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夏教滅教路徑解析之懶人包:三個命門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6/10/02 15:05),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以徵得原作者同意轉錄。 (文長) 原文網址: http://csc79.blogspot.tw/2016/09/blog-post_27.html 由於原作者ptt 帳號已經被砍掉,無法回文貼文。 所以幫原作者這篇文章,轉貼到八卦版回文。 作者在ptt 原帳號暱稱:板橋金城武拉斯達 [以下正文] 夏教滅教路徑解析之懶人包:夏林清事件的三個命門 / 張紹中 夏教之命門,在招牌方面,維繫於宗座教育部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系的資源。 而夏林清本人,也是在該校任職,而且是社會科學院院長的高位。 我特別將輔仁大學全名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與其在教會世界的 「主管機關」打出,是因為不可否認該校的宗教本質。按照宗座教育部的 原則,一個國家只能有一間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梵蒂岡與 中華民國有建交,現任大使為高德隆,所以是國家),夏林清與夏教所有 講師的聘書,都會要求不能違反天主教大學憲章,這就算不是民事契約, 對校方而言,也是對天主的契約。天主的契約,對人世可能沒有效力, 但對董事會說不定還有點效力。 天主教大學憲章,要求天主教大學所有教師,必須恪守專業倫理規範,對 專業倫理的尊重必須勝於技術的鑽研,對人的尊重必須超越單一的事物。 這邊的專業倫理,天主教神學倫理學並非絕對的主角,而是指各學科所組 成的社群,對該學科「該怎麼探索知識」的規範。 性侵事件本身,造成被性侵者與其周遭人的痛苦。但真正能讓夏教在招牌 與其文憑印刷中心方面「滅門」的路徑如果存在,除了目前已經出現的所 有法律問題,就是在於三點: 1. 其學術基礎不堪一擊 2. 夏林清無視心理學之專業倫理 3. 夏林清無視自己任職於學術機構的事實 1. 其學術基礎不堪一擊 夏教的「培力」理論,從夏門直傳研究生的論文,可以發現到,夏門直傳於 夏林清,而其學術「基礎」便是由夏林清與鄭村棋所翻譯的 Chris Argiris 跟 Donald Schon 著作。這兩位以行動理論與組織學習理論聞名,通常被視 為商管學者,事實上,關於組織學習理論的文獻,大部分也都是發在 《管理科學季刊》上面,看起來其理論時常被應用於直銷,在此對其內容略過。 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在國際解離與創傷協會的相關資訊中,看不到他們 大宗師的理論,不僅沒有流行病學的量化研究,也缺乏田野的質化研究, 在實證效果上,至少在此一領域,無法證明其有效。真要說的話,唯一的實證, 只有夏派門人的論文而已。然而不只樣本數太少,且其大多數的內容, 根本不堪稱為心理學論文,都是在討論個人生命體驗。田野調查, 沒有自己在調查自己內心的。 雖然引用商管學者作為大宗師的教派教祖,夏林清與其教派,反而時常以抗拒 資本主義的姿態出現。 對於這種矛盾,我將在這邊給出兩個脈絡: a) 門徒接受的學術訓練太爛 b) 其學術基礎其實來自於夏林清本人,而非 Chris Argiris 與 Donald Schon。 a) 學術程度的低落 夏林清的門徒,由其論文內容來看,大部分都沒有讀完他們大宗師的多數著作, 而只有選讀夏林清的譯本,主要是行動理論的一小部分,這可能是因為單純看不懂, 也可能是英文能力的限制。他們的各類學術基礎,爛到會把超譯尼采放進論文參考 書目裡面,單然不可能有完整的知識去解釋這兩個學者的理論。我想,就算只是 心理學的大四學生,也會在課程與工作坊的經驗中,知道有存在主義取向的 治療團體這種東西存在,雖然並不是專門討論尼采的課程,但至少不至於引用其內文, 作為自身對尼采認識的來源。 