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中龍董座稱台灣恐失亞太離岸風電關鍵樞紐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ayumi)時間5年前 (2019/01/25 08:36), 5年前編輯推噓10(1007)
留言17則, 1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Y※ 引述《Kevin0224 (一顆蘋果)》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yahoo : 2.完整新聞標題: : 產業:風電躉購費率大降,中龍董座王錫欽稱台灣恐失亞太離岸風電關鍵樞紐契機 : 3.完整新聞內文: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goo.gl/FZexMC : 5.備註: : 通篇專有名詞,來翻譯翻譯 : 1.台灣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於風電發展,據新聞指出, : 全球最好的20大風場中,就有16個在台灣海峽 然後容量因素預估最高差不多41% 火核動輒8-9成 這只能說就是現在科技的限制 但如果未來科技發展離岸風的容量因素能夠大幅提高 屆時再蓋 每度電的單位成本就能再度大幅降低 我們也不用在這所謂16個全球最好風場 先插了舊機組,再因為效能太差 把舊機組拆掉,換成新機組 如果可以 或許是該拿其中部分少數風場 先循序漸進的發展 而非一次性大規模招標 且綁約二十年 : 2.「躉購」就是政府保證收購 : 這個制度源自德國2000年《再生能源法》的Feed-In Tariff(簡稱FIT)制度, : 這套制度讓德國再生能源裝置量迅速提升,目前已有全球70多個國家或地區採用。 : 躉購跟一般補貼制度有很大的差異。一般的補貼是由政府補助設備購買, : 卻難保證設備被良好維護。(EX: 君不見南部一堆共享單車爛到天邊) : 2000年德國開啟的躉購制度是由民眾掏錢買再生能源設備, : 政府以躉購費率收購綠電20年,綠電發愈多,民眾愈有利。 : 以台灣風電為例,如果風機毀損,沒風發不了電 : ,都會是廠商的損失。 不解綠能發越多,民眾越有利的說法從何而來 電力需求是有限的 如果發電量遠遠大於需求量 結果就是棄電 當然,廠商與台電有簽訂棄電條款 人民不會因為這些被接地放棄的電力而多付錢 但廠商會 將本求利的結果就是施壓政府提高躉購費率 不然經營賠錢誰幹? 且以政府目標的二成綠能的預估規模而言(原本三成是筆誤) 漲幅雖然不到一元,但就整體電價來看卻高達三成 (這僅算電力成本與廢核代價,隱藏成本譬如核四攤提、火發備援、電網改建未計入) 假設要拉高到三成以上 總成本就會疊高更多 事實上以歐洲現況看 大力發展太陽能與風力的國家 其平均電費(民生與工業)都遠高於發展比較遲緩的國家 再者我們講到損壞 其實也不會是廠商損失 他們都會進行保險的 主要則是台灣的保險公司要出險 另外比較需要注意的 則是實際發電量遠低於預估值 那單位發電成本就會大幅提高 屆時躉購費率不立刻相應提高 廠商就會無法經營 但若要加價,電力成本就會更高,電價也就水漲船高 而若還是有人經營不善 結果就是倒閉 讓銀行去接收風機 但因為是無追索權融資 扣除掉國外機關五六成的保證 以數千億規模的投資看 至少會產生數百億元的呆帳 當然 如果發電量達到預期以上 透過躉購費率的保障 是能夠可長可久持續經營的 : 3.但現在很多人質疑,躉購的費率若調高,政府就要多花錢不好! : 這就是這篇新聞的重點了, : 現在是離岸風電廠的開發初期,建置的成本要算入在內,如果廠商划不來, : 那電廠根本就蓋不起來,畢竟又不是巧克力工廠 : 很多人拿歐洲的建置成本來回算台灣,但這根本錯誤阿 : 人家已經發展快三十年,基礎設施跟產業鏈都非常完善,才能比較便宜 : 跟我們同樣條件的美國、日本,算起來的價格還比我們高... 各地狀況都不太一樣吧 且日本高價是針對國內廠商全自產的優惠 並非所有人都能拿到10元/度的高價 事實上全球也在對綠能補助金額縮減 一來是這些補助造成龐大負擔 二來是因為科技發展單位發電成本本來就持續降低 一些相關研究更指出二三十年後平均成本就會降低到兩三元左右 經濟部的說帖 拿著人家以三十年前發展的技術的發電成本 來說我們的現今的發電成本與之相差不大 是這二三十年離岸風機技術都沒進展嗎? 且更不提你前述的 全球最佳20大風場 有16個在台灣 既然是最佳風場 代表天然條件上遠遠勝過其他國家 那麼發電成本還要跟其他國家二三十年前看齊 是不是有點問題? 當然我國的招標還包含了技轉與國產化的目的在 但是標案分兩類 後期部分競標價僅僅是前期的一半還少 2.2 VS 5.8 這等於要我們相信 差額每度3.6元 全都是技轉與國產化的成本 這金額高低我不做評論 就見仁見智吧 : 簡言之,唯有把電廠蓋好,才能穩定供電跟創造就業機會, : 並期盼我們能從「買技術發電」變成「賣技術幫人發電」, : 但9.2大概就是希望用祖國的善意發電吧顆顆 事實上中國也在大量發展風機之中 或者說中國一直對發電業這塊技術著墨很深 太陽能上基本上已經把德國七八間公司打到倒閉了 賣技術幫人發電當然是好 但技轉的內容是離岸風機的核心技術 能讓台灣對世界全套輸出整隻風機? 還部份裝配? 這就差別很大 也直接影響台灣花這麼多成本在風機上 被取代性到底有多高的問題 甚至很可能發生 一直被台灣人民所詬病的 超大型台灣企業在全球賺很多錢 但工廠與工作機會都在中國、越南等地 這種技術的確是不用中國的善液來發電 但確實增加中國的實力,讓他們銀彈越來越多 雖然 這很大部分也是因為全球化影響 不過既然你提到中國 我們也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 -- 噓 kelyβ@βγ: 噗~最近才跟專包政府工程的包商泡過茶 03/06 23:58 → kelyβ@βγ: 聽到核廢料桶油漆刷一刷了事,嚇的尿都快噴出來啦XD 03/06 23:58 → kelyβ@βγ: 噗~小hama要不要問問馬殷邦博士啊XD 03/07 00:28 所以你kelyβ@βγ現在指涉馬殷邦博士涉嫌跟台電同謀 將核廢料的桶子隨便用油漆塗塗嗎? #1Mt5502L (Gossip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62.1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48376586.A.EF1.html

