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串聯紅橘線 輕軌三月招商 預估五年後通 …

看板MRT作者 (晴空飛翔向日葵)時間16年前 (2008/01/24 09:49), 編輯推噓0(004)
留言4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komachi275 (笨笨熊)》之銘言: : 首先就大大您提到的剛性路面問題 : 就高雄環狀線總長19.6公里來看,剛性路面一公里1000萬的總金額約兩億 : 好吧!如果鋪設雙線用4億來算 : 軌道(BRT路線)的總預算4億就全部解決 : 何況剛性路面並非全路段皆須鋪設 : 只需在會有高加減速路段鋪設,例如車站前後,市區路段 : 郊區路段幾乎不需要這種耐衝撞的強力路面 : 成本並沒有那麼高 路面要使用剛性柔性...並不是加減速或耐衝撞..... 而是要看軸重、使用頻率、和設計壽命的問題..... 嘉義BRT這種使用原有柔性路面的公車專用道,大家就看著吧, 柔性的缺點是三到五年要做表面的刨除工作, 剛性也並非完全不用養護,表面層也要定期做修補, 如果單純以「路線」來說,軌道可是比路面便宜呢~~~ : 運能問題就是我一直想問的 : 需求在短期內會到達LRT的上限嗎? : 如果沒有五節LRT的運量就是空想 : 何況所有的道路影響評估都是在兩節LRT所推算的 : 到五節的時候對於路口以及其他交通的衝擊就不會是高捷寫的30秒過街口而已 : 而且要算的話要來算機會成本 : 在需求未達理想狀態時所造成的損失有多大(這是市議員在意的部份) 兩節的LRT?請問你是看到日本富山的案例嗎?(那個也有三節耶) 高雄輕軌從一開始就是以五節的列車來做設計與規劃, 所以呢,30秒是5節評估出來的!(我倒是想要問,您說兩節的資料來源為何?) PS. 五節LRT全長約30M,車速18KPH -> 5m/s, 如果路寬60M,兩端緩衝區各一個車長, 120/5 -> 24秒....30秒就是這樣算出來的.... 重點是...輕軌通過的路口,根本都不只有30秒的綠燈...時間都很夠..... 然後,運量的部份,在運輸系統設計上絕對不會去做「剛剛好」的設計, 雖然大眾運輸系統需要同步透過管制和配套才能夠達到其財務目標, 但達到財務目標只是大眾運輸系統的「其中一個目標」, 就像是台北捷運現在的實際運量也遠於規劃運量,請問這樣就不要蓋後續路網嗎?(笑) PS. 1977年運委會規劃台北捷運時2000年每日210萬人次,現在有這樣的人次嗎?XD : 一個單純的捷運系統行進路線內應該是盡量避免受周圍車輛干擾的 : 你說LRT沒有分岔線匯流的問題 : 為什麼BRT就會有? : 在一個運轉行為單一的系統內,配合衛星定位以及行控中心的調配 : 要塞車是很難才會發生的 : BRT不是把低底盤擺在「公車」專用道內而已 : 為什麼其他公車會行駛入BRT專用道內呢? : 如果這樣那乾脆也在輕軌軌道上行駛手搖車或人力台車好了 : 發展觀光也不錯 : 如果說BRT太新不敢用,LRT世界各國有經驗 : 這點我還可以接受 : 但高雄的LRT並不是無人駕駛系統,它也使用優先號誌,行走在與外界隔絕的軌道內 : BRT未嘗不是?也是要司機,也是優先號誌,也是專用道 這就對了....回歸到BRT的最初定義:公車「捷運」系統.... 所謂捷運者 --> 專有路權是必須的吧..... 因此在市區裡面以B型路權興建的公車專用道 --> 還是會有交叉路口的問題, 所以如果是市區中還有大量的交叉路口,B型路權的BRT --> 那應該還是只能叫做BT吧.... PS. BT --> 公車專用道 真的要做到像是BRT,全世界現在大概只有澳洲布里斯本、巴西庫里其巴、 日本名古屋等很稀少的城市做到「市區內的專有路權」,至於像是嘉義BRT這類, 路線在郊區本來交叉路口就很少的路線,做成專有路權當然沒問題, 但是在高雄市,一來要做專有路權一定要高架或地下化, 二來公車專用道透過GPS的優先號誌在市區全面性的號誌控制中並不可行, 三來公車穿越路口再重新回到專用道中也有安全性的隱憂, 有軌道「抓」著的LRT當然穩定一些...... 是不是真的要花這麼多錢? 正如ian前輩所說的,不管是何種系統,都是政策合理化的說法... 所以中運量被嫌太小台 --> 要用地下化的高運量系統.... 所以輕軌沒有專有路權 --> 要用高架的中運量系統.... 但是只有高雄輕軌是被Downgrade的吧.....XD (這個帽子好大....XD) 高雄市擁有150萬的人口,擁有同樣人口數的日本廣島, 輕軌電車在路上啪啪走,也是城市中主力的運輸工具之一, 日本人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這麼愛搭電車, 但是輕軌平穩的加減速性能、在城市間大量起動煞停的環境, 他還是有在財務以外的優勢存在...... 或者這樣講好了,我還是保持我的說法, 如果高雄輕軌選用日本IMTS,可以單組運轉、可以獨立操控駕駛、可以自動化運轉, 也可以把很多車組以訊號控制像是列車一樣聯掛起來的BRT系統, 那麼我可以接受以BRT取代LRT!! -- 只是...IMTS...應該是貴死人的設備吧....XD...那還是輕軌好...XD -- fabg's 航空鐵道交通生活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fab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1.67.186

01/24 12:44, , 1F
有些地方寫高雄輕軌是兩節......是"節"的定義不同?
01/24 12:44, 1F

01/24 13:01, , 2F
台北淡水線地下段在尖峰時間應該已經飽和了 不過解決方法和
01/24 13:01, 2F

01/24 13:04, , 3F
後續路網沒什麼關係就是了
01/24 13:04, 3F

01/24 13:39, , 4F
"Downgrade"補充: 輕軌大環線是藍線的化身 相關: #12TN_eik
01/24 13:39, 4F
文章代碼(AID): #17b-wEUq (MR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b-wEUq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