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站庄對身體有甚麼好處呢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銀翼惡魔)時間13年前 (2011/03/03 01:13), 編輯推噓12(12033)
留言45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有點離題。 我之前有碰到一個練氣功的朋友 他極力推薦我練氣功(詳情不多說) 他跟我說,你看中國人練氣功都比老外長壽 你要是練氣功也可以變得很健康噢。 我回他說,中國人並沒有比外國人長壽啊, 而且中國人也不是每個人都在練氣功。 我以前也嘗試過大約半年去練氣功, 可是資質不好,完全沒有氣感,練起來像發呆的白癡。 他就說,你練半年不夠啦,氣功這種東西你至少要練個兩三年, 有很多人是練了十年才開始有氣感。 我說,可是我每天慢跑就很健康了啊,不用幾天就可以感受到了耶。 萬一我去練氣功練了五十年還是沒感覺怎麼辦? 他就跟我說,那不一樣啦,氣功的健康,是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健康! 我就說,靠,你不知道的地方,那你怎麼知道有沒有健康? 如此重複跳針之後其他省略。 ==========問題來了============= 如果我們練武擁有同樣的目的, 是不是應該以那個目的為衡量, 去找一個有效率的訓練方式? 譬如說有個人說他想要練"胸肌", 我可以告訴他,每天做伏地挺身做到趴, 不要問,練就對了! 持續十年一定能有個結實的胸肌。 同樣我也可以告訴他, 先從解剖適應期開始兩個月, 之後重量漸漸增強,走向大重量低次數, 配合有氧運動和正確的飲食方式, 一兩年就可以擁有傲人的厚實胸膛。 第一個方式簡單,我不需要懂很多,被教者也不需要知道太多, 只是速度會比較慢。 第二個方式複雜,我需要告訴他怎麼去調配自己的課表和飲食, 被教者除了要懂還必須要花腦袋去計算每一次該有的變化與挑戰, 但是效率會高很多。 每天站樁或許可以提升你的肌力和結構力, 但是即使你看人生如一場遊戲,Game Over卻只有一次, 難道你不會想想,怎樣的訓練方式可以提升自己達到目標的效率呢? 師父也許練了五十年,很厲害! 但是也有人才練五年就可以把師父幹掉,練十年就可以當世界冠軍, 難道你不會想知道更快更好的方法,而只是傻傻地練五十年嗎? 的確有些東西是要經驗的累積,反覆的訓練, 像是我教別人one-two,我會叫他先打個幾萬次, 打到你就算是作夢打架也會無意識揮出one-two, 打到你上場被轟了一拳還沒清醒還是可以one-two反擊! 但是如果他還是問我為什麼要練那麼多次,我練10000次就好可不可以? 我不會告訴他不要問那麼多,我會跟他對打。 如果你真的只練那麼幾次就能夠在對打中用出漂亮的one-two, 恭喜你,你可以進階到下一個課程了。 如果不行,我就會告訴他,你以為自己很熟了,但是上場全亂掉, 所以你還是得回去把他練成反射動作。 站樁的用處,結構力太抽象我不懂,健康方面也很難說 但個人覺得對肌力增強效率很差, 只是周遭還是有人覺得他站樁時間越久,力量越強... 連紅肌白肌的作用和訓練理論都不懂, 別人跟你說這樣唸你就那樣練, 練啥武術呢? 多比較吧。 ※ 引述《jdemon (MONSTER)》之銘言: : "練就對了,別問那麼多" : 這句話是叫你在練習中去體會、去領悟其中的道理 : 是因為練習的量還未達到,而非是真的光練不想 : 還要傻傻練到那天突然靈光一閃、頓悟一切 : 要是沒這天怎麼辦?當一輩子傻瓜? : 的確有些瓶頸是必須要苦操過來才能懂 : 但是只是盲目的被操,一個命令一個動作而已的話 : 不如去買台機器人好了 : 我也不明白大班式的教學這樣就是"正常"是何道理 : 上課跟操是大伙兒一起練,練的是氣氛、是互相切磋的趣味 : 自己的功夫是單操時細細琢磨出來的,再在切磋時實踐體會 :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身體狀況、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想法 : 這些東西都是自己最清楚,你不去體會不去想 : 不去調整練習方法來達到最好的效益 : 老師也不教你,這叫做正常? : 我還是當個瘋子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75.211

03/03 01:27, , 1F
推 不論肌力還是下半身的穩定度
03/03 01:27, 1F

03/03 01:28, , 2F
負重深蹲的效益應該都比站樁高
03/03 01:28, 2F

03/03 01:30, , 3F
站樁跟力量大小關係很小..尤其是肌力
03/03 01:30, 3F
嗯...但我不否定站樁在肌力以外的功效,畢竟那些我不懂。 只是感嘆很多練國術的人,知道背肌很重要,單槓卻拉不了幾下 知道腿力腰力很重要,立定跳跳不到220,垂直跳跳不到70 這些狀況或許只是國術的少部分現象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們老師沒有告訴他們怎麼練... 就算有告訴他們,他們也不會去想想為什麼。 我常常跟朋友或是學生、學弟說一句話: 「現在是什麼時代?連核彈你都能上網找到製做方法了!  我說的東西好不好、對不對,你們可以自己去找論文!」 很有趣的是, 會獨立思考的人通常會去尋找給他問題的老師; 不會獨立思考的人通常會跟隨給他答案的老師。 很多不會獨立思考的人,毀在一個給了不對的答案的老師。 ※ 編輯: kevin751021 來自: 123.204.175.211 (03/03 01:44)

