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串聯紅橘線 輕軌三月招商 預估五年後通 …

看板MRT作者 (晴空飛翔向日葵)時間16年前 (2008/01/24 19:37), 編輯推噓15(15017)
留言32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原文再度吃光光 --> 我不是很喜歡回原文....請多見諒) 如果真的要講財務的話,那我想全世界的捷運系統大概都不沒辦法興建了,只剩下 香港、東京、紐約、巴黎、倫敦、上海幾個大型城市蓋就好了...... why? 就以台北捷運的例子來說好了,依據台北捷運公司公佈的2006年年報,台北 捷運去年一年的「總收入」(收入喔,不算成本的收入),是多少錢,大家 要不要猜猜看? 答案是:新台幣9,681,250,000 --> 不到百億台幣 也就是說,如果當年4,400億的成本算在北捷頭上 --> 大概要不吃不喝40年才還得完!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台北捷運還可以蓋二期、甚至想要蓋三期路網? 既然這樣,我們做四車道的公車專用道(BT)、甚至是BRT, 一樣可以達到運量與效率,難道不行嗎? PS. BT --> 就是台北的公車專用道,B型路權 BRT -> 公車捷運系統,在大部份路線中擁有專有路權 這正是因為大眾運輸系統肩負的使命,不只是達到財務平衡,還有社會面上的經濟 效益,噪音、環境、空氣污染、旅客時間成本、旅客旅行成本、土地週邊效益、運 量....等等,都是在運輸規劃階段會談論到、考慮到的議題。 (回到高雄環線來) 為什麼高雄環線一直希望能選擇使用輕軌,而並非使用BT/BRT的方式,這裡面有非 常多理由並不是透過財務的效益可以平衡。我承認LRT與BT在財務上彼此差距非常 大,在嘉義BRT那種「大部份能在平面建構專有路權」的路線中LRT也絕對不是BRT 的對手,但我們今天所談論的,是一條環繞著城市、然後部份路權已是舊有鐵道、 必須通過很多交叉路口的大眾運輸系統,如果談論的是公車或電車,同樣擁有B型 路權,同樣不具有優先號誌的系統,很抱歉,我們比的是BT & LRT,並不是BRT & LRT。 PS. LRT的立體化路權版 --> LRRT,加拿大的ALRT、菲律賓的LRRT都是此類系統。 高雄捷運當時為什麼要選擇LRT?我在前面的Why LRT中有講到比較實際面的理由, 其他先進也有提出更卓越的看法,但如果說要講最初期為什麼要從眾多系統之中選 擇LRT,而捨棄BT/Monorail/AGT,除了成本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更好的大 眾運輸系統(Better Transit System) 其實高雄輕軌一開始規劃的時候,是要跟著高雄捷運一起通車的,原本預期可以在 今年年底就搭配紅線與「原本預期通車」的橘線,搭成全新形象的高雄都市大眾運 輸網路,扭轉高雄人因為公車很爛所以都自己使用私有運具的習慣,這個需要時 間,也需要配套,更需要強力的政策宣導與實際管制,但是有很多事情,輕軌相對 來說會比BT/BRT容易做到! 譬如說,LRT的駕駛員受訓比BT/BRT來得容易,因為他只要控制前後速度,而不用控 制方向,這點比公車的駕駛員會來得好一些。 而當時會考量LRT的原因,其實我們講的那些「交通衝擊」都不是主要的考量方向, 一開始就捨棄其他系統考量LRT,還是受到幾個近幾年來興建輕軌城市的想法,他們 把LRT叫做Moving Landmark(城市的移動地標),在一開始考量這條將會連結高雄 地區一堆景點、一堆學校、以及連結兩條捷運系統的地面大眾運輸系統時,低噪音、 高度城市親近性特點的LRT就遠遠勝過BT/BRT了。 講再多也沒用,只不過據我所知,雖然財務效益LRT輸BT很多、跟高架式(有部份路 線採取平面)的BRT還小輸一點,但比起經濟效益來說,LRT在長期的效益大勝BRT。 最近我還聽到一種有趣的說法: 為了控制CO2問題,未來全世界都有CO2排放的限額,在都市中不排放CO2的LRT,營運 成本甚至還有可能小於吃汽油/柴油的BT/BRT。 最後,沒看過LRT的人請不要把他想成鐵路列車,這兩種東西「非常不一樣」...XD (你可以把他想成很安靜、沒空氣污染、連成一串平穩駛過的公車...) -- fabg's 航空鐵道交通生活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fab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78.211

