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站庄對身體有甚麼好處呢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月影)時間13年前 (2011/03/01 14:10), 編輯推噓14(14029)
留言43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 引述《windychu (活力滿滿丘小風<(^︶^)>)》之銘言: : 我不曉得有沒有好處 : 但我以前練站樁(現在很久沒練了) : 之後發生了一些我覺得比較厲害的事情供你參考 : 我練站樁6年,在練習間的6年根之後2年總共八年 : 沒有生過任何病(連小感冒都沒有) : 我個人是認為,因為我站的樁很要求腰桿要打直 : 跨骨要下沉,整個動作非常正 : 所以對經脈循環不錯 閣下應該是站高樁吧 (微蹲膝蓋一類) 樁大略區分為三中 高架子 中架子 低架子 共同特色為 訓練身體骨架支撐身體 這也就是傳統武術所稱的結構 (講結構容易混淆 骨架就容易懂了) 在技擊上 打擊到物體時 會有反作用力 這時 骨架為主 肌肉為輔 身體需要支撐這反作用力 而貫穿以及震盪的力量才會強 而結構的練法很多 打擊物品 推手 推推拉拉扯扯 對摔等 都會去訓練身體如何利用骨骼架構產生很強的支撐力 所謂推不倒也是這原因 比如弓箭步(登山式) 就像一根斜插在地板的棍子 往斜下推 就剛好是往地板方向 此時若欲推動 地板太滑 地板他馬的被你給桶爆了 再不然就是換方向 因此 在推手發人也特別強調拔根 即不讓對方結構接上地面 高樁還有外一個很重要的效果 放鬆身體 比起其他兩種高度 高架子不太吃身體肌力 加上動作符合人體骨骼自然樣態 比軍隊罰站還輕鬆多了 (哪裡不舒服還可以抖一抖...) 很奇妙的是 明明是靜態的姿勢 身體卻會開始發熱 類似睡覺的放鬆 肌肉逐漸放鬆後 血液自然流暢通順 血液循環也會比較好 如此促進身體健康也是自然現象 有人提到跑步 個人認為 跑步有跑步的功用 但某些部分是無法取代高樁的效果 在技擊上 肌肉定期的放鬆訓練 可以提升肌肉的使用效能 如果絕對肌力是100 能使用的並不是全部 因為肌肉疲乏 緊繃 都會影響使用效能 當然 如果有人習得爆肉鋼體之技能又另當別論 如果大家有被按摩過的經驗應該會很清楚 放鬆後 力道速度 都會增加 之前在外地兩個月 站一小時高樁 打個三趟陳太(1 hr) 同樣的行李箱 回國時卻覺變輕 1 錯覺 2 身體使用效能提升 另一種類似的方式 則是打坐 家母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之一 (唯二的不幸就有兩個不孝子...) 每天打坐三個小時是家常便飯 而且都是雙盤 上次玩玩推手 他的撐勁非常強 我問他怎麼弄的 他就說我推他的時候力量會傳到腳底 他馬的一個即將過六十大壽的靜坐宅居然講出這種高深的武術概念 而且他還是真的能做到 教他單臂繞環的時候 他一口氣做兩百 微微喘 (根據經驗 輕鬆超過150就已經鬆開了) 大部分的人 第一次 100下通常是快掛了..... 但也由於年紀 外加沒做動態訓練 家母沒辦法做出很強的爆發力 但是如果稍加訓練 他的動態協調配合撐勁 被打到也不是開玩笑的 此時 低樁 就顯得重要了 特色是訓練腿力 陳氏太極拳所謂的功夫架 就是打低架子 很多動作都會低到近乎四平馬 或是 單腿支撐身體 (發科公的拳照尤為明顯) 而低架打拳 除了提升一定的肌力 以及肌耐力 在這種情況 持續動態身體協調訓練 而且動態時 會活絡下半身的筋骨 提升柔軟度 使下肢不至於僵硬 只要是練拳 腿力都不會差到哪 以前練空手道 也沒特別作重訓也能百米衝個13秒 無論空手道的逆擊 拳擊的直拳 傳武拗步衝捶 水肢 等 都能讓肌力上升至一個水平 更不用說大腿肌耐力 太極拳經已提過 其根在腳 發於腿 主宰於腰 行於手指 腿力跟發力是正相關 雖然不代表腿力強 發力就強 (身體協調性 為第一門檻) 但腿力強代表其蓄力較強 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部分 單就腿力 重訓的效果也非常好 重訓可以真的有效讓腿力持續提升 然而 有一點經常被忽略的 就是重訓後的拉筋 內行外行 就看懂不懂這個 這也是為何有人說樁蹲太久反而會僵硬 是因為沒適度拉筋的關係 以前有陣子重訓 感覺力量好像有提升 但速度卻慢了非常多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拉筋 或是 溜腿 都是不錯的輔助 有效的搭配訓練 可以讓移動速度跟距離都提升 台灣空手道界的高手 謝政綱前輩 以前看他比賽印象太深刻了 大部分的人 戰鬥姿勢都是偏高的 他不是 他的步距長 姿勢偏低 使他能產生高速度的移動 第一追擊時就像狙擊槍一樣 (不過後來看他影片 打法有變) 身體素質會隨著年紀下降 但是 經過訓練的身體素質下降 跟 沒經過訓練的身體素質下降 還是有明顯的差異 年輕有辦法練的時候盡量提升 細膩的體會可以慢慢來 之前放過 高齡90歲的老頭子 功夫真的非常好 之後有人推文提到日本空手道高齡組 個人覺得 真打起來 那90歲老頭還是比較強悍 出拳的速度跟質感還是相當厲害 低架照樣蹲得下去 單手伏地挺身也沒問題 習武之人 共勉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5.190.89.145

