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很茫然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lilneige)時間11年前 (2012/11/09 14:18),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 引述《vajra0001 (閒邪存誠)》之銘言: : 但是近來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 這個信仰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 : 對佛法越深入 : 越發現佛法的解脫 來自於"永遠不想再來世間"的狀態 : 也就是超越四禪的涅槃 : 從這個解決方案再往前看 : 如果要達到涅槃 就要起厭離心 就要發菩提心 : 而解脫的方案 是"證涅槃>永離輪迴" : 這是我不能不正視的 而這個又要我如何發起信仰並用一生拼命去追求呢? 聖嚴法師在解心經的『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時候提到了: 『不執四聖諦,不是離苦入滅離生死,而是在生死中不受生死轉。』 《心的經典》聖嚴法師著 : 對我而言 : a : 相信學佛能提升自己一點生命境界 然後用在生活上 : b : 或是讓自己充滿慈悲心 一有機會就幫助人 供養布施 : 這兩種東西讓我學得很開心 : 但是這種想法 充其量只是共外道見而已 : 我根本沒有發起出離心 更別說菩提心(菩提心不止悲心 : 還包括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大願心 而想成佛 一定要有出離心 並且證涅槃 ) : 這樣的自己 即使皈依持戒也只是一個有佛教徒外表的外道而已 : (四法印中的 有漏皆苦&涅槃寂靜一印下來我就爆掉了阿!) : 請問我該怎麼辦? : 我的根器真的只有外道根器 想趨入佛法只能等來生了嗎? : 真的很茫然 可否請班上先進幫忙解惑 謝謝 佛學許多的條件其實是很困難的, 很多時候我覺得學佛不需要好高騖遠,然後強求著菩薩道。 而應該是先由眼前的當下開始。 佛法是可以用以世間法的角度去看, 而且在生活中的確可以看到佛經上面所說的內容。 比如說,很多時候可以發現, 如果一個人如果喜歡着什麼,或者有著某種習性, 就會一直用以相同的東西讓內心吸收。 因為那喜愛,那個習性,會成為驅動,使自己一直去接觸相同的事物。 久而久之那份動力就越變越大。 同樣的道理會導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類似習性或喜好的人自然就會聚集在一起。 如果一個老闆喜歡用以華麗的言辭誇大包裝、不道德的一些小手段行事、 或吝嗇小氣等的特質,自然容易招到一樣性格的員工。 如果一個男人對於性有需求,也會投射在他的行為上面,會很自然的積極接觸女性。 這一些的相是由心而生。這一些的習性都是長期累積而成, 環境也會是一個因素,可能自心原本不是那樣, 但是進入了那個環境,跟著那個環境的人做類似的事情, 說類似的話,起類似的念頭。 上面其實簡略來說,就是「觸、受、愛、取、有。」 由這邊可再去推論,如果我們照著佛經如實學習五戒十善, 在現世當中,就是可以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若這樣學習佛法的方式是能夠讓你歡喜的,那就這樣學習就可以了。 即便還沒有出離心,沒有菩提心,著重在世間當中, 但實質上還是學佛阿!還是依照的佛法,學著五戒十善阿! 經、律、論、三藏內的內容非常多,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也因為眾生根器不同傳了八萬四千法種門。 一輩子若能夠專心修一樣功課,不論是布施、還是持戒。 專心精進的修,好好的修,那也是很棒的修為。 -- 「文殊師利!般若波羅蜜,不以心意識修行。」 【文殊師利問經 般若波羅蜜品第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170.236.234 ※ 編輯: lilneige 來自: 61.170.236.234 (11/09 14:19)

11/09 21:44, , 1F
感恩您
11/09 21:44, 1F

11/09 22:26, , 2F
五戒十善正在努力圓滿中^^ 我會好好努力的
11/09 22:26, 2F
文章代碼(AID): #1GdA0fqb (Learn_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問題
4
71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8 篇):
問題
4
71
文章代碼(AID): #1GdA0fqb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