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Uber 台灣 總經理的公開信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7/19 02:19), 編輯推噓3(9650)
留言65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45 (看更多)
Uber在美國這個世界最大印鈔市場 光是現在的市值就高達500億美元 相當於1.5兆台幣 市值泡沫根本不是抽計程車佣金堆起來 隨著要素價格均等化的作用 在全球化之下大力發威 非常多的落後國家的人民快速進入中產階級 現在一年銷售的車輛 已經高達8000萬輛 再過不久 東南亞各國人民必然會大力買車 其實不光是全球化分工 跟全球化的文化傳播也有關 台灣這幾年車子也暴增很多 現在人人都需要有車 就像一定要有智慧型手機一樣 未來男生你沒開車 絕對被當魯蛇 男女朋友交往出遊 卻沒有私人交通包廂 除非你一張帥臉 不然一定被嫌棄 就跟沒智慧型手機一樣 就跟傳破舊衣服一樣 即便衣服再便宜 新的也比舊的好 東南亞勞工買的衣服再便宜 都比你肥宅穿一件鬆垮的潮T還來的體面 就像中國人均GDP只有我們1/3 但你到中國 年輕人還是穿的比我們潮 或者說看起來的生活體面度根本不會輸你 這種對於生活的基本要求 全世界越來越雷同 無關貧富與否 我記得根據一篇統計 城市的道路跟停車場面積 佔比居然高達5成 且未來還有更高比例的人口有開車需求 就像目前台灣到了假日 不分南北到處在塞車 土地面積這麽有限 人們又熱愛城市往城市擠 要提升更高比例的道路與停車場 根本不可能 要讓人們享用私人搭車空間 唯一解就是出租車的模式 共享車輛 必須迫使人們採用出租車的辦法 尤其自動駕駛的技術興起最重要 能使車輛自動發配到取車地點 抵達目的地時 又能不用停車場 直接前往別處繼續載客 別說替世界的城市解決多少問題 光是從替全世界的消費者省下多少成本來看 Uber公司就值得這麼高的估值 (當然未必做到) Uber光市值就夠存吃了 根本不需要抽成這一塊利潤 (當然有比沒有好) 最重要的在自駕車時代來臨之前 取得最大的出租車服務版圖 至於Uber的司機 未來也只能說聲抱歉 目前就是Uber吃下叫車服務市場的棋子 大家一直認為Uber是要壟斷計程車業 其實根本不是 也做不到 99%的計程車都碼是在服務本地人 根本沒有那麼多人天天在跨境 一個世界連鎖車行的優勢 跟55688在台灣根本沒差多少 地頭蛇永遠比你的司機更懂路線 更能削價競爭 一個想壟斷世界車行的商業模式 根本不可能得到這麼高的估值 所以Uber為什麼要違法 跟政府針鋒相對? 第一、 把議題拉到檯面 使自己的配車服務在道德制高點上先取勝,絕對不跟個別政府媾和或走法律程序,一定會被既得利益者玩死。總之,一定要扮演創新被打壓的角色來取得社會的道德認同。避免市場被當地業者跟政府聯合壟斷。 第二、 即便被罰也要衝市佔,這種服務技術門檻沒那麼高,掌握通路才是王道。被當地業者先做了他們自己的Uber,未來就沒戲唱。掌握在地叫車服務的人,一定是未來自駕車市場的贏家! 自駕車市場的到來,彷彿有個時間表似的,時間一到,誰是在地市場的龍頭,誰就是自駕車市場大帝的垂青對象。 Uber的底牌就是白牌車!透過雜牌軍大聯盟的方式來力抗在地計程車業者,取得最大叫車市佔率。當然這沒有永久的可能,在地計程車絕對比你能凹;要是自駕車的市場太晚到來,Uber絕對會被在地業者鬥垮。 所以我猜測,現在白牌車為主的方式只是以戰逼和的手法;等到打到雙方都很痛苦、計程車司機也很痛苦的時候。 Uber應該會取消所有抽成,讓計程車司機全面倒戈,殺個在地車行措手不及!這才合乎邏輯。 不然以Uber去年上半年,總交易量才36億美元(未扣除給司機的錢);根本撐不起這麽高的市值與這麼驚人的補貼玩法。 有家創投依據全球叫車市場來對Uber做估值,最高也才36億美元。 投資人對Uber 做出500億美元的估值,寄與的厚望根本完全不是在計程車抽成這塊利潤上; 而是在評估未來無人車時代之下,作為全球最大無人車調撥服務的公司;替世界省下這麼巨大的汽車消費成本、城市土地、資源成本的企業。 究竟值多少錢!? 所以大家別再吵Uber跟計程車囉,最重要是這個自駕車時代到底會不會來臨、何時來臨。 如果會來臨,那麼計程車司機的問題,就只是假議題,不是不重要,而是這行業已是明日黃花。 關鍵的問題在於;如果時代真的來臨時,我們是否擁有一個最大的叫車中心,還是這個發配中心掌控在外國企業手上? 衍生的問題是,我們到底該不該用政府杯葛來維護這個目的? 或者乾脆開放,但政府輔殖自家業者才合乎道德。 說實在話,在全球化市場下,透過關稅、行政杯葛等手段來保護自家產業。比起扶植自家產業當然簡單得多,但非常不入流。 尤其我們又是小國 小市場 依賴外銷,全球化反而對我們更有利;越是沒有這種壁壘,我們若有天產生Uber這樣服務的公司,才更有可能輕而易舉的踏進別人國家。 要是所有國家都完關稅壁壘、行政壁壘這套,對我們只是更加不利。人家市場大,比你更有本錢關起門來玩。 以行政壁壘來抵制Uber不僅不符合現在全球化自由市場的理念,也不利創新的誕生(四年了,看看台灣計程車業者依然一副死樣,阻擋第三方支付又想搞第三方支付的銀行死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118.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8865954.A.B6B.html