http://tinyurl.com/h6w5hom 夏教所會使用的論文參考書目 夏教門徒學術與助人實務程度的低落,與其狂信互為因果關係。因為無知, 所以無法真正讀懂文本脈絡,並覺察立論基礎的異樣。因為在最初的選擇便已極少 (譬如,能選擇的學術訓練,只有夏教訓練),所以無法全面地評估不同的思維方式。 因為狂信,所以連最基本的同理也都失去。 b) 其學術認識其實來自於夏林清本人 夏林清的門徒時常對夏林清理論使用「緊密的內團體」、「家的互動關係」這類句子 來詮釋,而在該教派的兩位大宗師著作中,似乎找不到實際內容,最多只有 Argiris 曾經提過學習組織之類的內容,但與夏教「充滿反抗」精神的內團體,完全不同, 前者尚且承認自己存在一個更大的世界之中,後者則採取視若無睹的方式,忽略前者, 而改為向著內部晦澀的神意祈禱,來取得勝利與正面力量的維持。 這種態度也顯現在這次事件中,夏教對於法律的無知。他們批判法律,但又無能使用 有效的批判工具,彷彿只要待在於「內團體」中,便可以永遠地勝利。而事件當事人, 可以說是毀敗了他們心中的勝利,於是夏教成員便更進一步地向該內團體那唯一的神祉 夏林清,以該教獨特的禱文禱告,而換取持續地救贖。 為何在兩位的大宗師的著作中找不到相關內容?因為其理論原本就不是出於他人, 而是由夏林清詮釋過後,在他著作內不斷出現,譬如夏林清的著作 《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中, 就有大量類似修辭的句子,而其引注則是夏林清本人的早年著作。基本上夏林清的 著作,其原出處就是夏林清而已,鮮少有引用心理學門其他學者文章的狀況,這種 自我複製的文本引注方式,你將很容易在新興宗教的「聖經」中發現,譬如新興宗 教統一教的文鮮明,將聖經列為大宗師(如夏教的 Chris Argiris 與 Donald Schon),而將文鮮明自行寫作的《原理講論》、《天聖經》 作為其真實的聖經,後者對前者的解釋方式,與大多 數人完全脫鉤,而後者唯一的引注來源,即是自身對聖經的詮釋本身。 而正常的學術訓練為何?以「聖經研究」這門學科來說,通常是先參考所有參與 「聖經研究」這一活動群體的所有研究者的看法,再產生自身的見解。用人話來說, 就是必須從所有門派之中尋找自己的信仰,然而夏林清並非如此,他讓其門徒在自己 一個人身上尋求信仰,被迫由一中選一。 這不是正常的學術訓練。 夏林清遺忘了自己身在學術機構的使命,而其門徒在強迫他人「由一中選一」 來捍衛自身信念的一刻,也已經把內團體視為世界的全部 (至少是可觸真實的唯一版本),同時遺忘了大學做作為學術機構 而與其他人存在於人世,在以小團體反抗他們所認為的世界壓迫的同時, 也在壓迫他者並使他們失去了退出的自由。新興宗教不是一天造成的, 早在《左工二流誌》所書寫的 1986 年裡,便有跡象。 那是這麼多人的人生。 2. 夏林清無視心理學之專業倫理 夏教可能是由於即使不受法規限制,其中絕大多數教友照其心理學素養, 也不可能考取任何心理師執照的關係,其派系一直有反證照的態度, 甚至也批判心理師考試中所會出現的基礎心理學知識,這或許也屬於 一種「以內團體反抗世界壓迫」的行動理論。然而夏林清本人或許是為了 規避心理師法第四十二條,無執照者不能執行心理治療與諮商業務,而不斷改用 「助人」、「輔導」等話術來規避「諮商」的所有規範。 但夏教信徒不斷陳述的「加害者不是加害者」、「培力(在絕大多數學術專書 通常譯為賦權或充權)」、「重新理解一個事態」等等理論, 如果以正確的方式與一定訓練後的技術來使用,其實根本就是後現代取向 心理治療與敘事學的常見邏輯,所以在此我會將他們的「行動理論」與 「助人行為」刻意切割開來,並非不了解他們的教義為「將兩者混合, 以達到改變現實的效果」,而是為了迴避夏教所信仰的由夏林清所創造, 不三不四,混成一團,毫無根據的內容物。並純粹以後現代取向心理治療、 助人工作與心理學的專業倫理,來討論夏教與夏林清在此區塊的惡劣行徑。 a) 夏教全體皆認為「事物」高於「人」 從夏教的所有反擊,譬如「529事件」等等代號,與認為「案主如何歸案主, 輔大校方的處置我們要反抗」、「性侵事件是性侵事件,案主 po 文陳述 自己的性侵案是另一件事」來看,可以發現夏教不只沒鳥過自己最愛講的 脈絡,也從來沒有把當事人當人看。 