01/24 19:39, , 1F
那種跟 TRA 的電聯車比的想法就是一種笑話
01/24 19:39, 1F

01/24 19:39, , 2F
TRA 的重軌沒辦法負荷這麼短的停站間距,列車設計的目的
01/24 19:39, 2F

01/24 19:40, , 3F
也完全不一樣,別說牛頭不對馬嘴,還會傷到車子。
01/24 19:40, 3F

01/24 19:41, , 4F
空氣污染在發電源頭啊.反正不污染在都市就沒差~
01/24 19:41, 4F

01/24 19:42, , 5F
我相信污染絕對不是最大的考慮因素
01/24 19:42, 5F

01/24 19:43, , 6F
發電污染是另一回事了.....所以我才把那個有趣的說法放後面..
01/24 19:43, 6F

01/24 23:19, , 7F
有一位市長說 北捷有賺錢.. 整個囧
01/24 23:19, 7F

01/25 02:03, , 8F
最後那個 一堆電動307嘛??
01/25 02:03, 8F

01/25 12:02, , 9F
可參考我在前年的文章2468篇
01/25 12:02, 9F

01/25 12:03, , 10F
東京JR和香港地鐵的股票在全盛時期市值很驚人 你忽略了北
01/25 12:03, 10F

01/25 12:06, , 11F
捷長期資本利得 後期路網完成後 對EPS有很大增加
01/25 12:06, 11F

01/25 12:14, , 12F
北捷在六年後會成為台灣最賺的軌道運輸公司 實力驚人
01/25 12:14, 12F

01/25 15:48, , 13F
樓上的話我不覺得
01/25 15:48, 13F

01/25 16:05, , 14F
如果你了解東亞都市地鐵股價變化 就會知道我說什麼
01/25 16:05, 14F

01/25 16:08, , 15F
地鐵運輸若到單日200萬人次以上 規模經濟就會出現
01/25 16:08, 15F

01/25 16:10, , 16F
ATFC和ATVC都會降低 利潤大幅提高
01/25 16:10, 16F

01/25 16:15, , 17F
我不覺得北捷日運量會到兩百萬
01/25 16:15, 17F

01/25 16:26, , 18F
新莊線 蘆洲線 松山線 信義線 內湖線 加起來會超過
01/25 16:26, 18F

01/25 16:27, , 19F
捷運局算自償率時 僅松山線就可增加單日18萬人次
01/25 16:27, 19F

01/25 16:32, , 20F
照捷運局的預估若加上北縣環狀線 單日人次可到230萬人次
01/25 16:32, 20F

01/25 16:36, , 21F
由數據也證明北捷平均單日人次年年增加 到200萬人次不難
01/25 16:36, 21F

01/25 16:38, , 22F
更何況台北現有單日公車人次仍有180萬人次 是雄厚基礎
01/25 16:38, 22F

01/25 16:42, , 23F
等蓋好再說 才單日一百萬人次 就預估可以兩百萬.....
01/25 16:42, 23F

01/25 16:49, , 24F
你錯了喔 現在已單日120萬人次了 你資料有錯
01/25 16:49, 24F

01/25 16:51, , 25F
然後呢
01/25 16:51, 25F

01/25 16:51, , 26F
南港東延段加上明年通車的內湖線 我預估會到單日135萬人
01/25 16:51, 26F

01/25 16:53, , 27F
緊接通車的蘆洲線和新莊線就是重頭戲了
01/25 16:53, 27F

01/25 21:56, , 28F
北捷日運量200萬應該是指日可待 但樓上有嚴重的雙重標準
01/25 21:56, 28F

01/25 21:58, , 29F
談到高捷運量就唱衰 講到北捷就講得天花亂墜
01/25 21:58, 29F

01/25 22:00, , 30F
說到高捷就說等著看運量 北捷是否也等後續路網通了再說嘴
01/25 22:00, 30F

01/26 20:33, , 31F
話說回來,北捷需要將近150公里才有破兩百萬的運量..
01/26 20:33, 31F

01/26 20:36, , 32F
是否花錢花在刀口上??P.S台灣才幾間軌道公司也敢拿來比XD
01/26 20:36, 32F
文章代碼(AID): #17c7Xvsn (MR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c7Xvsn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