03/03 01:31, , 4F
對於重心、協調、結構這些方面有助益
03/03 01:31, 4F

03/03 01:33, , 5F
人總是期望救世主的出現,而不肯做
03/03 01:33, 5F

03/03 01:33, , 6F
綿薄的思考與努力..嘖..離題了
03/03 01:33, 6F

03/03 01:43, , 7F
站樁應該是抓借地力和結構
03/03 01:43, 7F

03/03 01:50, , 8F
我自己接觸過的老師都很強調要思考
03/03 01:50, 8F

03/03 01:50, , 9F
所以我認為很理所當然,只怕想不夠
03/03 01:50, 9F

03/03 01:51, , 10F
但出來外面看看,似乎這樣做的比例
03/03 01:51, 10F

03/03 01:51, , 11F
不高..我是指國術方面
03/03 01:51, 11F

03/03 01:52, , 12F
或者該說,學生做到思考的比例偏低
03/03 01:52, 12F

03/03 10:54, , 13F
我覺得該思考這種 照個做就對的陋習
03/03 10:54, 13F

03/03 10:54, , 14F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學生是不是該重
03/03 10:54, 14F

03/03 10:55, , 15F
新思考 一門技術沒有核心 只能透過
03/03 10:55, 15F

03/03 10:56, , 16F
自己有天領悟 是不是有什麼不對勁了
03/03 10:56, 16F

03/03 11:46, , 17F
威權教育幾千年的遺毒吧...
03/03 11:46, 17F

03/03 12:28, , 18F
不過之後很慶幸自己遇到了有核心技術
03/03 12:28, 18F

03/03 12:29, , 19F
可以有明確方向精進的太極拳
03/03 12:29, 19F

03/03 12:57, , 20F
可以請教樓上大大向哪位老師習拳麼
03/03 12:57, 20F

03/03 13:15, , 21F
推這篇,不管是結構、協調、重心,
03/03 13:15, 21F

03/03 13:15, , 22F
練動態椿都有效率太多,還可以搭配重
03/03 13:15, 22F

03/03 13:15, , 23F
訓~
03/03 13:15, 23F

03/03 15:17, , 24F
我是在宗岳門太極 跟李健儒師傅學的
03/03 15:17, 24F

03/03 15:18, , 25F
之前也碰過一些太極真的是叫你站久就
03/03 15:18, 25F

03/03 15:18, , 26F
會了,但是這邊卻可以明確告訴你核心
03/03 15:18, 26F

03/03 15:19, , 27F
這樣只要出現問題,就是朝核心修正就
03/03 15:19, 27F

03/03 15:20, , 28F
對了,官網也持續發表技術文章,算是
03/03 15:20, 28F

03/03 15:20, , 29F
相當有系統
03/03 15:20, 29F

03/03 18:56, , 30F
優文推推
03/03 18:56, 30F

03/03 22:00, , 31F
這時候我覺得李仲軒告訴我們的舊時代
03/03 22:00, 31F

03/03 22:00, , 32F
武林逸事就顯得很重要。他說:老師想
03/03 22:00, 32F

03/03 22:01, , 33F
教一個學生,就會把要點無私地講出
03/03 22:01, 33F

03/03 22:08, , 34F
如果不教,就是說[放鬆、久了就會]
03/03 22:08, 34F

03/03 22:09, , 35F
那麼現在呢?是不會、不教還是真的超
03/03 22:09, 35F

03/03 22:09, , 36F
凡入聖?
03/03 22:09, 36F

03/03 23:44, , 37F
個人覺得許多技巧都是學了會了 卻不
03/03 23:44, 37F

03/03 23:44, , 38F
一定能夠整理出所謂的核心或是理論
03/03 23:44, 38F

03/03 23:44, , 39F
而導致許多師父其實只是會卻不懂的教
03/03 23:44, 39F

03/03 23:45, , 40F
畢竟每個人能接受的說明方式不同 以
03/03 23:45, 40F

03/03 23:46, , 41F
太極拳為例 起式的飄浮感就有氣感跟
03/03 23:46, 41F

03/03 23:47, , 42F
想像手被水的浮力往上帶 等多種解釋
03/03 23:47, 42F

03/03 23:48, , 43F
如果剛好一個學生沒有明確的檢查點
03/03 23:48, 43F

03/03 23:48, , 44F
就不懂的話 這些趨於想像的解釋方式
03/03 23:48, 44F

03/03 23:48, , 45F
大概就無法體會了
03/03 23:48, 45F
文章代碼(AID): #1DRdhHnH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RdhHnH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