01/25 08:37, 5年前 , 1F
01/25 08:37, 1F

01/25 08:41, 5年前 , 2F
全世界20個風場佔16個,天然好處你都拿了,你是要去
01/25 08:41, 2F

01/25 08:41, 5年前 , 3F
幫補血 政治不正確
01/25 08:41, 3F

01/25 08:41, 5年前 , 4F
哪再出口風機
01/25 08:41, 4F

01/25 08:46, 5年前 , 5F
合理 推
01/25 08:46, 5F

01/25 08:52, 5年前 , 6F
01/25 08:52, 6F

01/25 08:55, 5年前 , 7F
廠商在簽訂躉購契約後施壓提高電價有點奇怪,在全球中有哪
01/25 08:55, 7F

01/25 08:55, 5年前 , 8F
個風場有這個案例嗎?
01/25 08:55, 8F

01/25 09:06, 5年前 , 9F
中龍,哈哈
01/25 09:06, 9F

01/25 09:37, 5年前 , 10F
笑囉 20個風場有16個在台灣讓外資爽賺 我們只能去賺額
01/25 09:37, 10F

01/25 09:37, 5年前 , 11F
外四個風場
01/25 09:37, 11F

01/25 10:35, 5年前 , 12F
能撈錢趕快撈啊
01/25 10:35, 12F
※ 編輯: hamasakiayu (220.129.62.163), 01/25/2019 15:12:12

01/25 15:53, 5年前 , 13F
風電能源轉化率,理論值59%,還有18%進步空間
01/25 15:53, 13F

01/25 15:55, 5年前 , 14F
好文推。不反對風電,但這樣的激進能源政策才是債留子孫。
01/25 15:55, 14F

01/25 17:49, 5年前 , 15F
保險的部分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是100%再保到國外的再保
01/25 17:49, 15F

01/25 17:49, 5年前 , 16F
公司。不是留在國內。
01/25 17:49, 16F

01/26 02:34, 5年前 , 17F
推 這才是真的有搞懂的
01/26 02:34, 17F
文章代碼(AID): #1SIbeAxn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SIbeAxn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