07/19 02:19, , 1F
一樓被肛爆
07/19 02:19, 1F

07/19 02:20, , 2F
你結尾忘記加錢!!!!!!錢
07/19 02:20, 2F

07/19 02:21, , 3F
一樓被肛爆!!!!!! 讚!!!!!!
07/19 02:21, 3F

07/19 02:22, , 4F
一樓被三四樓狂肛到爆炸 讚
07/19 02:22, 4F

07/19 02:22, , 5F
第一 道德制高點是三小 你們說了算?
07/19 02:22, 5F

07/19 02:23, , 6F
第二 搶市佔不是違法的藉口
07/19 02:23, 6F

07/19 02:24, , 7F
最後計程車司機全面倒戈 恭喜啦~~低素質司機通通到uber
07/19 02:24, 7F

07/19 02:24, , 8F
值得思考
07/19 02:24, 8F

07/19 02:32, , 9F
其實政府有在媒合計程車客運服務業要搞平台了...
07/19 02:32, 9F

07/19 02:33, , 10F
至於要花多久時間...天曉得,也不要講的台灣都沒在動
07/19 02:33, 10F

07/19 02:33, , 11F
動的慢一點總比腦死不會動來的好一點...
07/19 02:33, 11F

07/19 02:34, , 12F
至於共乘,北北基政府有官方的共乘平台,非營利
07/19 02:34, 12F

07/19 02:34, , 13F
uber的經營方式日前交通部表示他們就是計程車客運業
07/19 02:34, 13F

07/19 02:35, , 14F
不要再說什麼不讓uber進入就是食古不化了,太多問題
07/19 02:35, 14F

07/19 02:36, , 15F
要解決,等到雙方真的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在來上路不就
07/19 02:36, 15F

