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北捷] 松山線通車 中英轉乘廣播導入路線編號

看板MRT作者時間9年前 (2014/11/10 18:31), 9年前編輯推噓12(12027)
留言39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說到這個,北捷的廣播一直都是進站前才廣播下一站站名, 不曉得像日本、新加坡那樣報兩次的地鐵多不多?既然要與國際接軌, 如果報兩次會太吵,個人比較希望至少兩站中間就播報下一站站名, 可以讓大家提早準備,也方便外國來台灣的旅客。 可能要請有經常出國搭地鐵的板友回答了,不過取消地名廣播也算是一大進步, 給北捷拍拍手。 PS:類似柏林、倫敦這樣,柏林就是只報一次,但是都狠早就播了。 倫敦救我看過的影片也只播一次。 就類似現在橘線那樣,只是提前播「XX」這樣。 ※ 引述《ecpoem (CK101)》之銘言:: 與國際接軌!松山線通車 中英轉乘廣播導入路線編號 搭乘更便利!「北投- : 象山」、「臺電大樓-新店」平日尖峰班距更縮短 : 資料更新:2014-11-10 16:05 : 資料檢視:2014-11-10 16:05 : 資料維護: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 http://www.trtc.com.tw/ct.asp?xItem=90392149&ctNode=70050&mp=122035 : 「往南港、板橋、土城的旅客,請在本站換車。Transfer station for : Bannan Line.」,這是松山線通車前,列車停靠在臺北車站時聽到的中、英文轉 : 乘廣播;松山線通車後,您搭車時聽到的中、英文轉乘廣播將是:「轉乘 5號板 : 南線,請在本站換車。Transfer station for Line 5.」。新版的轉乘廣播,內 : 容不但更加精簡,同時導入路線編號,中、外旅客識別更加方便、容易。 : 松山線通車後,臺北捷運 5條路線中文名稱並依通車順序,分別為「文湖線 : ( 1號)」、「淡水信義線( 2號)」、「松山新店線( 3號)」、「中和新蘆 : 線( 4號)」及「板南線( 5號)」;導入編號的設計,不但與國際接軌,更讓 : 外籍旅客搭乘更方便。配合此一措施,除各車站指標外,列車內轉乘站廣播內容 : 亦同步更新,同時也更加精簡;例如,各路線轉乘板南線:中文「轉乘 5號板南 : 線,請在本站換車」,英文「Transfer station for Line 5.」 : 又如,在中和新蘆線松江南京站轉乘松山新店線,列車內中文轉乘廣播「轉 : 乘 3號松山新店線,請在本站換車,並依轉乘指標前往正確月臺搭車」;英文則 : 為「Transfer station for Line 3.」 : 此外,考量都會核心區域搭乘需求,松山線通車後,淡水信義線將採「淡水 : -象山」搭配「北投-大安」區間車模式營運,而且在平日上、下午尖峰,「北 : 投-大安」區間車將延駛至象山(行駛路線為「北投-象山」)。因此,平日尖 : 峰時間在「北投-象山」區間,班距可由原先 6分鐘縮短為 3分鐘。 : 至於松山新店線營運模式為「松山-新店」搭配「松山-臺電大樓」區間車 : ,而在平日上、下午最尖峰時段,部份「松山-臺電大樓」區間車將延駛至新店 : (行駛路線為「松山-新店」),所以在臺電大樓-新店區間最尖峰的班距,可 : 由原先 6分鐘縮短為平均約4--5分鐘。 : 相關資訊歡迎民眾至臺北捷運公司網站 http://www.trtc.com.tw 「松山線 : 通車宣導」單元查詢,亦可洽詢臺北捷運24小時客服專線(02)218-12345、 臺北 : 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152.13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RT/M.1415615493.A.739.html ※ 編輯: gigihh (1.161.152.133), 11/10/2014 18:32:50 ※ 編輯: gigihh (1.161.152.133), 11/10/2014 18:34:22 ※ 編輯: gigihh (1.161.152.133), 11/10/2014 18:36:35

11/10 18:35, , 1F
高雄就是阿
11/10 18:35, 1F
※ 編輯: gigihh (1.161.152.133), 11/10/2014 18:38:48

11/10 18:38, , 2F
北捷在中和新蘆接通前有搞過,當時我記得板上....
11/10 18:38, 2F

11/10 18:38, , 3F
一片罵聲嫌吵死
11/10 18:38, 3F
※ 編輯: gigihh (1.161.152.133), 11/10/2014 18:39:52