從頭到尾都在強調事物與事件,並沒有把那個活著的人放在主體位置。 對於夏教來說,只有自身才是主體,加入他們才能成為主體,其餘的人, 通通都不是人,而是自任其理論隨意「勝利」的失敗客體與殘渣。 上面的句子,用人話再講一次,就是不把人當人看。 但專業倫理之所以重要,便來自於把人當人看,倫理規範,因人而產生, 否則對於一連串的「心理事件」,不需要倫理,是因為這一連串的心理事件, 發生在人身上,他才因之有特殊的倫理意義,使得干涉心理現象之人, 必須恪守相關規範。 但夏林清沒有,夏教信徒也沒有。前者直到現在還在強調他的行為只是對抗毀謗 與網路霸凌的正常作為,只把自己當成人看;後者在護航教主時,眼中則只有 每一件能夠分開討論的獨立事件,而沒有那個將所有事件串連在一起的, 真實存在的人。 而這也違背了輔大必須遵守的天主教大學憲章。不是違背什麼 「鄉民對助人工作設下的錯誤期待」,也不是違背什麼「對受性侵害者的無聊框架」, 就只是不把人當人看而已。別鬼扯一堆。 當你閱讀完夏教信徒「論文」裡(如果那能稱之為論文, 但我肯定那大概不是心理學或社會科學的論文),充滿磨難與痛苦的生命經驗, 會發現他們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在我看來,這似乎是一種弔詭的解離, 教友生命中所經歷的苦難與傷害,並未在現實世界裡消解,而是因為某種信仰 而創造了新的現實,並生活於這個不存在於他者心中的現實。而傷害未曾消 解,只是隱伏於這種自我現實之外,埋得越來越深,當要進入到他人的、 一個世俗化的現實時,這些傷痛似乎也會隨之歸來,伴隨而來的即是反抗傷痛 的防衛、對外團體的抵抗,對他人的傷害,與行無止盡埋藏在理性深處的瘋狂, 彷彿只要承認了他人的傷痛,就是承認了自己的傷痛。 教友當然有信仰自由,但其他人在這個世界,究竟能不能有一丁點的 「情緒自由」呢?當解離沒有發生,在連受傷與情緒也不被允許的時 刻,一個疼痛的人是否會向生命的盡頭尋求出口? 不過,夏教教友顯然沒有想這麼多。因為他們只想到他們自己。直到此刻, 都還在想辦法把燈光引導到被害者身上,等待媒體砲火停歇後,把兩位當事 人給弄死。 b) 權力關係的不對等 後現代取向的心理治療,普遍主張「沒有任何人是權威」,當事人不是, 而治療者也不是,雙方對等的意思,即是案主隨時可以走出診間。連治療 本身也是可以消解的、可以是不必要的,案主當然也可以是不必治療的 (你也可以想像,後現代取向心理治療者,會輕易接受案主有 說謊的權力,將謊言也視之為心理治療的一環)。 治療關係所產生的權力不對等,來自於幾個面向,一是從心理事件來看, 求助者走進診間的一瞬間,已經承認自己「受傷」、「求助者」的身份; 其次為從客觀事實來看,治療者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會知道太多事,這 些事在社會環境下具有不同的意義。因此隨時可以走出診間,加上絕對保 密的專業倫理,讓後現代治療取向在理論上成為了可能。但也因為上面兩 種權力關係的不對等,治療者在治療情境以外,不該去干涉案主的生活, 也必須保持緘默。 夏林清所召集的「工作小組」或是後面的各種「工作會議」,如果是助人 行為,則在權力關係的兩個面向上,根本就不該產生。一是從起點開始, 夏林清為社科院長,夏教教友何東洪為系主任,會議上的教職員,對學生 存在了決定課程內容與話語的權力,即使跪在地上發言,也無法將這種不 對等的權力關係消解。此外還存在了權力的延續,也就是在諮商結束後, 雙方仍會有師生的互動關係。 在這種狀況下,要進行「助人」、「輔導」,進而試圖「培力(賦權)」, 別說是不符合後現代取向心理治療所要求的「沒有人是權威」,就連最基本 的助人工作倫理都未顧及。這些人還有資格自命為心理專業者嗎? c) 實驗的恣意、權力的濫用 前面提到過夏林清的兩位大宗師,與其抄襲敘事治療原理並抽換名詞後, 將原始內容扭曲化的「獨創」理論。大宗師一般已被當成商管學者,而 夏林清的獨創理論,在台灣心理學界自始自終就被視為「少數說」,效 度除了夏教教友的「論文」之外,既缺乏量化的流行病學統計或調查, 也缺乏質化的田野與實驗。 夏林清究竟是想利用自身的權力,在性侵案當事人的身上實驗自己的學說? 還是想進行另一次的「行為實踐」或著「田野」?