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全球成績排第四 台灣學生「沒興趣當科學家」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6/12/10 15:17), 7年前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bachelorwhc (單身老王)》之銘言: : ※ 引述《peter308 (pete)》之銘言: : : 從1960到2010整整花了50年 才讓一個基礎研究的題目和領域變的普及和有應用價值 : : 所以基礎研究並不是沒有辦法賺錢 或是沒有辦法被工程界應用 : : 而是需要時間醞釀 加上會有很大的風險 : 機械學習其實一直都有在用 : 機械學習這個字眼 是很大的字眼 : 因為方法太多 : 在Google出現AlphaGo運用類神經網路Deep Learning前 : 其實台灣學界曾經有一段時間 瘋狂去做類神經網路 聽說也是跟國外的風 : 最後幾乎失敗告終 : 類神經網路外的機械學習 就是用統計方法 去訓練出模型 : 這種統計學習 其實已經行之有年 很多產品也在用 : 機械學習這個基礎研究到普及運用 需要花到50年的時間 : 其實是因為硬體設備跟不上學理 : 講白話一點 如果我說我有一個演算法 要用到256MB的記憶體 : 在現在聽起來很普通 甚至很小兒科 但是對三四十年前的人來說 : 簡直就是成本高到不可思議的作法 : : 當初提出"遺傳算法"的那批科學家們 : : 當初提出"遺傳算法"的那批科學家們 : : 他們之中有誰會想到50年後 大家對對他們當初提的東西有那麼高的研究興趣? : 遺傳算法 其中例如基因演算法 也是硬體跟不上學理的例子之一 : 因為這個東西 我每個子代都要算 甚至要算個幾萬代 算到結果收斂為止 : 對那時代來說 也是天方夜譚 : 對那時代來說 也是天方夜譚 : : 基礎科學需要"經費" "時間"和"非常聰明的人" : : 才有機會看到它開花結果 : : 工程大多是在基礎研究的基礎上 去做應用而已 : : 所以你說 基礎研究 重要還是不重要? : 非常正確的觀念 : 不過實務上 學術研究還是有很多問題 : 國家政策、重心要放在哪個研究上 就是一個大問題 :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研究領域是無價之寶 當然實際上也是如此 : 但是時間、金錢成本有限 怎麼分配 才是問題 : 台灣的學界 其實有很多毛病 國外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 : 但以台灣來說 : 1. 喜歡追熱門話題 : 奈米 雲端 大數據 類神經網路 VR物聯網 : 你會發現台灣學界 每隔幾年就會找到一個大話題 : 實際上這不尋常 : 你怎麼可能一群專攻程式語言領域的專家 突然隔天變成雲端運算專家 : 這種轉換 少說也要三、四年的時間成本 : 這種轉換 少說也要三、四年的時間成本 : 轉換太過頻繁 就代表很難做累積 : 2. 重視垃圾作業 : 學術單位的研究 其實不重視研究成果 : 重視的是你怎麼寫報告 : 我看過很多百萬在跳的計畫 : 我看過很多百萬在跳的計畫 : 可能計畫跟報告花了二十天寫 結果成品做不到七天 : 台灣最大的詐騙集團 其實就是那些學術、研究單位 : 像某些板友講的 其實產學合作 還比較好 : 產學合作需要的 是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不是在那邊聽你打嘴砲報告唬爛 : 其次學生 物美價廉 : 搞不好我請一個工程師幹一個月要四五萬 : 請兩個程度強的學生 一個月給他們三萬去分就好了 如果是生物醫學領域來說,個人在臨床及基礎醫學研究都有點涉略,發展ㄧ點淺見 我認為在現今的科學界,基礎研究要有所成就(這裡所謂成就是指真的對科學的進展作出明顯貢獻,而非指垃圾論文很多或只是想藉著論文升等不擇手段的人,台灣的比例自己想),需要 1. 足夠的經費 2. 非常強烈的熱誠 3. 聰明的頭腦 4. 絕佳的運氣 4. 絕佳的運氣 這四樣缺一不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第二、第三項。第四項是拼人品,不是指拼P圖技術。 問題是第一項,台灣是拼老師居多。制度上能夠幫助的是審查制度公平及科研經費充足,但經費有限下,kinship影響性就很大,這在台灣是公開的秘密。沒有人脈及有人提拔,縱使你是諾貝爾獎等級的人才,在台灣ㄧ樣GG。 回到當ㄧ個好的臨床研究者,你會發現難度從 super降至中低級,真的是容易許多。首先,台灣有健保資料庫,各個醫學中心都在建立自己的大數據中心及檢體資料庫,除了涉及臨床試驗及大規模轉譯醫學研究外,所需的經費真 最後回到爲什麼台灣人喜歡當醫師、不喜歡當科學家這件事,我認為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第一個當然是CP值。ㄧ個好的醫師,對病患病情大多可以預測及治療,有一定的成就感,收入又保障生活。當了科學家,生活不夠穩定又充滿挫折,有成就是少數,大部分是跟風研究,如果沒有強烈熱誠及清心寡慾,可以當醫生 第二個是台灣的教育制度,不重視興趣啟發及自我追尋,讓許多適合當科學家的人,在決定科系時沒有看到自己的長處,而選擇隨波逐流去當醫生。結果是造就ㄧ個普通的醫師,卻少了一個對科學有貢獻的研究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164.1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1354264.A.519.html

12/10 15:24, , 1F
認真文推一下
12/10 15:24, 1F

12/10 15:26, , 2F
你醫學系?
12/10 15:26, 2F
叫我博士侯選人比較適當 ※ 編輯: giselleii (111.83.164.125), 12/10/2016 15:28:39

12/10 16:09, , 3F
原來你們領域的狀況是這樣
12/10 16:09, 3F
文章代碼(AID): #1OIwmOKP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IwmOKP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