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不同武術的技擊思維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時間8年前 (2015/08/10 05:11), 編輯推噓2(2014)
留言1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 引述《iamice (深邃中的搏殺...)》之銘言: : ※ 引述《TNC (code)》之銘言: : : 這些純摔技的武術,技及思維裡不含踢打,訓練的內容當然也沒有拳腿的應對, : : 動態視覺等等。但他們卻也沒有被說不實用,也就是說其實踢打在武術裡其實 : : 並不是一個must的技能?還有動態視覺的應對有無特別訓練其實也不那麼重要? : 要嚴格說定義可能有點麻煩,柔道、角力、摔角之類的不是完全純摔技, : 先姑且照你的定義來說。 : 你的問題換成另外一種問題的話: : 這些純踢打的武術,技擊思維裡不含摔技,訓練的內容當然也沒有摔技的應對、 : 扭鎖技巧等等。但他們卻也沒有被說不實用,也就是說其實摔技在武術裡其實並 : 不是一個must的技能?還有扭鎖技巧的的應對有無特別訓練其實也不那麼重要? : 會有純摔技這種情況基本就是已經競技化,不管是柔道、角力、蒙古摔角、中國跤術.. : 只要不是異種格鬥,基本都會有規則與規範的場地,柔道就比柔道、角力就比角力... : 這類競技化的武術在訓練上有一定程度的要求,不管是古代或現代,肯定都會接受很 : 嚴格的訓練,這關係到一些文化因素(榮譽之類)或現實因素(會有收入之類)。 我的想法是 原po混淆了兩個不同的觀念: 武術 和 技擊運動 武術基本上就是打架術 防身術 殺人術 基本上本來就一定是比較多元的系統 從武器的使用, 到徒手的格鬥, 甚至到多人戰鬥戰術以及戰鬥心理訓練都有 因為武術理論上是面對多元和多變的環境 為了應付這種環境也需要多元和多變的訓練內容 所以傳統中國和日本武術或是菲律賓武術 雖然也有徒手技術 但是還會有大量的兵器訓練 就算是徒手訓練也往往技術面比較多元 但是技擊運動就不一樣了 技擊運動是一種運動競賽 但是有技擊要素在那 因為只要是運動競賽 就有特定規則 自然就會發展成"符合該規則的技擊模式" 所以技術上會比較單一 例如說擊劍就不會出現徒手技術 拳擊就不會出現踢法 所以我們必須把這兩種看起來很類似但是實際上大不相同的給區分開 -- 夫英雄者 胸懷大志 腹有良策 有包藏宇宙之心, 吞吐天地之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2.23.27.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tialArts/M.1439154701.A.AF3.html

08/10 09:11, , 1F
沒錯~
08/10 09:11, 1F

08/10 09:12, , 2F
在當代的確是要區分這樣的觀念,
08/10 09:12, 2F

08/10 09:13, , 3F
我的回文有提到的是武術與技擊運動
08/10 09:13, 3F

08/10 09:14, , 4F
尚在過渡階段的年代,例如清代的中
08/10 09:14, 4F

08/10 09:14, , 5F
國摔跤、柔道剛出現的時候...
08/10 09:14, 5F

08/10 09:17, , 6F
這段時期的區分就無法像當代這麼清
08/10 09:17, 6F

08/10 09:17, , 7F
楚。
08/10 09:17, 7F

08/10 09:19, , 8F
以"符合該規則的技擊模式"這點來說
08/10 09:19, 8F

08/10 09:20, , 9F
,現代我們當然很習慣這樣的模式,
08/10 09:20, 9F

08/10 09:21, , 10F
但在技擊運動剛萌芽時,一定會有傳
08/10 09:21, 10F

08/10 09:22, , 11F
統習慣與新制規則的衝突,原PO文章
08/10 09:22, 11F

08/10 09:22, , 12F
的混淆之處讓我想到了這個時期的情
08/10 09:22, 12F

08/10 09:23, , 13F
況。
08/10 09:23, 13F

08/10 22:09, , 14F
同意這篇
08/10 22:09, 14F

08/10 22:10, , 15F
我們可以用技擊運動 來增強武術
08/10 22:10, 15F

08/10 22:10, , 16F
但不代表二個是一樣的東西
08/10 22:10, 16F
文章代碼(AID): #1Lny8Dhp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ny8Dhp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