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訓民正音裡的平上去入

看板HANGUKMAL作者 (歡迎光臨韓國語板)時間8年前 (2015/07/11 22:53), 編輯推噓13(13021)
留言34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之銘言: : 訓民正音裡有這段話,我一直覺得很好奇: : ---------- : 諺語平上去入,如 hwal 爲弓而其聲平,:dol 爲石而其聲上,·gal 爲刀而其聲去 : ,bud 爲筆而其聲入之類。凡字之左,加一點爲去聲,二點爲上聲,無點爲平聲,而 : 文之入聲,與去聲相似。諺之入聲無定,或似平聲,如 gid 爲柱,nyeob 爲脅。或 : 似上聲如:nad 爲穀。:gib 爲繒。或似去聲,如·mod 爲釘,·ib 爲口之類。其加 : 點則與平上去同。 : 平聲安而和,春也,萬物舒泰。上聲和而擧,夏也,萬物漸盛。去聲擧而壯,秋也, : 萬物成熟。入聲促而塞,冬也,萬物閉藏。 : ---------- : 想請教一下大家,這裡的「平、上、去、入」跟漢語裡平上去入的意思是一樣嗎?換 : 言之,就是當代韓語裡有像漢語這樣,不同「聲調」表示不同「意思」的差異嗎? : 會這樣子問,是因為現代韓語裡存在 pitch accent,這觀念我可以理解,但似乎無 : 法將其與「平上去入」做連結。若當時的韓語存在「平上去入」的差異,那麼當代韓 : 語算是「聲調語言」嗎? 《訓民正音》創製時的後期中世韓語時期,當時的中世韓語是 pitch accent 語言 現代韓語之中,大部分的方言的 pitch accent 已消失 主要在慶尚方言和咸鏡方言還有保有 pitch accent 現象,但已與中世韓語不同 韓語從來都不是聲調語言 (tone language),音調的變化與漢語的四聲聲調截然不同 不過確實如您所說的,在《訓民正音》一書中確實提到「平、上、去、入」四聲 而且在諺文字的左方會加上點狀的符號,稱作「傍點」,以表示聲調 這裡的平上去入四聲的概念,只是當時韓國人借用漢語聲韻學的名詞並與之混同而已 並不表示當時的韓語是具有四聲的聲調語言 《訓民正音》的創製很大一部分是借鑒了漢語聲韻學的研究,很多名詞是沿襲而來 但從文獻之中也可以看出,當時的韓國學者似乎也常把漢語和韓語的音韻現象搞混 像是清聲與濁聲之辨,韓語實際上並沒有漢語的非鼻音全濁音位 但當時的學者卻把韓語的緊音認為是漢語的全濁音 也許是把概念搞混了,又或者是為了讓韓語與漢語具有同樣的音韻結構而作的調整 而聲調也是一樣的,雖然名為聲調,但並不是漢語的平上去入四聲調 實際上就是中世韓語的 pitch accent 中世韓語的 pitch accent 分為兩種調值:「低調」 (L) 與「高調」(H) 而平上去入四聲符號於中世韓語 pitch accent 的對應如下: ================================== 聲調 傍點符號 調值 ================================== 平 無 低 ---------------------------------- 上 兩點 (:) 低高 ---------------------------------- 去 一點 (‧) 高 ---------------------------------- 入 (不固定) (不固定) ================================== 基本上平聲就是讀成低調,去聲讀成高調,而上聲則是先低後高 至於入聲則是類似漢語一樣,終聲為 -p/-t/-k/-l 結尾的就認作入聲 但入聲的 pitch accent 的讀法則是各字不同,要靠平聲、上聲和去聲的傍點來決定 (也就是說根本沒有特別區分入聲的必要,入聲還是讀成平上去) 或許有人會被上聲的「低高」調讀法所迷惑,以為是像漢語的上聲一樣的聲調 但實際上中世韓語的上聲仍然是 pitch accent 的變化 中世韓語與現代韓語一樣,是具有長短母音分別的語言 中世韓語的 pitch accent 不是表現在音節上,而是表現在「音拍」(mora) 之上的 而中世韓語的上聲基本上是出現在長母音的詞,也就是兩個音拍的詞之上 該詞的第一拍讀作低調,而第二拍讀作高調,這就是中世韓語的上聲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體會一下中世韓語的平上去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都知道現代韓語的 mal 有三個意思:話、馬、斗(容積單位) 但其實在中世韓語之中,這三個字的寫法是完全不同的 「話」是 :mal (上聲) 「斗」是 .mal (去聲) 「馬」是 m@l (平聲) [ @ 代表中世韓語的母音 a-rae a ] 在中世韓語之中,「話」是上聲,先低後高,而且是長母音 「斗」是去聲,讀作高調,為短母音 「馬」是平聲,讀作低調,為短母音 (雖然它的母音 a-rae a 跟其它兩個稍有不同,近代韓語後這個音演變為 a ) 雖然現代首爾標準語之中已經沒有 pitch accent 的明顯區分 但是長短母音仍然保留著,韓語老師應該都教過「話」是長音,而「馬」是短音 除了單音節的詞之外,雙音詞以上的詞,在中世韓語之中也有固定的 pitch accent 讀法 舉幾個例子來看: m@-z@m 低低 (現代韓語為 ma-eum 「心」) ha-n@l 低高 (現代韓語為 ha-neul 「天」) a-gi 高高 (現代韓語一樣為 a-gi 「孩子」) 既然中世韓語是 pitch accent 語言,聲調其實是 pitch accent 也就是說中世韓語並不像漢語一樣每個字的聲調是固定不變的 雖然每個詞單獨唸時都有固定的平上去聲,但在語句之中的 pitch accent 是會改變的 詞根接上助詞、用言或接尾詞之後,pitch accent 就有可能發生變化 另外中世韓語也有盡量避免連續三個高調等的語音規則 這些 pitch accent 的變化要解說需要相當長的篇幅,故就此打住 有興趣的話再特別來討論中世韓語音韻論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93.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NGUKMAL/M.1436626396.A.07F.html

