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北榮團隊兩天驗完五千檢體 靠「Pooling」首次在台建功

看板Gossiping作者 (長門)時間3年前 (2021/06/19 06:16),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6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alterna (天空)》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聯合報 : 2.記者署名: : 聯合報 / 記者蕭羽耘 : 3.完整新聞標題: : 北榮團隊兩天驗完五千檢體 靠「Pooling」首次在台建功 : 4.完整新聞內文: : 2021-06-17 21:12 聯合報 / 記者蕭羽耘/台北即時報導 : 台北榮總日前獲指揮中心交付任務,每天只花十二小時,兩天就完成五千人檢測,是國內 : 有史以來最大病毒核酸檢驗量,被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認為是未來需要「大量、速度、精 : 準」篩檢的最好模式。這次的成果,除了現場醫護冒著中暑風險採檢與實驗室人員日以繼 : 夜合作,更是「Pooling」檢驗模式首次在台建功。 兩天5000 一天2500 分三班做 等於一個班約做800支 這個檢驗量 其實不用pooling 只要機器多一點就做的起來 但卻是個省試劑成本的方法XDD : 「Pooling」稱為池化檢驗模式,自去年疫情燃起,美國、韓國及以色列等許多國家已實 : 際運用於檢驗新冠病毒,可放大檢驗量能,大量快速篩檢。過去一年國內疫情穩定,並無 : 需求,五月中疫情升溫,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負責督導病理檢驗部,擔心院內檢驗量能 : 不足以因應院內外急速增加的檢測需求,請主任周德盈和同仁開始測試池化檢驗。 : 簡單說來,池化檢驗是將數個檢體混合成一個一個群組測試,一旦某一群組檢測出陽性, : 再回頭查驗群組內誰是真正確診。說來容易,但應該混合幾個檢體?該用那一種儀器?北 : 榮經過實驗室反覆測試,終於找到最佳模式。在接獲京元電子任務前,已在院內實際應用 : ,曾一次處理八十幾個檢體,一個多小時就得知結果,安定人心。 : 台北榮總病理檢驗部一般檢驗科主任何祥齡說明,北榮目前執行核酸檢測有兩種儀器,分 : 別是「Cobas 6800」和「POCT Liat PCR」。由於池化過程中,需將數個檢體混合在一起 : ,會造成檢體稀釋,進而影響檢測的CT(Cycle Threshold)值,因此在實驗室先前驗證 : 過程,選擇不同CT值的檢體進行測試,發現「POCT Liat PCR」可同時檢測五個檢體,即 : 使CT值高過卅,也可以得到準確結果;「Cobas 6800」則可同時檢測兩~三個檢體,即使 : CT值高過卅,也不受影響。 最奧妙的點就在這裡 這兩台機器 都是Roche的 但是經過北榮測試 一台可以pool 5個檢體 另一台卻只能pool 2~3個檢體 還別說Liat原本是用來做POCT的機器 6800這個高通量的 卻只能pool 2~3個檢體 難道是說靈敏度有差別? : 「當時大家沒有想過Liat這個即時檢測的小機器可以做池化檢驗。」何祥齡表示,Liat : 只要廿分鐘就可以有報告,原本每台Liat一小時僅可檢測三支檢體,池化後一小時每台可 : 檢測十五支,北榮病檢部有十台,一小時即可檢測一百五十個檢體,勝過Cobas 6800每三 : 小時九十四個檢體的量能。 10台Liat真的是爽 把PCR當血醣機用了 : 接到京元電子大量篩檢任務,北榮團隊實質準備時間只有一天。周德盈回憶,六月九日下 : 班前得知,十日上午院方召開會議後,隔天就直接上陣。兩天任務,北榮由陳威明帶著醫 : 護一一三人到苗栗現場,苗栗每一小時就有人飛車將檢體送回,北榮病檢部實驗室則由十 : 五位醫檢師,輪三班處理檢體,進行檢測。 15人輪三班專責做這個 全台灣能生得出這種人力的不知道有幾家實驗室 : 何祥齡解釋,池化檢驗不適用感染盛行率高的地區,因為一旦有群組檢測陽性,就必須回 : 頭再檢驗是那一個檢體確診,若陽性案例太多,每一個群組內的檢體都要再回溯確認,就 : 不可行,反而造成效率下降。由於京元電員工先前已做過抗原快篩,人員已分為低風險、 : 高風險,研判陽性率不高。 : 指揮中心公布,六月十一日和十二日,北榮共採檢近五千人,其中四位陽性,陽性率為百 : 分之零點零八。北榮病檢部除了處理京元電檢體,同時還完成院內檢體九百多件,可以說 : 是日以繼夜。陳威明感謝指揮中心的信任,最近許多醫院詢問這次實戰大規模快速PCR 篩 : 檢的經驗,北榮也提供細節與經驗和各醫院分享。 : ●池化檢驗模式(Pooling strategy) : 池化檢驗模式又可稱為「群試(group testing)」,或基於「群試理論」的多樣本混合 : 法,即將多個檢體樣本進行分群、混合後檢測,再找出陽性檢體,最早於一九四三年,由 : 學者Robert Dorfman提出,用來檢測當時美軍的梅毒感染。 pool真的很簡單 因為PCR的原理本來就是一個循環 放大兩倍核酸 所以如果pool兩個檢體 理論上就只是延遲一個循環出現訊號 比如原本CT20 pool後變成CT21出訊號 所以如果pool五個檢體 理論上就是CT20 pool後變成大約CT23~24出訊號 但這都只是理論上 不然為啥會因為機器不同而有不同的pool量 更別說 如果一次pool 20個 像越南之前在實驗的 照理論來說 就只是延遲大約4~5個循環而已...那有什麼好實驗的?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5539906 : 6.備註: : ※ 一個人三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能不能用這個方法 講白了完全是政治考量 CDC的政策反覆 一下說可以 一下說不行 現在北榮又直接發表了這篇 不知道可不可以? 還是說北榮可以 其他實驗室不行? Roche的機器可以 其他廠牌的機器不行? CDC要不要直接說明現在的政策到底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9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4054580.A.CE7.html

06/19 06:21, 3年前 , 1F
CDC政策就是時限內出報告,出包你家的事
06/19 06:21, 1F

06/19 06:22, 3年前 , 2F
等CDC想個新名詞包裝就可以 不然去年笑中國
06/19 06:22, 2F

06/19 06:22, 3年前 , 3F
混篩 現在面子往哪擱
06/19 06:22, 3F

06/19 06:22, 3年前 , 4F
去年in house PCR還只准單色螢光咧,說怕干
06/19 06:22, 4F

06/19 06:28, 3年前 , 5F
那檢體的檢驗費怎麼算?
06/19 06:28, 5F

06/19 06:29, 3年前 , 6F
因為超過24小時有人要賴帳
06/19 06:29, 6F

06/19 07:38, 3年前 , 7F
啊就10顆球用天秤秤幾次就可以找出重量不同
06/19 07:38, 7F

06/19 07:38, 3年前 , 8F
的概念
06/19 07:38, 8F

06/19 09:37, 3年前 , 9F
不要上新聞 cdc很難發現是學中國
06/19 09:37, 9F
文章代碼(AID): #1WpHiqpd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WpHiqpd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