07/19 02:37, , 16F
好了,討價還價還一邊營運吃相還真的有點難看。
07/19 02:37, 16F

07/19 02:38, , 17F
不會 就只是個媒合平台 你看太高了 跟人力銀行87%像
07/19 02:38, 17F

07/19 02:40, , 18F
其實原文有一段說的很重要反而被忽略,就是政府要怎麼對
07/19 02:40, 18F

07/19 02:40, , 19F
跨境電商去課稅?像是hotels.com、netflix、spotify等等
07/19 02:40, 19F

07/19 02:41, , 20F
如果uber未來真的轉型--假設變成只送快遞或是無人車時
07/19 02:41, 20F

07/19 02:42, , 21F
,這種要怎麼課稅?
07/19 02:42, 21F

07/19 02:42, , 22F
跨境電商要看政府夠不夠力,美國政府就能全球追稅,追不到
07/19 02:42, 22F

07/19 02:42, , 23F
業者的稅就是轉嫁消費者
07/19 02:42, 23F

07/19 02:43, , 24F
目前無法可管,就算你要管,境外銀行也不見得配合你
07/19 02:43, 24F

07/19 02:43, , 25F
你單純掌控金流也只能督促他盡快坐下來和你談合法
07/19 02:43, 25F

07/19 02:44, , 26F
但是遇到這種財大氣粗的公司,他寧願繳些罰款撐到你
07/19 02:44, 26F

07/19 02:44, , 27F
受不了接受他的條件他就贏了 :D
07/19 02:44, 27F

07/19 02:45, , 28F
目前他國看起來也是立新法(ex.雲稅)去管理,不然認真
07/19 02:45, 28F

07/19 02:45, , 29F
看待的話,netflix等其實也都是逃漏稅
07/19 02:45, 29F

07/19 02:51, , 30F
我覺得在過幾年各國政府就會直接印鈔票來支付開銷了,稅收
07/19 02:51, 30F

07/19 02:51, , 31F
也就可以免了。目前以稅收作為抵押來發行國債的方法,不僅
07/19 02:51, 31F

07/19 02:51, , 32F
沒有控制住通膨,反而讓銀行家轉到翻掉;全球化之下追稅還
07/19 02:51, 32F

07/19 02:51, , 33F
越來越困難。沒必要再讓銀行賺一手。未來一定是主權貨幣的
07/19 02:51, 33F

07/19 02:51, , 34F
大印鈔機時代。
07/19 02:51, 34F

07/19 02:52, , 35F
netflix如果要提供好的服務品質,跟當地的網路業者合作
07/19 02:52, 35F

07/19 02:52, , 36F
是必要的,你如果全部都要繞到海外,品質就不能獲得保證
07/19 02:52, 36F

07/19 02:53, , 37F
跟當地業者合作..那就是"落地"了
07/19 02:53, 37F

07/19 02:56, , 38F
推推
07/19 02:56, 38F

07/19 03:53, , 39F
抄的還你自己打的
07/19 03:53, 39F

07/19 03:58, , 40F
還滿好奇 若訂房網全面被鎖 旅館飯店會倒成什麼光景
07/19 03:58, 40F

07/19 04:46, , 41F
當然是自己打的囉。說到訂房,你的擔憂就是Airbnb比Uber乖
07/19 04:46, 41F

07/19 04:46, , 42F
很多的原因。因為訂房這件事確實有跨境需求,世界最大的平
07/19 04:46, 42F

07/19 04:46, , 43F
台確實非常有競爭力,在地業者確實依賴它;但世界最大的叫
07/19 04:46, 43F

07/19 04:46, , 44F
車服務就還好,在地司機不是非它不可,若不是自駕車趨勢Ub
07/19 04:46, 44F

07/19 04:46, , 45F
er沒這麼大的搞頭。Uber就是為了壟斷未來自駕車市場,才會
07/19 04:46, 45F

07/19 04:46, , 46F
瘋狂成這樣子。在這個一切求快的世界,未來自駕車開發商貼
07/19 04:46, 46F

07/19 04:46, , 47F
錢求Uber採購都有可能;誰先上路先大規模測試,先掌握大數
07/19 04:46, 47F

07/19 04:46, , 48F
據,誰就能突然甩開對手好幾條街。Uber可以決定讓哪家車廠
07/19 04:46, 48F

07/19 04:47, , 49F
勝出。
07/19 04:47, 49F

07/19 04:56, , 50F
目前Uber已經擁有大多數車乘客的移動模式,週期、頻率、移
07/19 04:56, 50F

07/19 04:56, , 51F
動模式。這個調度平台,就只差自駕車合格上路。一旦真正上
07/19 04:56, 51F

07/19 04:57, , 52F
路,誰先來供應車輛,誰就比較有最多數據來找出自駕車的細
07/19 04:57, 52F

07/19 04:57, , 53F
節問題,進而甩開對手。何況租賃資金市場已經很成熟,車廠
07/19 04:57, 53F

07/19 04:57, , 54F
貸款造車來給Uber用租的也不難。目前看來市場、資金都到位
07/19 04:57, 54F

07/19 04:57, , 55F
,技術也差不多了,就等待法令通過。相信對各國政府來說,
07/19 04:57, 55F

07/19 04:57, , 56F
城市塞車問題都是非常迫切的事吧。
07/19 04:57, 56F

07/19 05:25, , 57F
沒sense Uber招娉了那麼多google製圖工程師 你說他
07/19 05:25, 57F

07/19 05:26, , 58F
技術門檻不高?
07/19 05:26, 58F

07/19 06:17, , 59F
樓上,因為Uber要做的是自駕車調配,不是媒合平台。
07/19 06:17, 59F

07/19 06:20, , 60F
uber自己都在做自動車了 CMU一狗票人都在uber
07/19 06:20, 60F

07/19 08:23, , 61F
噓的真的看不懂文章
07/19 08:23, 61F

07/19 10:13, , 62F
07/19 10:13, 62F

07/19 10:17, , 63F
台灣市場不小 而是土地小
07/19 10:17, 63F

07/19 13:13, , 64F
前面說募得120億,這邊市值500億?
07/19 13:13, 64F

07/19 17:25, , 65F
市值是按募資金額與股份佔比算算出來的
07/19 17:25, 65F
文章代碼(AID): #1NZHsYjh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ZHsYjh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