不管動機如何,在夏林清 濫用師生關係,將教學職能混淆進行政作為之內的一瞬間,就已將諸如保護 原則、知情同意原則、尊重隱私原則、互惠回饋原則,等等全部的學術倫理 原則盡皆毀滅。再看先前說出「我要聽你做為一個女人在這件事裡面經驗到 什麼!」,與後面「百人大田野」的公審會上,禁止當事人反駁的力道,其 濫用權力的程度,大概足以使所有專業倫理毀滅一百次還有剩。 就算偉大的指導者夏林清想要聽什麼,退一百萬步而言,也不是在那種場子 講給別人聽,他當下有要求當事人同意嗎?連實習醫師旁觀教學診,都需要 先在門口放一個告示牌讓患者知情同意了。 假設夏林清是另一個心理系的一般系友,哪來的「百人大田野」或是 「百人大教學」、「百人大團契」,可能連找 10 個人去錢櫃唱歌都 有問題。要談脈絡的話,當夏教教友何東洪以系主任身份,發電子郵件 約談所有支持性侵案被害人的心理系學生時,這權力關係還不夠 昭然若揭嗎?而夏教教友至今還切割開性侵案的脈絡,抗議輔大校方對心理系的 「不對等權力關係」,實在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只看得見別人的權力, 看不見自己的暴力。 動機很可能是壞的,手段是壞的,而結果誠如各位所見,是大爆炸程度的壞。 道德判斷的三階段,幾乎滿盤皆是惡,除了宗教式的瘋狂信仰,究竟還有什麼 東西能讓這些教友護航夏林清直至盡頭? 3. 夏林清無視於自己任職於學術機構的事實 夏林清除了夏教教主之外,也以心理系教師的身份,貴為輔大社會科學院院長。 雖然一般來說,大學有學術自由,社會系的學生參與政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透過濫發文憑來「培力」給自己的教友,或是利用前述的「學歷扭轉培力」 來成立自己的新興宗教教團,大概就不太正常了。 在前面的部分,已經提過了教友的學術程度,有興趣者, 大可自行去國圖找論文來看。文獻回顧在哪?研究方法勒? 你要說這不是心理學論文,而是在進行「社會介入與自我實踐」? 這是社會實踐系還是心理系?研究所名額都給夏教就好啦, 那真的想讀心理學的考生勒?怪他們自己命不好,沒有加入 夏教或夏林清所屬的政治社團? 夏林清看來不是很重視一間研究所作為學術與研究機構,培育學術人才的機能。 不過,夏林清已經明確表達自己的志向了,而輔大究竟又想當多久夏林清 教的文憑印刷中心呢? ---- 勘誤 ---- 2016 9/30 勘誤:有人來信指正,「我要聽你做為一個女人在這件事裡面經驗到什麼!」並不是百人 大田野當天說的,本文原始版此處為誤植,該句子為更早之前的會議上所說。該處原本是 想起錄音檔那段:「但這個版本 .... 」「感覺的東西怎麼會有版本問題!!!」而被現 場制止發言的一幕,那對話實在害我聽呆了。不知為何想起更早之前那鏗鏘有力的發言, 在腦中迴盪不已,混在一起,在此更正,也為混淆了夏教行為的順序道歉。我知道有很多 熱情的朋友為了避免夏教跳針跟創造字詞意義與用法到宇宙盡頭,有把他們混亂的發言整 理得很清楚,並且排出了正確的時序,雖然我並未看完夏教的發言,但我想,此處誤植, 是浪費了整理者的心力。也感謝指正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2.20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5391918.A.4AA.html

10/02 15:07, , 1F
精闢
10/02 15:07, 1F

10/02 15:09, , 2F
10/02 15:09, 2F

10/02 15:10, , 3F
推~
10/02 15:10, 3F

10/02 15:11, , 4F
中肯啊這篇
10/02 15:11, 4F

10/02 15:15, , 5F
10/02 15:15, 5F

10/02 15:15, , 6F
10/02 15:15, 6F
文章代碼(AID): #1NyB6kIg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yB6kIg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