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明倫社宅怎麼滿租了????

看板Gossiping作者 (中國志漲/志漲中國)時間3年前 (2020/12/09 20:18), 3年前編輯推噓8(802)
留言10則, 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0/16 (看更多)
※ 引述《kiyota (清田信長)》之銘言: : ※ 引述《Tapqou (三三三)》之銘言: : : 竟!然!滿!租!了!????? : : 新聞不是報說非常貴 : : 高於市場常態價格嗎? : : 我想說那一定不會有人去租 : : 接下來我就可以等第二輪抽籤 : : 結果竟然滿租了????? : : 等等 : : 跟新聞說的不一樣啊?? : : 新聞騙我 : : 假新聞不用關三天嗎?? : : 害我想體驗社宅的機會都沒了 : : 哪家媒體啦!是不是該仿效52台取消許可證?? : 我也不懂40500為什麼可以滿租 : 家庭收入天花板158萬 : 假設夫妻雙年薪79萬 一年領13個月 月薪6萬 : 一個月12萬家用 扣掉4萬房租跟一家四口生活費4萬 : 如果有養車每月再少1萬 : 一家四口每個月額外用度只剩3萬 這是要租房一輩子的節奏嗎? : 還是我算漏了什麼? 我以前在郝龍斌時代也曾去申請過公宅 你會有這個問題代表你根本沒看過圖面 甚至自己腦內受限 有誰規定只能住一個家庭? 這個房型是3房 但是很重要的特徵就是這個房型是「雙主臥」 雙主臥跟單主臥性質差很多 以我家的狀況來說 一個主臥是爹娘 一個主臥是我和我老婆 一個單人房是手足 實際上4個人湊一湊肯定「家庭」年收入是不止158萬 (我媽沒收入不計) 名義上租的人只有我 但是其他房客的收入又不會計入 真正算起來一個家庭在賺錢的有4個人 像這樣的案例你要說多肯定是不會多(所以這種房型只佔10%) 但是台北市區的新房動輒2、3千萬 要住這麼大的新房除了去抽籤公宅也沒別的選擇 整個大台北地區幾百萬人會找不到需求者才奇怪 只是後來我還是沒去住 讓位給別人 因為租約有限(我記得當時是5年) 實在不想再搬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97.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07516314.A.9E8.html ※ 編輯: shrines (49.216.197.149 臺灣), 12/09/2020 20:20:09

12/09 20:19, 3年前 , 1F
這篇內行
12/09 20:19, 1F
※ 編輯: shrines (49.216.197.149 臺灣), 12/09/2020 20:20:57

12/09 20:22, 3年前 , 2F
很多租不起說租金不合理
12/09 20:22, 2F

12/09 20:22, 3年前 , 3F
受限腦容量吧 ^_^
12/09 20:22, 3F
※ 編輯: shrines (49.216.197.149 臺灣), 12/09/2020 20:25:50

12/09 20:30, 3年前 , 4F
3人合租,每人13500元,單人房沒中籤去外面租也沒差多少
12/09 20:30, 4F
自己住有生活成本 吃飯、洗衣、打掃...家庭工作是有人負責(就是我媽) 所以當然很多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自己出去住一間 更何況是分成4間房,這生活成本要怎麼估? 就像很多人結婚後也是住在男方家跟公婆住一起 就符合這種狀況 你說的分房每個人一間反而根本沒人會這麼做 當然 為什麼當初我會找這個房型 很簡單 因為我們家就是這樣組成 所以當然有這個需求 去看公宅直接從3房開始看起 所以下面有人發文說的很對 公宅給誰住是看需求 不只是說單純給弱勢 就算給弱勢也同樣只佔一部分 ※ 編輯: shrines (49.216.197.149 臺灣), 12/09/2020 20:45:37

12/09 22:25, 3年前 , 5F
內行
12/09 22:25, 5F

12/09 22:27, 3年前 , 6F
明明社會上需要公宅的態樣那麼多,某些側翼卻認為只有
12/09 22:27, 6F

12/09 22:27, 3年前 , 7F
符合他們想像的才有資格住
12/09 22:27, 7F

12/09 22:48, 3年前 , 8F
所謂的覺青有多殘忍
12/09 22:48, 8F

12/09 23:15, 3年前 , 9F
低能雙標綠畜就想看有沒有白痴上鉤被洗腦
12/09 23:15, 9F

12/10 19:20, 3年前 , 10F
呵呵 正解
12/10 19:20, 10F
文章代碼(AID): #1VqC2Qde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VqC2Qde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