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為什麼現今人權觀都是源自於西方文明?

看板Gossiping作者 (friedrich)時間3年前 (2020/08/18 17:14), 編輯推噓2(206)
留言8則, 2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7/15 (看更多)
我認同你的說法,但是直接提到基督教,其實太快了點。 一般認知的「人權」,近代起源於西方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運動, 在基督教的精神之下重新挖掘古典文獻、肯定人的價值,換句話說, 人權還有個更早的起源,來自於古代希臘羅馬時代,雖然那種人權是城邦而非普世的。 海德格認為,人權的起源來自於羅馬人文主義者對於競技場文化的批判,這有點道理。 但是,上述的「人權」或人文主義的歷史,說穿了,其實是種「文人式」的論述, 靠墨水和紙張就能無限生產的思想,能多貼近社會現實,其實要打上很大的問號。 普世人權作為一種純粹抽象的概念,被共產主義者實踐後,無例外的都成為極權的理由, 而人權的源頭,天主教會或宗教改革的新教,也有類似的傾向,比如加爾文的日內瓦, 越是強調天賦人權、自由民主的政權,在歷史上,往往都會迅速成為極權專制的溫床, 但也有例外,就是美國。(為什麼是美國,先不論) 基督教文明、啟蒙精神絕對不是完整的答案,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契約精神。 簡單來說,人權的最重要起源之一,就是來自商業社會的契約精神。 近代歐洲的契約精神,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早期,規範各種人身權利的法典 比如由五世紀統治不列顛島Kent的國王 Ethelberht,所頒布的Textus Roffensis。 雖然是法典,但其實比較像是「解決商業糾紛指南」;此指南中具體規範, 當各種人身權利、財產權利遇到衝突時,應該怎麼解決、怎麼賠償及適用甚麼法庭。 賠償細節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法典中對於「個人」的界定及其「權利」的享有及保障, 是中國歷史及社會難以想像的,東西方最根本的差別,便是司法權在民間而非國王手上。 國王頒布法典,但這個可不是如秦始皇一樣,以行政權壓制完全沒有反對權的編戶齊民 而且正因為歐洲中世紀社會相對落後野蠻,缺乏大一統,所謂國王只不過就是部落首領, 因此大部分的首領、國王也只能順從民間社會的運作原理而做出妥協和保障。 但是,當歷史發展到國王可以中央集權時,他馬上就想要抓權了,讓行政權凌駕一切, 因此才有所謂大憲章的出現,人民強迫國王簽訂契約,保障人民既有的權利不被侵犯。 大憲章作為一種契約,以及讓契約執行的社會背景,才是西方人權思想最紮實的基礎。 當然,契約精神和基督教文化也是有密切關聯的,契約與聖約是同一個概念。(先不談 中國文化以及台灣教育最糟糕的地方,就是無法讓人民培養契約精神,還不用到基督教。 缺乏契約精神的意思是,在最低層次的人際關係上,隨時都可以說話不算話,美其名智慧 用各種小聰明算計他人,然後從根本上不相信人性,害怕他人隨時都可以奪走自己東西。 為什麼東方或是中國無法在人民捍衛自身權利的情況下,產生契約精神以及人權價值呢? 這個問題若以《槍砲病菌鋼鐵》的方式去想,一個可能的答案是, 因為中國內地是廣大平原,而平原居民在世界歷史上,最後總是成為無法保護自己的弱者 不只中國,看看埃及、巴比倫、印度,所謂四大文明的大河流域,無一例外都是專制 掌握軍事力量的國王,透過專制的行政權統治廣大平原地帶的農民,是非常容易的。 農民也不是不會反抗,但往往都是天怒人怨到極點後,才以一種災禍式的方式推翻政權。 像歐洲、日本、東南亞等這種地形破碎,相對隔絕的環境,很難產生一統式的大帝國, 而且,只要是地形崎嶇、高山丘陵的居民,往往都比較強悍,也勇於反抗外來統治權。 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高山蠻族都會發展出人權概念,這需要各種歷史文化因素的配合 但反過來說,歷史上以廣大平原居民為主體所發展出的社會文化,幾乎都是溫順軟弱的 這種社會,是很難產生,也從來沒有產生過捍衛權利、勇於反抗的自由文化。 因此,基督教會成為人權的起源,是因為人權的發明者都是古老貧乏歐洲蠻族的後代, 基督教也有往東傳播過,景教在中國地區最興盛的時期便是在南北朝、唐朝, 但是還是沒有衝破自然環境限制被消滅了,之後在皇權抬頭後更加無法發展, 中國內地以廣大平原為主的封閉環境,就是華人社會無法產出人權的決定因素之一。 這個限制,就算是中國人都信了基督教,也是沒辦法改變的。 最後,還好台灣是個相對封閉的海島,有著先天隔絕大平原文化的地理優勢。 ※ 引述《around14357 (arrd)》之銘言: : 現代台灣人嘴巴都會說人權,可這人權的觀念並不是華人社會的東西,人權是從西方文明 : 傳過來的。 : 想一起思考,為什麼現今人權觀都是源自於西方基督教文明? : 而在中國幾千年就無法產生這樣的人權觀念。 : 中國幾千年來直到今天都是當權者就可以為所欲為的迫害異議份子。 : 法律只是為了保衛當權者的權力。 : 我的思考是,歐洲人在基督信仰文化影響下,才會去思考有一種高過於人高過於當權者制 : 定的法律的善惡秩序,進而才會有天賦人權這樣的思想。 : 也許當初歐洲一些提出這些觀念的人未必是什麼虔誠的基督教徒,但不可否認他們都是在 : 深受基督教文化影響的社會成長的。 : 而這天賦人權的觀念在君權至上以及無神論的中國社會是無法產生的。 : 在中國社會既然無神,那當然就是由那權力最大拳頭最大的人說了算。 : 過去中國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現在也只是換成了黨和韭菜的關係。 : 在中國幾千年,大家爭的是使自己成為那個可以為所欲為的當權者,而一但成了當權者為 : 了保住自己權力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迫害異議份子。 : 在這樣的社會文化下沒辦法去思考會有什麼高過於當權者的善惡秩序存在,也就無法產生 : 人權的觀念。 : 以上想了解鄉民的看法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2.2.2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97742089.A.F2E.html

08/18 17:28, 3年前 , 1F
優文
08/18 17:28, 1F

08/18 17:29, 3年前 , 2F
但你沒有闡述基督教對西方的意義是什麼
08/18 17:29, 2F

08/18 17:32, 3年前 , 3F
我的看法是新教傳統依照西方的經濟需求產生,跟基督教
08/18 17:32, 3F

08/18 17:32, 3年前 , 4F
本質無關
08/18 17:32, 4F

08/18 18:10, 3年前 , 5F
推 其實重點就在於只有基督教的神和人是用簽"契約"建
08/18 18:10, 5F

08/18 18:10, 3年前 , 6F
立關係,也可能地中海地區的地形,讓人必須被迫頻繁
08/18 18:10, 6F

08/18 18:10, 3年前 , 7F
交易去維持生活所需,也因此誕生了基督教這種有契約
08/18 18:10, 7F

08/18 18:10, 3年前 , 8F
精神的宗教
08/18 18:10, 8F
文章代碼(AID): #1VEvm9yk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VEvm9yk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