11/10 18:40, , 4F
也就是把現在的廣播提前到兩站中間就播,還是只有一次。
11/10 18:40, 4F

11/10 18:40, , 5F
所以沒有重複的問題。
11/10 18:40, 5F
※ 編輯: gigihh (1.161.152.133), 11/10/2014 18:42:58 ※ 編輯: gigihh (1.161.152.133), 11/10/2014 18:45:18

11/10 18:45, , 6F
那就是提早10秒廣播之類,可以研究嘛!
11/10 18:45, 6F

11/10 18:50, , 7F
要國際化就中英日韓阿
11/10 18:50, 7F

11/10 18:52, , 8F
日韓算了,哪邊國際了
11/10 18:52, 8F

11/10 19:28, , 9F
不如英文就好 其他改成音樂提醒 轉乘站用大黃蜂警示
11/10 19:28, 9F

11/10 19:34, , 10F
首爾地鐵就是中英日韓啊
11/10 19:34, 10F

11/10 20:12, , 11F
港鐵是開車沒多久就會念"下一站",然後到站時不念站名
11/10 20:12, 11F

11/10 20:13, , 12F
但是會念"請小心列車與月台之間的間隙"
11/10 20:13, 12F

11/10 20:17, , 13F
日韓語言根本就不夠國際代表,只是鄰近而已
11/10 20:17, 13F

11/10 20:43, , 14F
如果台北日人韓人夠多的確是可以這麼做的
11/10 20:43, 14F

11/10 20:50, , 15F
印象中首爾和釜山地鐵廣播在觀光景點和轉程站才有中日文
11/10 20:50, 15F

11/10 21:12, , 16F
巴黎也報一次,除某幾站有日文外,只用法文
11/10 21:12, 16F

11/10 21:46, , 17F
巴黎是開車後就播嗎?
11/10 21:46, 17F

11/10 22:44, , 18F
港鐵那種比較好
11/10 22:44, 18F

11/10 22:57, , 19F
北捷如果要學港帖,可能需要加裝一個訊號交換設備在車上,
11/10 22:57, 19F

11/10 22:58, , 20F
列車靠站時必須知道距離下一站還有多遠,北捷站距長短差
11/10 22:58, 20F

11/10 22:59, , 21F
很大,所以如果站距太長,需要播報兩次才行,不然只有開車
11/10 22:59, 21F

11/10 23:00, , 22F
後就播,等到站時大家可能就忘了,像龍山寺-江子翠
11/10 23:00, 22F

11/10 23:01, , 23F
那嚜長,如果像港鐵那樣開車後約20秒就播,一定會很多人
11/10 23:01, 23F

11/10 23:01, , 24F
旺季下車。
11/10 23:01, 24F

11/10 23:02, , 25F
港鐵
11/10 23:02, 25F

11/10 23:13, , 26F
剛才上Youtube找了一下,巴黎地鐵會報兩次,但因吊好像
11/10 23:13, 26F

11/10 23:14, , 27F
有差,接近下一站時會播一次音調比較高的,然後進站快停
11/10 23:14, 27F

11/10 23:14, , 28F
妥時會報一次音調比較低的,但兩次播報時間狠靠近。
11/10 23:14, 28F

11/10 23:15, , 29F
音調
11/10 23:15, 29F

11/10 23:22, , 30F
羅馬B線是 開車後不久播下一站 快到了播接近XXX站 到站
11/10 23:22, 30F

11/10 23:24, , 31F
巴黎地鐵會播報的線路不多
11/10 23:24, 31F

11/10 23:25, , 32F
開門播列車方向+站名
11/10 23:25, 32F

11/10 23:27, , 33F
語言就是義文+英文 沒有轉車廣播
11/10 23:27, 33F

11/11 00:30, , 34F
不過台灣要報四種語言,這種方式會讓大家受不暸。
11/11 00:30, 34F

11/11 01:49, , 35F
可能提前廣播是比較適合台北的方式。
11/11 01:49, 35F


11/11 05:26, , 37F
不過高雄臺語客語播音不及格
11/11 05:26, 37F

11/11 10:09, , 38F
怎嚜說台、客語不及格呢?
11/11 10:09, 38F

11/11 10:36, , 39F
因為轉乘資訊的台、客語被吃掉啦
11/11 10:36, 39F
文章代碼(AID): #1KO9G5Sv (MRT)
文章代碼(AID): #1KO9G5Sv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