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2成棄急救!張上淳「其實救得回來」 醫生批:對醫護、家屬是打擊

看板Gossiping作者 (no)時間2年前 (2021/07/06 17:48), 編輯推噓-3(147)
留言12則, 8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5/27 (看更多)
※ 引述《hsnugear (無言......)》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ETtoday : 2.記者署名: : 崔至雲 : 3.完整新聞標題: : 2成棄急救!張上淳「其實救得回來」 醫生批:對醫護、家屬是打擊 : 4.完整新聞內文: 所以你這位陳醫師下方原文所述,你不是不知道嘛?那你跟張上淳雞同鴨講幹嘛? 搞不好你們說的是兩件不同的情況啊! : 陳志金指出,為了替比較高的致死率,找出一些可以解釋的原因,無可厚非。但是,加上 : 一句「其實救得回來」,實在是沒有必要。「相信這句話應該是無心的,但是,一句無意 : 的話,聽在當初做這個困難決策的家屬耳裡,卻可能是一種傷害」。 : 陳志金感嘆指出,「救得回來」之後,插著管子、氣切、臥床、無法進食、大小便無法自 : 理、沒有尊嚴、沒有生活品質的延長死亡的時間,這並不一定是每個病人、每個家庭都會 : 想要的「救回來」,這是一個困難的抉擇,沒有對錯 你陳醫師強調的是有些情況下「救回來」(不至於死亡)的種種後遺症(活得很痛苦)。 但張上淳又沒否認陳醫師說的角度! 張上淳指的是「病人到底有沒有可能在不計成本搶救下『不會或依然會』死亡」 (這就是救得回或救不回的判斷標準)而言,答案是:台灣醫術確實通常救得回來, 也就是使病人生命徵兆會繼續存在。其他醫術不好的國家的醫師想破頭要救還缺醫術咧! 只是在於如上所述的生命徵兆繼續硬撐「值得嗎?有意義嗎?對病人好嗎?」的其他思考 角度,那就是另外層面的嚴肅思考。所以醫師才不一定鼓勵病患家屬堅持醫師去施救、而 由家屬自行思索是否簽自願放棄急救書。 張上淳到底哪句有插嘴閒言閒語說「醫護不該不去急救那些可能救起來沒意義的病例」? 結果張上淳單純的話被陳志金超譯一大堆說打擊醫護啦叭啦叭啦。這是哪門子醫科的中文 理解能力? ps.台灣「有少部份」醫師,真的在中文閱讀理解能力上很天兵。個人經驗,不贅述,簡直 跟那位醫師雞同鴨講,身為醫師一直鬼打牆。現在果然又一個新聞例子。醫師v.醫師之間 照樣雞同鴨講,這下總不能把溝通不良賴到家屬身上了吧。 : 只要是經過充分的討論所做出來的決策,沒有違反病人的意願與價值觀,將來比較不會後 : 悔,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以後大家要共同擔承的,「尊重醫療團隊和家屬所共同討論出 : 來的決定、同理家屬的感受與為難」。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706/2023857.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6.253.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5564936.A.41E.html

07/06 17:50, 2年前 , 1F
對阿 某個姓林的就是阿
07/06 17:50, 1F

07/06 17:50, 2年前 , 2F
照你邏輯 我說政府要是早買到疫苗就會少
07/06 17:50, 2F

07/06 17:51, 2年前 , 3F
死很多人這個事實沒錯吧
07/06 17:51, 3F

07/06 17:53, 2年前 , 4F
幹你涼的綠色蟑螂,全家不得好死
07/06 17:53, 4F

07/06 17:54, 2年前 , 5F
綠共蟑螂就是討人厭
07/06 17:54, 5F

07/06 17:56, 2年前 , 6F
死了就是死了,沒有所謂這救的回來這回事
07/06 17:56, 6F

07/06 18:04, 2年前 , 7F
二樓說的是事實,那也可以說,如果co
07/06 18:04, 7F

07/06 18:04, 2年前 , 8F
vax有準時把疫苗送來台灣就不會死那
07/06 18:04, 8F

07/06 18:04, 2年前 , 9F
麼多人了啊。要扯無關的事情可以扯一
07/06 18:04, 9F

07/06 18:04, 2年前 , 10F
07/06 18:04, 10F

07/06 18:21, 2年前 , 11F
可憐
07/06 18:21, 11F

07/06 18:44, 2年前 , 12F
那造謠疫苗副作用很大不要去打的又如何?
07/06 18:44, 12F
文章代碼(AID): #1Wv2S8GU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5 之 27 篇):
文章代碼(AID): #1Wv2S8GU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