07/12 03:59, , 1F
太強了
07/12 03:59, 1F

07/12 09:43, , 2F
雖然看不太懂 不過蠻有趣的!!
07/12 09:43, 2F

07/12 10:42, , 3F
推…太厲害了
07/12 10:42, 3F

07/12 12:24, , 4F
我怎麼看不到你在講什麼
07/12 12:24, 4F

07/12 12:24, , 5F
07/12 12:24, 5F

07/12 12:37, , 6F
推中世韓語大師!
07/12 12:37, 6F

07/12 13:01, , 7F
可能要再細細讀一次, 但這真的好強
07/12 13:01, 7F

07/12 14:11, , 8F
板主霸氣!!!Orz
07/12 14:11, 8F

07/12 22:45, , 9F
這種文一看就知道是版主PO的XD
07/12 22:45, 9F

07/13 13:54, , 10F
推推!本人中文系但對韓語沒這麼熟,可以理解在說什麼。
07/13 13:54, 10F

07/13 13:55, , 11F
(默默拿起廣韻、韻鏡復習中)
07/13 13:55, 11F

07/13 15:11, , 12F
07/13 15:11, 12F

07/14 11:50, , 13F
07/14 11:50, 13F

07/15 11:29, , 14F
太強啦!!!推推
07/15 11:29, 14F

07/15 18:00, , 15F
Orz
07/15 18:00, 15F

07/29 19:52, , 16F
如果看過上海話連續變調的模式,就會發現和中世韓語的"聲
07/29 19:52, 16F

07/29 20:00, , 17F
調"有些神似。上海話只有首字具有可辨義的聲調,其後附加任
07/29 20:00, 17F

07/29 20:03, , 18F
何字都只有固定模式的高低而已,不論其原本單字時聲調為何
07/29 20:03, 18F

07/29 20:07, , 19F
換言之,上海話的連續變調是完全固定的,依首字的聲調分為
07/29 20:07, 19F

07/29 20:19, , 20F
陰平和非陰平,首字陰平時高低低低低,非陰平時低高低低低
07/29 20:19, 20F

07/29 20:25, , 21F
(書上非陰平還會細分去入聲,但實際上它們的連續變調模式基
07/29 20:25, 21F

07/29 20:27, , 22F
本上都是低高低低低)。換言之,上海話只有首字的聲調有辨義
07/29 20:27, 22F

07/29 20:28, , 23F
功能,甚至看它連續變調只有高低而已,要說是pitch accent
07/29 20:28, 23F

07/29 20:39, , 24F
也無妨。相對地,中世韓語畢竟是多音節語言,因此不是首音
07/29 20:39, 24F

07/29 20:43, , 25F
節決定其後變調模式,而是在單詞中出現高調(含升調。當時借
07/29 20:43, 25F

07/29 20:48, , 26F
用的術語即去聲、上聲)時,其後變調模式完全固定。換言之,
07/29 20:48, 26F

07/29 20:55, , 27F
詞中自高調出現開始,依音節數只有高高、高低高、高高低高
07/29 20:55, 27F

07/29 20:58, , 28F
、高低高低高等固定變調模式(其中高高若在詞尾必須變成高低
07/29 20:58, 28F

07/29 21:02, , 29F
)。因此,中世韓語只有在詞中高調之前的accent,才具有辨義
07/29 21:02, 29F

07/29 21:24, , 30F
性。以上只是大概的原則,因為漢字詞、加助詞/語尾時、動詞
07/29 21:24, 30F

07/29 21:27, , 31F
變化時都有不同的規則,不易掌握。況且真正比較有規則的只
07/29 21:27, 31F

07/29 21:30, , 32F
有訓民正音時期的文獻,其後不過百年accent就消失了。總而
07/29 21:30, 32F

07/29 21:33, , 33F
言之,上海話、中世韓語的accent或聲調,可理解為以詞或句
07/29 21:33, 33F

07/29 21:35, , 34F
為單位,而非以個別音節/音拍為單位。
07/29 21:35, 34F
文章代碼(AID): #1LeItS1_ (HANGUKMAL)
文章代碼(AID): #1LeItS1_ (HANGUK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