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如果殺人是錯的,為什麼可以接受死刑?

看板Marginalman作者 (analysis5566)時間1年前 (2022/08/26 23:21), 1年前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5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20 (看更多)
「殺人」(murder)是指一個人在有主觀殺意的情境下 使用工具、武器、毒藥或是徒手等手段付諸行動 把原本活著、有生命徵象的人直接或間接害死。 一般來說,非戰爭情況下的殺人在各個文化都是被禁止的。 戰爭(war)不單純只是國與國、政府與政府、或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政治實體相互宣戰,個 人基 於自我防衛及自保(self-preservation)的目的而對立即的威脅(instant threat)施予反 擊, 也算是廣義的「人與人之間的戰爭」。 所謂的「被禁止」不單純只是國家、法律的明文禁止 而是被所有人心中的道德律(moral law)約束 這種道德約束的力量,早在文字出現之前就深埋在人類心中 是先有人類內心中不成文的道德律 才有後來的部落、聯盟、城邦、封建社會、主權國家等政治實體成立 才有後來的立法過程形成法律來明文禁止殺人。 不同於其他犯罪(crime) 「禁止殺人」這件事似乎具有普遍性(universal) 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古代還是現代 「(非戰爭狀態下)不允許殺人」似乎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鐵律 這樣的想法太過自然、符合我們的道德直覺 「因為沒有人想被隨意消滅。」 我們不允許任意的殺人 所以才有各式各樣的法律、規範來嚇阻殺人; 但現在矛盾的點卻是 我們的社會有一群人 認為透過死刑才可以阻止殺人。 明明是要宣揚「禁止殺人」 使用的手段卻是殺人。 這就好像跟小朋友說 「不可以說謊,說謊鼻子會變長」 大人故意編了一個謊言,來期待小朋友不要說謊 政府透過死刑殺人,來期待人民不要殺人 這是就是死刑的自我矛盾之處。 如果真的想在道德上證成謀殺(murder)的合理性(legitimacy) 則必須符合以下至少其中一個條件 1. 行為主體不是人(例如:動物攻擊人類) 2. 行為受體不是人(例如:人類宰殺牛羊) 3. 處於戰爭狀態(例如:國家內戰) 4. 處於立即的威脅、出於自保而反擊 而劊子手執行死刑並不滿足上述任一條件。 (當然,警察在現場遭遇威脅直接擊斃歹徒即符合第4點) 「殺人是錯的」這件事是不證自明的 我們甚至不需要過多的論述來闡明為什麼不應該殺人 這也是為什麼死刑制度大有問題的根本原因 因為殺人是錯的、因為不應該殺人。 一定會有人反駁,「殺人不用償命嗎?」如果把兇手殺了可以讓死者復活,我一定支持殺 人 償命,但可惜現實不是如此。死刑根本沒辦法「償命」,只是世界上多死一個人罷了。之 所 以會覺得「殺了他都不足以洩憤」,恰恰就是因為殺了他沒辦法改變現實、沒辦法復活死 者 、沒辦法彌補破碎的家庭,自然無法藉由殺了一個素昧平生的兇手洩憤。 一定會有人反駁,「他難道不該死嗎?」那我想問的是,「誰」可以決定一個人該不該死 ? 是由台灣最不被信任、時常被形容為恐龍的法官判決決定?是由他的家人朋友決定要不要 大 義滅親?是政治人物根據輿論決定?還是一群人投票交由多數決決定?不要忘記,蘇格拉 底 就是被雅典的500位公民投票判處死刑,蘇格拉底該死嗎?做決定的人永遠100%不會失誤 殺了 其他人嗎? 如果你認為殺人是錯的,那就不該由人來決定誰該死、誰不該死,因為是人就會犯錯,就 會 有人因此無辜被殺。 如何還給當事人正義? 如果安撫家屬情緒? 如果理解兇手是如何從強褓嬰兒轉變為凶神惡煞? 以及如何改善制度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槍決、死刑只是最快平息輿論的手段 卻不是一切問題的解答。 殺人是錯的 但我們不能將錯就錯 不能一錯再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198.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ginalman/M.1661527318.A.F39.html ※ 編輯: analysis5566 (101.9.198.169 臺灣), 08/26/2022 23:22:15

08/26 23:23, 1年前 , 1F
花時間 討論這個炒十幾年的話題 才是錯誤的
08/26 23:23, 1F

08/26 23:23, 1年前 , 2F
把人綁架拘禁關起來是錯的 那我們為什麼要有監獄?
08/26 23:23, 2F

08/26 23:24, 1年前 , 3F
連自殺都有罪了
08/26 23:24, 3F

08/26 23:24, 1年前 , 4F
所以我們不能將錯就錯一錯再錯
08/26 23:24, 4F

08/26 23:24, 1年前 , 5F
因為現實大部份民眾是想殺人的 但不能動手
08/26 23:24, 5F

08/26 23:30, 1年前 , 6F
這是複製那篇
08/26 23:30, 6F
文章代碼(AID): #1Z2EKMyv (Marginalm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Z2EKMyv (Marginal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