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台灣 1970-1990 的 GDP已刪文

看板Gossiping作者 (Nothing)時間5年前 (2018/11/22 03:32), 5年前編輯推噓2(2012)
留言14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8/9 (看更多)
※ 引述《Lindemann (做一個有質感的好人)》之銘言: : ※ 引述《clausewitz (理論學家)》之銘言: : : ※ 引述《ho2002 (批踢踢特偵組)》之銘言: : : : 下面這個影片是中港台 1949-2016 的 GDP 變化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1SuwtvhaYU
: : : 看完影片後才知道台灣當時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真的是實至名歸 : : 會相信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就可鑑定是 9.2 無誤。 : : 花一點心思 Google 一下,就知道亞洲四小龍,台灣人均從來就沒追過香港、新加 : 那你大概就是只會google,完全看著表面的數據的自以為而已吧? 據說韓國曾經是互咬 但在1980年起就開始被超車 1990 就看不到車尾燈了 1980年代我念國 高中的印象是這樣 : : 坡,總量一直都落後韓國,台灣的「四小龍之首」是什麼碗糕? : 所謂的 四小龍之首,在我印象確實台灣在經濟,政治,文化,學術,綜藝圈,金融 : 也許台灣從來都不是亞洲四小龍第一,可能只有電子業和輕工業第一,但是論居住的各方面 : 條件當時綜合起來應該是第一,當時台灣更是華人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 你口中的華人 也就加上隔壁支那而已 1980-90年代 他們人民年收看有沒有1000鎂 台商過去都包幾個年輕妹來幹 台灣當然是華人代表阿傻眼貓咪 : 也許台灣的好大學台清交成從來沒有比香港的好大學和新加坡的好大學好,但是台灣 : 好的大學生畢業表現和校友知名度並不會輸給香港和新加坡,台灣的技職教育也是非常好 : 很多人會認為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原因是 : 台灣是全世界上最均富的國家 你知道 當時無殼蝸牛在路上抗議嗎? 因為房價太高 一棟一百萬的公寓 買不起 呵呵 : 不然為什麼當時中國經濟改革鄧小平喊 經濟學台灣 而不是學所得相對高的香港和 : 新加坡呢? 因為香港和新加坡都是貧富差距過大,而且都只是城市國家,懂了嗎? 因為台灣比較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89.2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42828755.A.414.html

11/22 03:34, 5年前 , 1F
無殼蝸牛運動 後來的起頭者自創了鍋貼店
11/22 03:34, 1F

11/22 03:34, 5年前 , 2F
都不知道台北房子買幾棟了
11/22 03:34, 2F

11/22 03:38, 5年前 , 3F
我記得台灣家戶自有房比率也到八成,當然
11/22 03:38, 3F

11/22 03:38, 5年前 , 4F
這是算戶,不是算個人。所以你爸媽有房,
11/22 03:38, 4F

11/22 03:38, 5年前 , 5F
你窮逼沒有房是不算沒房的
11/22 03:38, 5F
那年代 爸媽狂生小孩 政府那時怕生太多 大推保險套 一個不嫌少 兩個洽洽好 生四到五個小孩是常態,導致沒房子的人一堆

11/22 03:39, 5年前 , 6F
如果你結婚搬出去租房,才算沒房,沒老婆
11/22 03:39, 6F

11/22 03:39, 5年前 , 7F
甚至沒女友的單身狗肥宅不在計算內
11/22 03:39, 7F

11/22 03:40, 5年前 , 8F
台灣房屋持有其實相當高了
11/22 03:40, 8F
理由我上段有回 這情況到現在這年代更嚴重,因為那時出生的現在都是中年。 我就是那時出生的 ※ 編輯: Shallwin (180.217.89.253), 11/22/2018 03:43:50

11/22 03:51, 5年前 , 9F
我文中的 華人應該是包含香港,新加坡喔
11/22 03:51, 9F

11/22 03:52, 5年前 , 10F
以前香港,新加坡應該是所得比台灣高,但
11/22 03:52, 10F

11/22 03:52, 5年前 , 11F
台灣是曾經應該是所有華人注目的焦點
11/22 03:52, 11F

11/22 03:53, 5年前 , 12F
也許台灣不是世界上最均富的,但是台灣
11/22 03:53, 12F

11/22 03:53, 5年前 , 13F
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應該是華人的焦點喔
11/22 03:53, 13F

11/22 21:50, 5年前 , 14F
韓國之前還破產,之後重新站起來
11/22 21:50, 14F
文章代碼(AID): #1RzRBJGK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RzRBJGK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