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回來快兩年,又想離開了

看板Kaohsiung作者 (bomb)時間7年前 (2017/07/13 19:37), 7年前編輯推噓9(9027)
留言36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高雄的就業問題放在國際上並非個案,台灣的情況跟義大利非常相似,義大利南部地區從 歷史上繁榮程度就不如北部,因為義大利北部靠近歐洲大陸,且整個義大利北部距離歐洲 大陸相近貿易也在那進行,義大利北部的發達產業之一毛紡織工業也是現金流極高的產業 非常賺錢。 如今義大利加入歐盟之後面臨的去工業化的危機,低端製造業不如中國 高端製造業也逐漸的不行,主因加入歐洲大市場後會面臨著工業上的競爭 當加入歐盟這個大市場後高端製造業如果打不過北歐的高精尖製造業 義大利的高端製造業將會面臨生存危機,現在義大利南部負債水準越來越高 政府投入再多錢也無法保證南部的生產率的提升 台灣現今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產業越來越單一化 嚴重依賴電子行業,當有一天電子行業不在是高利潤行業的時候 台灣的經濟會越來越萎靡,而依賴觀光產業永遠不足以造就高薪就業崗位 歐洲被去工業化的國家他必須依賴觀光,否則他經濟就不好過。 高雄最大的問題就是去工業化後高薪就業崗位不足,而高雄又錯過電子產業的機遇,就業 狀況惡劣主因在於勞動市場工作缺不多而找工作的人太多,造成公司有足夠的籌碼把 薪資壓低,解決方法必須招商引資,外企或本企加大力度對高雄的投資否則這種情況 難以好轉,台灣的稅制是典型的中央集權,地方無法透過將低稅率來吸引投資, 高雄負債水平在地方縣市中是最高的,但是在高雄所投入的金錢卻無法提升生產率 這是問題的關鍵,無法提升生產率經濟的表面積會萎縮,可惜到今天還看不出來政府 該如何主導高雄地區的經濟狀況好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5.200.1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499945832.A.94A.html

07/13 19:38, , 1F
07/13 19:38, 1F

07/13 19:39, , 2F
這排版....
07/13 19:39, 2F

07/13 20:10, , 3F
排版像經文
07/13 20:10, 3F

07/13 20:13, , 4F
可能先學排版!
07/13 20:13, 4F

07/13 20:58, , 5F
07/13 20:58, 5F

07/13 21:19, , 6F
07/13 21:19, 6F

07/13 21:20, , 7F
這是什麼經
07/13 21:20, 7F

07/13 21:35, , 8F
結論就是最後一句,高雄的經濟沒救XD
07/13 21:35, 8F

07/13 21:37, , 9F
這樣的排版,感覺是直接貼上?
07/13 21:37, 9F

07/13 21:39, , 10F
高雄的條件遠比義大利差太多了,台灣是
07/13 21:39, 10F

07/13 21:39, , 11F
一座孤島,沒有和任何市場連接,而且中國
07/13 21:39, 11F

07/13 21:39, , 12F
的磁吸效應(人才,資金)對台灣的影響遠
07/13 21:39, 12F

07/13 21:39, , 13F
大於義大利,義大利還可以吃觀光老本,高
07/13 21:39, 13F

07/13 21:39, , 14F
雄觀光知名度差太遠太遠
07/13 21:39, 14F

07/13 22:09, , 15F
義大利本身也是孤島的地理環境三面環地
07/13 22:09, 15F
※ 編輯: a8125995 (182.235.200.188), 07/13/2017 22:12:08 義大利本身也是孤島他的地理環境三面環地中海,北面是阿爾卑斯山,義大利加入歐盟後工 業競爭力逐漸不行,主因就是加入歐洲市場後會面臨著工業產品的競爭, 台灣北部吸引南部人才,而中國又吸引台灣的人才,現在的趨勢大致上是如此, 如果台灣低薪狀況不改善,恐怕台灣會成為經濟邊緣區, 我認為台灣比義大利狀況好,其原因在於有中國的13億人口的市場,沒有語 言及文化的隔閡,即使中國對台實施國民待遇,台灣人要進入中國的就業市場我想也會臨 著強烈的競爭,好處就是就業機會的選擇性變多了。 ※ 編輯: a8125995 (182.235.200.188), 07/13/2017 22:17:16 ※ 編輯: a8125995 (182.235.200.188), 07/13/2017 22:22:43 ※ 編輯: a8125995 (182.235.200.188), 07/13/2017 22:29:02 ※ 編輯: a8125995 (182.235.200.188), 07/13/2017 22:39:13 ※ 編輯: a8125995 (182.235.200.188), 07/13/2017 22:45:52

