錢可以賺比較多了 : 但是在行為態度上 卻看不出相對的比例成長 : 也無怪乎 會有這些教授和學界的黑暗情事 : 誰知道 目前這些碩博中 不會在未來成為那種教授呢? : 我感到可悲的是 這種事發生在學界 而身處在學界中求學的人 : 拿這樣的事當作玩笑來比喻 而大多數的人也好像說的很開心.. : 好像被人使喚 還覺得很不錯(我是指以教授角度來看) : 我想人必自立 而後人重之 : 研究生自己都把自己當奴才看 : 為了一紙學歷 甘願拿自尊去換 : 豈能指望教授還把你當人看? : 我想 這給我一個想法是 台灣的學界黑暗 學生也許比教授的責任更重大. : 看到別人的不幸 大家的想法都是抱著看別人熱鬧的心態 : 等之後不幸輪落到自己身上 就可以體會那種人情冷暖的感覺了. 首先,你真的不懂… 小弟很想拿一些社會學的基本觀念來跟你討論一下, 不過那要去翻書,然後加上小弟本人也不太行,所以就算了。 只是,被你這麼大帽子一扣,唔,還真令人吃不消…囧rz 做人呢,首重後路,我不知道別人有沒有像我一樣,也萌生換指導教授的念頭, 小弟不但有念頭,還試圖先私下去找別的老師溝通… 在過程中,從那位老師的語氣,就知道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相當麻煩! 那位老師其實對我很好,我真的執意要做的話,我知道他會幫我忙的… 只是,我自己犯的錯誤,要求別人來陪我一起承擔,其實很不負責, 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個關節部分,我就沒有繼續去做了,選擇自己默默忍受。 如果您所謂的自重,就是不斷地麻煩人家, 或是不考慮您家人付的學費、生活費、心靈之類的各種支持而不負責任地跑掉, 那小弟還真沒辦法這樣自重。 當然,您一定會說,要溝通要溝通之類的,別人會了解這都不是你的錯! 小弟的家人,在那一陣子,是支持我換老師或乾脆休學的… 只是,為什麼退縮了? 因為,我犯的錯,我不希望除了我以外的任何人來陪我麻煩, 希望能用最小的損失,來處理這件事, 所以,我決定自己乖乖地忍耐,這是小弟不才的腦袋所能想到的最容易的路。 您大可以覺得,這都是狗屁不通,我就是為了那張學歷不要尊嚴, 小弟說明一下,我六月底就口試完了, 現在被凹著,凹的東西我就不詳細一一解說了, 只是,在下個星期前,是我的停損點:不放人,就閃人 是有一些機會拿不到畢業證書(大家都怕麻煩,老師也是…) 但走到這一步,我覺得我當年的錯,影響到此就夠,沒必要再擴大下去了, 小弟現在是抱著拿不到畢業證書的心態在面對事情的。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難處,看來沒辦法期待您能體諒別人了… 如果您把小弟的文章,當成一篇玩笑來看的話, 我想,您是真的不懂。 -- 不…不要說這是吵架文啦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138.184

07/20 13:03, , 1F
我懂(握手) 我現在也掙扎在換教授找教授的窘境 唉 加油!
07/20 13:03, 1F
先謝謝跟小弟境遇有80%相同的某位板友的來信鼓勵。 但,這邊要澄清一件事,因為前面好像沒有講得太清楚, 換老師,不必然就是件不承擔自己錯誤的不負責任行為, 而是說,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難處, 所以,每個人選的路都會不一樣,小弟認為這種事情,不需要被扣任何帽子。 之所以在前面打出小弟自己為何後來沒換老師的心路歷程, 是為了讓m板友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不見得他說的不自重… 那僅僅適用於小弟的這個個案。 成功換老師的,恭喜你們!每條路,都不會是輕鬆的,希望我們一起繼續加油! ※ 編輯: ZZZZ0 來自: 220.133.138.184 (07/20 14:49)

07/20 22:15, , 2F
既然當初沒換、口試也結束了,再撐個一兩個月再放棄吧!
07/20 22:15, 2F

07/20 22:21, , 3F
期待你能夠跟我一樣順利拿到碩士文憑!
07/20 22:21, 3F

07/21 14:31, , 4F
古人的話都是有道理的 大丈夫能屈能伸 古今皆適用
07/21 14:31, 4F

10/06 08:42, , 5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go2.tw/goz
10/06 08:42, 5F
文章代碼(AID): #16e42JZb (Master_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e42JZb (Master_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