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飲食習慣受日據時代影響有哪些?已刪文

看板Gossiping作者 (挑戰五子棋)時間1年前 (2023/03/27 00:48), 編輯推噓-1(010)
留言1則, 1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dosiris (希望大家開心)》之銘言: : 看到不少長輩去日本遊玩也在嫌拉麵鹹,不免覺得奇怪: : 照道理講,日據時代台灣人應該就被影響吃習慣很鹹的拉麵,怎麼現在還無法適應? : 更枉論台灣人壓根也沒養成吃納豆、玉子燒等的習慣。頂多就喝喝味增湯而已。 : 反觀國民政府遷台後,台灣大街小巷多家牛肉麵店,受北方麵餅的文化影響遠遠大於日 : 除了味增湯,台灣還有什麼飲食是日據時代流傳至今的呢? : https://bit.ly/40zDIIb 麻糬:特別是菜市場裡,有一些七八十歲的阿婆會在買的那種,簡單沾黑芝麻粉或花生粉 ,然後用透明塑膠盒裝。 還有一種是包饀在裡面,通常是紅豆餡,有點類似日本的大福。 菜市場賣麻糬的阿婆都很可憐,因為如果賣不出去,麻糬不易保存,不能囤! 黑輪:這也是日治時期,日本傳來的產品。如果你去日本吃関東煮,會吃到的東西。 麵筋:就是台灣罐頭裡的那種小麵筋,麵筋在日本是大塊的。(不知道烹煮食用時,是不 是會切塊?)中國沒有那種食物。 車輪餅:類似日本的今川燒。紅豆口味是基本款,後來有奶油口味。後來台灣人又研發各 種口味,芋頭丶花生丶甚至什麼菜餔丶巧克力...,花裡胡俏的一堆怪味,但都比不上紅豆 和奶油兩種好吃。 飯糰:飯糰是日本的飲食特色。有些是三角形丶有些是圓形。通常會附一小片海苔,方便 食用者拿,並增加風味。看一些日本電影,描述貪苦生活的人家,飯團沒有海苔,就是一 丸白飯。台灣受日本飲食文化影響,也吃飯團,後來發展出包餡的台式口味。 其實以前台灣人不止飲食,還有很多生活習慣丶觀念丶用語都有日本的影子在。只是長期 華殖之後,愈來愈淡化。特別是馬英九親中仇日丶蔡英文強化華殖唾棄日本,整個台灣社 會對於日本人所帶給台灣的各種影響,也就愈來愈模糊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72.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79849339.A.263.html

03/27 05:09, 1年前 , 1F
說個日據世代的笑話 台灣の支那人吃米 XD
03/27 05:09, 1F
文章代碼(AID): #1a87Tx9Z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87Tx9Z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