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很茫然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lilneige)時間11年前 (2012/11/09 14:2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 引述《vajra0001 (閒邪存誠)》之銘言: : 對我而言 : a : 相信學佛能提升自己一點生命境界 然後用在生活上 : b : 或是讓自己充滿慈悲心 一有機會就幫助人 供養布施 : 這兩種東西讓我學得很開心 : 但是這種想法 充其量只是共外道見而已 : 我根本沒有發起出離心 更別說菩提心(菩提心不止悲心 『藥師經講記』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09/yinshun09-01.html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講記 ──民國四十三年秋講於臺北善導寺── 懸論 一 敘緣起   藥師經,民國二十三年,太虛大師在寧波阿育王寺,曾講過一次,法緣極盛 ,當時還記下一部很好的講記。   我們的國家,多災多難,特別是今年,大陸鬧著空前未有的大水災。我們來 宏揚藥師法門,是顯得最有意義的。因為種種災難,是由眾生業力所招感,佛教 本著解救眾生苦難的慈悲立場,設有消災法門,使眾生消除業障,脫離災難。本 寺九月將啟建藥師法會,為上至元首下及軍民人等祈禱,大家能消災延壽,免難 得福。所以在法會之前,先講本經,了解得其中意義,將來大家參預法會,一方 面仗三寶威力加被,一方面自己依法進修,才能真正達成消災免難的目的──此 是講說本經的近因緣。   太虛大師講說本經時,說有三大因緣:一、近代人類重視現生安樂。現代人類 所重視的是現實的人生,要求現實生活得理想、安樂。佛法所說的樂,有三種: 1.現法樂,2.後世樂,3.究竟解脫樂。世間眾生有種種苦痛的煎迫,所以要求出 苦,傾向安樂;而一般所希求的安樂,總不外乎現生樂、後世樂、或是究竟解脫 樂。這因為,眾生的根性各異,生活於不同的時空裏,其所企求的安樂境界,也 就有所不同。有的眾生傾向後有樂,有的眾生要求究竟解脫樂,而現代人類,則 特別重視現法樂。釋尊開創佛教,其基本精神,是導致眾生同證究竟解脫樂,所 以說佛法是出世的。然眾生的要求不同,若但說究竟解脫樂,便不能普應那樂求 不同的廣大眾生,因此釋迦佛又開示東方淨土的藥師法門,與西方淨土的彌陀法 門。一般以為藥師佛是延生的,阿彌陀佛是度亡的,其實這是通俗的說法。若根 據佛法的正義來說,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淨土法門,是適應一類眾生希求的現 生樂;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則是適應另一類眾生所希求的後世樂。但這二 者,都同以此為方便,引導趣入大乘,得究竟解脫為終極。   本來,無論西方極樂世界,或是東方淨琉璃世界,我們誰也不曉得,都是釋 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才知道的,所以這都是釋尊大悲救世的善巧方便。為了引導要 求現法樂的眾生,即示以東方藥師的淨土法門;為了引導要求後世樂的眾生,即 示以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兩者同為圓滿究竟法門所流出的妙用。大師所以要特 別倡導這藥師法門,因一般佛教徒多偏重於西方的念佛法門,著重於死後的往生 安樂土,每引起社會人士的誤解。其實佛法是本於釋尊的解脫樂,雙開東西二淨 土,同宏現生後世樂。重現生樂的法門,事實上更適應於現代人類的根性,所以 大師特為倡導,以適應現代人類,發揮佛法的大用。 -- 「 學法不能在文字語言上起執著, 否則就會產生退心,你的心就不會至誠。」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講記 — 夢參老和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170.236.234

11/09 22:28, , 1F
感恩您
11/09 22:28, 1F
文章代碼(AID): #1GdA50_p (Learn_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問題
4
71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8 篇):
問題
4
71
文章代碼(AID): #1GdA50_p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