03/01 14:23, , 1F
03/01 14:23, 1F

03/01 14:27, , 2F
古有拳諺:打拳不蹓腿,終是冒失鬼
03/01 14:27, 2F

03/01 14:28, , 3F
我個人是感覺打完拳拉筋效果特好
03/01 14:28, 3F

03/01 14:30, , 4F
另外就是靜態椿蹲太久不能馬上冒然拉
03/01 14:30, 4F

03/01 14:32, , 5F
筋,要先活動一下才能拉筋。
03/01 14:32, 5F

03/01 14:33, , 6F
但是這種借助體重的訓練方法 肌力到
03/01 14:33, 6F

03/01 14:34, , 7F
了一定的水平之後進步的幅度就會很不
03/01 14:34, 7F

03/01 14:34, , 8F
顯著 練三年跟練十年差不了多少
03/01 14:34, 8F

03/01 14:35, , 9F
當然樁步增加肌力只是好處之一
03/01 14:35, 9F

03/01 14:35, , 10F
是的 所以我才強調 提升至一定水平
03/01 14:35, 10F

03/01 14:35, , 11F
個人覺得 體重輕的 腿力更為重要
03/01 14:35, 11F

03/01 14:36, , 12F
體重重的 就算沒重訓 協調夠
03/01 14:36, 12F

03/01 14:36, , 13F
裸拳就有足以幹倒人的威力
03/01 14:36, 13F

03/01 14:37, , 14F
協調是很可怕的東西...>"<
03/01 14:37, 14F

03/01 14:37, , 15F
可惜我是凡人 還是要借助重訓@@
03/01 14:37, 15F

03/01 14:38, , 16F
協調好的人70公斤就能把我踢到浮空..
03/01 14:38, 16F

03/01 14:57, , 17F
體重輕 協調也不能輸人@@
03/01 14:57, 17F

03/01 14:58, , 18F
沒體格只好認命練@@......
03/01 14:58, 18F

03/01 15:46, , 19F
所以直接練動態椿會比靜態椿效果好
03/01 15:46, 19F

03/01 15:46, , 20F
畢竟武術不是玩人推人的遊戲
03/01 15:46, 20F

03/01 15:47, , 21F
武術是人打人呀~
03/01 15:47, 21F

03/01 17:54, , 22F
ice你蠻在意練靜態樁的喔?都要練吧?
03/01 17:54, 22F

03/01 17:54, , 23F
效果不完全重疊阿@@
03/01 17:54, 23F

03/01 22:30, , 24F
好文推~
03/01 22:30, 24F

03/01 22:39, , 25F
靜樁是動樁的基礎啊
03/01 22:39, 25F

03/01 23:01, , 26F
練靜態椿是一定會經過的過程,但不需
03/01 23:01, 26F

03/01 23:02, , 27F
要"特別加強"練靜態椿~
03/01 23:02, 27F

03/01 23:03, , 28F
這點在C大這篇已經講明白了。
03/01 23:03, 28F

03/01 23:36, , 29F
推 站樁確實是練結構
03/01 23:36, 29F

03/01 23:37, , 30F
而且大約半小時左右 會從丹田開始暖
03/01 23:37, 30F

03/02 03:29, , 31F
我只練低樁 蹲馬步 伏虎 我的經驗是
03/02 03:29, 31F

03/02 03:29, , 32F
國術出手(不管是打擊還是防禦) 力量
03/02 03:29, 32F

03/02 03:30, , 33F
都是靠基本樁步的轉換而來 例如半馬
03/02 03:30, 33F

03/02 03:30, , 34F
轉弓箭步出拳 或是弓箭步轉仆步掛開
03/02 03:30, 34F

03/02 03:31, , 35F
沒有站樁(架式) 無法有效的利用轉換
03/02 03:31, 35F

03/02 03:31, , 36F
架式而發力
03/02 03:31, 36F

03/02 17:19, , 37F
樓上講出了活椿的基本要點。
03/02 17:19, 37F

03/03 04:50, , 38F
什麼是活樁?
03/03 04:50, 38F

03/03 13:23, , 39F
你說的就是活椿練法的一種,練兩種基
03/03 13:23, 39F

03/03 13:23, , 40F
本步型的轉換
03/03 13:23, 40F

03/03 23:31, , 41F
我是沒聽過"活樁"這個名詞 只是我們
03/03 23:31, 41F

03/03 23:31, , 42F
學彈腿就是這樣練
03/03 23:31, 42F

03/03 23:39, , 43F
還是稱做步伐變換之類的名詞?
03/03 23:39, 43F
文章代碼(AID): #1DR8tNQY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R8tNQY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