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怎麼睡!新北環狀一期試車 遭怨噪音惱人

看板MRT作者 (samia)時間5年前 (2018/07/31 13:41), 編輯推噓22(24228)
留言54則, 3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news.tvbs.com.tw/life/964694 新北市環狀線線一期,預估年底就要通車,現在正如火如荼的試車,不過新店一個社區的 居民卻抱怨,日夜間噪音非常大聲,甚至到晚上9點、10點還在試,讓銀髮族沒辦法休息 ,害怕未來通車之後,得忍受噪音到11、12點。 新北環狀捷運列車正在試車,卻被居民控訴,發出強大的噪音,接到通知,環保局人員, 實際拿出分貝計測量,竟然只有47分貝。 居民:「平常它從地下室就有聽到聲音,我就會被吵起來看,我剛剛站在這裡,感覺有小 聲一點。」 現場住戶,看到結果也傻眼,說平常噪音更大更惱人,質疑知道有人要來量,才會控制速 度。 這裡是新北環狀線,大坪林和十四張站之間,通常從早上9點就開始試車,直到晚上10點 左右,最密集時,半小時一班,尤其面向軌道的100多戶,做難以忍受。 居民:「施工期段這七年來,施工期間是最吵的,現在好難得完工了,這個出口試營運的 時候,通車每一次出口出去的噪音,吵得我們半夜都不能睡覺,早睡的人就會比較吵睡不 著,影響尤其因為是老人家。」 就怕預定年底通車後,班距縮小,甚至營運到12點,住戶更抱怨,列車從地下上來路面這 一段,是只有隔音牆,但再往後走一點,就是完整的隔音罩,質疑做半套。 負責工程的,台北捷運局表示,當時評估全部都全罩式,可能會匯聚能量,讓高樓的感受 到更多噪音,才會這樣設計。 議員金中玉:「時間上面讓我們追加預算,合法的去把它完成。」 新北市捷運局已經來評估過,承諾會改善,把隔音牆做成包覆式,不過還得經過追加預算 ,施工等等流程,住戶還得忍受一段時間,至少會在通車之前,給出一個交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0.25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33015671.A.EB8.html

