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台北的人行道登上「都市地獄版」孩童走在馬路上

看板Gossiping作者 (Mikemagic88)時間1年前 (2022/12/26 12:56), 1年前編輯推噓1(2151)
留言54則, 9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7/40 (看更多)
其中一個我很久以前就提過了 人行道跟騎樓根本是功能重疊的東西 而且騎樓還提供遮風避雨的功能 怎麼看騎樓都≧人行道 在有騎樓的地方花錢蓋人行道 不如花錢去把騎樓整平 讓行人和輪椅族都很方便行走 這樣原先規劃給人行道的土地 要不是拓寬當車道 要不就畫車格停車 一舉多得的事情不懂為什麼沒人做 -- 再來是停車對上人行道的問題 一方面是老公寓沒有停車格 大家只能把機車丟外面(無論車格或違停) 一方面是 為什麼要騎車或開車? 通常都是目的地不好用公共交通抵達(公車或捷運) 舉例來說 我去台北跟朋友吃飯通常都走路+捷運 但是遇到動物園線我就寧可搭計程車 不過上班族不可能天天搭計程車 所以可能會改用騎車開車上班 這就是問題所在 又或者說搭乘公車要轉好多次車 一來一往時間浪費太多 騎車開車節省很多時間 何樂而不為? 這樣來看汽機車格的需求就很高 自然就會有人行道和車格的衝突 所以要解決這問題 只能從公共交通開始改善 但台北公共交通能改善的幅度已經很有限了 可能要擴大到新北市的公共交通才能改善了 最後還是得說一下 台北市公共運輸真的很棒了 去過東南亞就會體會到公共運輸的重要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1.98.1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72030585.A.11E.html

12/26 12:58, 1年前 , 1F
騎樓跟人行道該不該設置是看路寬
12/26 12:58, 1F

12/26 12:58, 1年前 , 2F
就盲學外國啊 還能賺罰金
12/26 12:58, 2F

12/26 12:59, 1年前 , 3F
騎樓是地主要負責修建維護, 人行道看情況
12/26 12:59, 3F

12/26 12:59, 1年前 , 4F
其實這不一定政府出錢耶XD
12/26 12:59, 4F

12/26 13:00, 1年前 , 5F
騎樓是商業區 8公尺以上道路 屋主要提供
12/26 13:00, 5F

12/26 13:01, 1年前 , 6F
騎樓擁有人還能收攤位租金,沒法律沒強
12/26 13:01, 6F

12/26 13:01, 1年前 , 7F
制力根本不可能淨空
12/26 13:01, 7F

12/26 13:01, 1年前 , 8F
這還是都市規劃的問題
12/26 13:01, 8F

12/26 13:02, 1年前 , 9F
騎樓的地所有權就很複雜啊
12/26 13:02, 9F

12/26 13:02, 1年前 , 10F
人行道看各地方規定, 通常一定寬度以上地主
12/26 13:02, 10F

12/26 13:03, 1年前 , 11F
私人土地你公權力能幹嘛 那還不如人
12/26 13:03, 11F

12/26 13:03, 1年前 , 12F
行道搞起來至少政府全權
12/26 13:03, 12F
所以啊 私人土地就會造就出政府要額外蓋人行道的問題

12/26 13:03, 1年前 , 13F
要讓出人行道空間, 但誰鋪不一定, 有時候
12/26 13:03, 13F

12/26 13:03, 1年前 , 14F
建案會自己鋪好 比較好看
12/26 13:03, 14F

12/26 13:03, 1年前 , 15F
@longtimens 騎樓地通常都是私地啦
12/26 13:03, 15F

12/26 13:04, 1年前 , 16F
而且問題就出在一致性太低
12/26 13:04, 16F

12/26 13:04, 1年前 , 17F
騎樓地因為是法規要求私人提供的 所以很難
12/26 13:04, 17F

12/26 13:04, 1年前 , 18F

12/26 13:05, 1年前 , 19F
統一 但現在起碼有規定高低差了
12/26 13:05, 19F

12/26 13:05, 1年前 , 20F
雙北一直都有在做
12/26 13:05, 20F
屆時就能處理掉多餘的人行道了 不管是縮減或是改成停車彎都會更好

12/26 13:05, 1年前 , 21F
私地就沒救啦 而且就算淨空 高低差你
12/26 13:05, 21F

12/26 13:05, 1年前 , 22F
因為騎樓和人行道都是停車位啊,不是停機
12/26 13:05, 22F

12/26 13:05, 1年前 , 23F
要所有人自己解決?他幹嘛要 那輪椅
12/26 13:05, 23F

12/26 13:05, 1年前 , 24F
嬰兒車還是沒辦法用
12/26 13:05, 24F
你根本沒看我內文吧 我內文就是在說要整平

12/26 13:06, 1年前 , 25F
車,就是停腳踏車,像是ubike直接佔掉一半
12/26 13:06, 25F

12/26 13:06, 1年前 , 26F
現在整平是有用公家預算在做
12/26 13:06, 26F
※ 編輯: mikemagic88 (125.231.98.127 臺灣), 12/26/2022 13:07:14