07/13 23:39, , 16F
謝謝大大,推分析,高雄真的必須要將心思
07/13 23:39, 16F

07/13 23:39, , 17F
花在招商上面,其它的一切都是擦邊球而已
07/13 23:39, 17F

07/13 23:39, , 18F
07/13 23:39, 18F

07/14 00:06, , 19F
如果不仰賴外界資料!先壓低居住門檻!然後
07/14 00:06, 19F

07/14 00:06, , 20F
依需求再建置公共建設!可達成自給自足的體
07/14 00:06, 20F

07/14 00:06, , 21F
系嗎?
07/14 00:06, 21F
高雄的居住補貼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你的城市如果有足夠的競爭力 和就業環境,人口自然會倒流過來,高雄的實居人口比戶籍人口少,這說明一個問題 270萬的人口其實某層面上來說,對高雄來說已成為人口負擔了,6都當中 高雄的失業率最高勞參率最低,這說明就業環境持續惡化當中, 高雄最重要不是保住人口,恰好相反政府應該大力支持改革, 讓殭屍企業,放任讓他退場,短期來看會造成就業問題 長遠來看是逼這個城市轉型,對於沒有競爭力的產業不需要有任何不補貼,大膽地讓 市場機制調節,轉型期間人口鐵定會再持續流出,但長遠來看這是一種換血的過程 高雄是全台灣最適合移居的地方,這也是地方政府長期以來對城市美化的成果,這是一個 很好的優勢,高雄的公共建設已經沒必要再舉債美化城市了,現在的高雄很像2戰之後 的德國,大舉舉債蓋歌劇院,國家音樂廳等等,其實現在已經非常足夠了,現在高雄 的出路可以參考美國匹茲堡的模式,匹茲堡去工業化後也是美化城市,同時政府 在政策上大舉支持大學教育,以大學為中心開創產業技術性的突破,醫療、人工智能等等 在技術上的突破,這個地區的經濟才能鳳凰涅槃。 ※ 編輯: a8125995 (182.235.200.188), 07/14/2017 00:51:52 ※ 編輯: a8125995 (182.235.200.188), 07/14/2017 00:56:21

07/14 06:33, , 22F
重工業撐不起高雄的人口
07/14 06:33, 22F

07/14 09:59, , 23F
文章有料給推
07/14 09:59, 23F

07/14 11:16, , 24F
重工業從業人員比你口中的科技業多太多
07/14 11:16, 24F

07/14 11:16, , 25F
,最好是撐不起高雄人口。問題在於薪資
07/14 11:16, 25F

07/14 11:16, , 26F
和勞動條件太差,去科技業當作業員也一
07/14 11:16, 26F

07/14 11:16, , 27F
樣,只是環境相對較好,所以年輕人多半
07/14 11:16, 27F

07/14 11:16, , 28F
不願意做。
07/14 11:16, 28F

07/14 14:28, , 29F
講個笑話 高雄科技業
07/14 14:28, 29F

07/14 17:01, , 30F
說到支持大學教育, 以大學為中心來開創產業
07/14 17:01, 30F

07/14 17:01, , 31F
技術性突破, 這正是台灣過去[育成中心]的戰
07/14 17:01, 31F

07/14 17:02, , 32F
略意義. 過去的電子業能起來與此不無關係.
07/14 17:02, 32F

07/14 17:03, , 33F
但台灣頂尖的理工大學在清交, 這也正是竹科
07/14 17:03, 33F

07/14 17:03, , 34F
能用清交畢業生有關.
07/14 17:03, 34F

07/14 17:04, , 35F
話說回來, 高雄有哪些學校能跟清交相提並論
07/14 17:04, 35F

07/14 17:04, , 36F
這我就持保守觀望態度了 :X
07/14 17:04, 36F
文章代碼(AID): #1PPrjebA (Kaohsiu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PrjebA (Kaohs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