07/31 13:49, 5年前 , 1F
到底是台灣人太雕,還是日本人太能忍,一堆私鐵貼著民宅
07/31 13:49, 1F

07/31 13:49, 5年前 , 2F
還沒隔音牆,到底???
07/31 13:49, 2F

07/31 14:04, 5年前 , 3F
日本沒有忍啊,只是你沒看到新聞而已
07/31 14:04, 3F

07/31 14:04, 5年前 , 4F
能不能看到日文新聞會是重大門檻
07/31 14:04, 4F

07/31 14:04, 5年前 , 5F
大概是誰先誰後的問題,日本私鉄絕大部分都比民宅早
07/31 14:04, 5F

07/31 14:08, 5年前 , 6F
47分貝...
07/31 14:08, 6F

07/31 14:09, 5年前 , 7F
興建前反對最烈的是中和站~景安站,接下來還有橫渡線噪音
07/31 14:09, 7F

07/31 14:17, 5年前 , 8F
高架段的中和板橋新莊或有理由反對 新店? 洗洗睡啦
07/31 14:17, 8F

07/31 14:35, 5年前 , 9F
銀髮族可以趕快走走睡嗎
07/31 14:35, 9F

07/31 14:46, 5年前 , 10F
47分貝...嫌什麼吵??
07/31 14:46, 10F

07/31 14:50, 5年前 , 11F
住宅區噪音管制標準07時~19時:57分貝。19時~22時:52分貝
07/31 14:50, 11F

07/31 14:51, 5年前 , 12F
07/31 14:51, 12F

07/31 14:54, 5年前 , 13F
日本私鐵周圍很多住宅區還是私鐵自己開發的 :P
07/31 14:54, 13F

07/31 15:06, 5年前 , 14F
噪(ㄏㄨㄟˊ)音(ㄎㄨㄟˋ)
07/31 15:06, 14F

07/31 15:16, 5年前 , 15F
我住沿線其實試車還好,就是覺得好像有列車過來這樣,我
07/31 15:16, 15F

07/31 15:16, 5年前 , 16F
有裝隔音窗就是了,有些公車和飆仔的聲音更大
07/31 15:16, 16F

07/31 15:22, 5年前 , 17F
新聞說的是新店花開富貴社區 就在出土段出口旁
07/31 15:22, 17F

07/31 15:23, 5年前 , 18F
日本私鐵大多二戰前就有了,新路線本來就會有反對聲浪
07/31 15:23, 18F

07/31 15:23, 5年前 , 19F
小田急訴訟的原告表示:
07/31 15:23, 19F

07/31 15:23, 5年前 , 20F
房子還是鐵路公司自己蓋的
07/31 15:23, 20F

07/31 15:24, 5年前 , 21F
地下隧道出口的噪音跟一般高架段不同 是爆炸式的噪音
07/31 15:24, 21F

07/31 15:25, 5年前 , 22F
所以就更需要加裝全罩式隔音牆
07/31 15:25, 22F

07/31 15:26, 5年前 , 23F
但原本沒設計 就只能之後再追加
07/31 15:26, 23F

07/31 15:27, 5年前 , 24F
日本有小田急線的案例,官司打了12年最後雙方和解
07/31 15:27, 24F

07/31 15:30, 5年前 , 25F
法院給的基準是高架段7-22點65dB,22-7點60dB
07/31 15:30, 25F

07/31 15:36, 5年前 , 26F
所以不懂為什麼當初不地下化?
07/31 15:36, 26F

07/31 15:38, 5年前 , 27F
東鐵綫100年歷史 還不是被鵰到降速
07/31 15:38, 27F

07/31 15:43, 5年前 , 28F
東鐵綫上蓋也是龜鐵自己蓋的 結果也是降速
07/31 15:43, 28F

07/31 16:43, 5年前 , 29F
機捷周圍住戶:
07/31 16:43, 29F

07/31 17:01, 5年前 , 30F
新店機廠上面美河市是後來蓋的 也是被刁到現在夜間只能5KPH
07/31 17:01, 30F

07/31 17:11, 5年前 , 31F
台中綠線怎麼好像沒什麼人嫌
07/31 17:11, 31F

07/31 17:14, 5年前 , 32F
民權西路-圓山會有這類問題嗎?
07/31 17:14, 32F

07/31 17:48, 5年前 , 33F
綠線附近是封閉商辦居多吧
07/31 17:48, 33F

07/31 18:15, 5年前 , 34F
終於知道淡水線為什麼出土段要封起來了
07/31 18:15, 34F

07/31 19:54, 5年前 , 35F
不知道為什麼 好想噓
07/31 19:54, 35F

07/31 20:55, 5年前 , 36F
姚姚:不讓你睡!!
07/31 20:55, 36F

07/31 21:03, 5年前 , 37F
蓋全罩式隔音牆 不知道旅客會不會抗議噪音太大 要求拆
07/31 21:03, 37F

07/31 21:30, 5年前 , 38F
夫妻吵架,小孩哭鬧,電視名嘴音量就不只47分貝了
07/31 21:30, 38F

07/31 22:38, 5年前 , 39F
有點鯛
07/31 22:38, 39F

08/01 02:46, 5年前 , 40F
來了來了!來要錢要補助啦!
08/01 02:46, 40F

08/01 07:44, 5年前 , 41F
這個是要補償的sop
08/01 07:44, 41F

08/01 09:10, 5年前 , 42F
補助發耳塞
08/01 09:10, 42F

08/01 10:23, 5年前 , 43F
追加預算囉
08/01 10:23, 43F

08/01 13:43, 5年前 , 44F
花開富貴大樓的住戶?
08/01 13:43, 44F

08/01 23:37, 5年前 , 45F
花幾萬裝氣密窗比較實在
08/01 23:37, 45F

08/02 00:06, 5年前 , 46F
要跟新北投線一樣了
08/02 00:06, 46F

08/02 00:22, 5年前 , 47F
新北投是軌輪摩擦噪音 花開富貴這邊是隧道口的爆炸性噪音
08/02 00:22, 47F

08/02 11:14, 5年前 , 48F
比較好奇有淡水線出土段加裝的前例了 機捷三重出土段也
08/02 11:14, 48F

08/02 11:15, 5年前 , 49F
也是全罩 為什麼捷運局會覺得這段不需要?
08/02 11:15, 49F

08/03 11:40, 5年前 , 50F
台中綠線還沒試車,我就住在捷運站附近
08/03 11:40, 50F

08/06 12:49, 5年前 , 51F
捷運宅棒棒~~~
08/06 12:49, 51F

08/07 20:44, 5年前 , 52F
松機也是阿 n年前就蓋好了 結果現在年輕居民一直嫌
08/07 20:44, 52F

08/08 13:36, 5年前 , 53F
住在機廠旁邊十幾年了,捷運直直開過去真的沒什麼,
08/08 13:36, 53F

08/08 13:36, 5年前 , 54F
睡覺就算開窗戶也沒被吵醒過,習慣就好
08/08 13:36, 54F
文章代碼(AID): #1RN_Ptwu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