12/26 13:07, 1年前 , 27F
以上的人行道,而且還是合法的,不准移車.
12/26 13:07, 27F

12/26 13:08, 1年前 , 28F
就算道縮減,搞到無路可走,你也必須走慢車
12/26 13:08, 28F

12/26 13:09, 1年前 , 29F
古代是因為騎樓地不算建蔽率, 所以流行提供
12/26 13:09, 29F

12/26 13:09, 1年前 , 30F
道,而不能動到ubike.至於某些鬧區汽車開
12/26 13:09, 30F

12/26 13:09, 1年前 , 31F
騎樓, 現在騎樓應該會越來越少了
12/26 13:09, 31F

12/26 13:10, 1年前 , 32F
上人行道甚至騎樓,那都不必去查、不准檢
12/26 13:10, 32F

12/26 13:10, 1年前 , 33F
舉.所以你主張取消人行道根本多此一舉,本
12/26 13:10, 33F
人行道變成停車灣就能把原先可能爬上騎樓的機車處理掉了

12/26 13:11, 1年前 , 34F
來人行道就是停車用的,兩腳羊乖乖當地獄
12/26 13:11, 34F

12/26 13:11, 1年前 , 35F
行者好嗎?
12/26 13:11, 35F

12/26 13:12, 1年前 , 36F
你要先淨空才要辦法花錢整平啊
12/26 13:12, 36F
那就淨空呀... 你現在會變成 ->淨空不滿意 ->整平不滿意 ->最後行人權益受損也不滿意 ※ 編輯: mikemagic88 (125.231.98.127 臺灣), 12/26/2022 13:14:27

12/26 13:13, 1年前 , 37F
之前新北淨空 好 現在全部回歸
12/26 13:13, 37F

12/26 13:14, 1年前 , 38F
連第一步淨空都辦不到 後面花錢整修
12/26 13:14, 38F

12/26 13:14, 1年前 , 39F
私人土地這步也是空談
12/26 13:14, 39F

12/26 13:15, 1年前 , 40F
台灣交通問題就是不夠統一各行其是,
12/26 13:15, 40F

12/26 13:15, 1年前 , 41F
每棟房子騎樓寬度也是各行其是 還不
12/26 13:15, 41F

12/26 13:15, 1年前 , 42F
如人行道比較好掌握
12/26 13:15, 42F

12/26 13:15, 1年前 , 43F
打掉重練真的比維修方便
12/26 13:15, 43F

12/26 14:31, 1年前 , 44F
兩者不衝突啊 不懂要縮減人行道什麼 要
12/26 14:31, 44F

12/26 14:31, 1年前 , 45F
縮減也是車道吧
12/26 14:31, 45F

12/26 17:31, 1年前 , 46F
12/26 17:31, 46F

12/26 17:34, 1年前 , 47F
你不覺得跟百萬地主一個一個談不切實際嗎…
12/26 17:34, 47F

12/26 17:35, 1年前 , 48F
明明就有已經存在的公共空間可以規劃 lol
12/26 17:35, 48F

12/26 17:38, 1年前 , 49F
當然、如果騎樓都一樣平是很舒服的。但
12/26 17:38, 49F

12/26 17:40, 1年前 , 50F
把私人還給私人就好了。停止情勒、契約精神
12/26 17:40, 50F

12/26 17:42, 1年前 , 51F
這個世界已經示範過無限擴增車道的下場了。
12/26 17:42, 51F

12/26 17:42, 1年前 , 52F
你去看一看就知道那永遠不會是解決方案。
12/26 17:42, 52F

12/26 17:43, 1年前 , 53F

12/26 17:46, 1年前 , 54F
你這麼有積極性、世界的成功案例可以找一下
12/26 17:46, 54F
文章代碼(AID): #1ZgIbv4U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7 之 40 篇):
文章代碼(AID): #1ZgIbv4U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