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行政區域幾十年不變 與現實脫節

看板Geography作者 (護芹人)時間18年前 (2006/02/28 06:51),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4 (看更多)
※ 引述《JJLi ()》之銘言: : 真的要變的話…以下是在下的小小想法: : 首先要來討論目前台灣主要生活圈是哪些… : 幾個輻輳點的中心城市大家一定要先圈選出來: : 台北台中高雄 : 這三個城市應該不需要懷疑。 : 新竹嘉義台南花蓮台東 : 分別是區塊裡面人口最集中的地方 : 馬公金城南竿 : 三個離島的行政中心無庸置疑 : 然後再以不同的狀況挑選出可能的圈圈… : 新竹台南都有與隔鄰生活圈太相近的問題。 : 尤其台南單獨分出來的話可能會太小,故把台南與高雄合併。 : 另外,花蓮台東有人口過少的考量因素再加上原住民因素,合為一區。 : 所以合併劃出: : 台北新竹台中嘉義高雄花蓮澎湖金門馬祖九個州。 : 接下來一一細述-- : (以下州行政中心儘量以小地名為準,大地名如『台北市』範圍太大了。) : (原住民自治區全都劃分至花蓮自治州轄內, : 分為泰雅賽夏賽德克邵鄒魯凱布農阿美達悟排灣十自治區) : (部份地區若未劃入自治區範圍,拜託糾正…) : ps:縣、市劃分--人口150萬為界 : 台北州: : 含基北桃宜四縣 : 龍潭三號省道、楊銅路、龍泉山莊、龍源路、石門水庫以南、合流坪以東不算 : 宜蘭僅算松蘿溪以北的大同鄉與平原各鄉鎮(東澳嶺以北不含東澳里) : 州行政中心--大稻珵(or信義) : 下轄基隆縣(基隆 萬里金山石門瑞芳汐止平溪貢寮雙溪) : 中壢縣(中壢 平鎮龍潭楊梅新屋觀音) : 桃園縣(桃園 八德南坎大園大溪三峽鶯歌) : 宜蘭縣(宜蘭 坪林烏來頭城礁溪壯園羅東五結冬山三星蘇澳) : 台北特區(台北 三芝淡水八里五股林口龜山泰山盧州三重新莊樹林土城 : 新店中和永和深坑石碇木柵景美北投士林) : 人口:900萬未滿 這個州人口大概快900萬。這幾乎是台灣人口(2280萬)的四成, 有點可怕。 我想東京都(人口1200萬)也沒有全日本(12000萬)四成的人口。 整個南關東(東京都,神奈川,千葉,崎玉等三縣)有大約3300萬人口 也才佔全日本的0.28左右。 若再加上櫪木,群馬,茨城三縣,人口約4000萬,整個關東地區也 不過全日本的1/3。 可以比擬的是南韓。首爾特別市人口約1000萬,只佔南韓人口(約4800萬) 的0.21左右。 但若加上仁川廣域市與京畿道,大概2190萬,就佔全南韓人口的0.45。 (真不敢相信南韓有將近一半的人口這麼靠近停戰線。) 不過這樣分的話,台北州的長官(州長??州牧??知州??還是怎樣??總不會州 主席吧!民選還是官派)鐵定會是國內政壇響噹噹的大人物。 這樣也沒有台北市的建置了。台北特區需要一個特區長官嗎?特首?? 民選或官派?? 可是不論是日本還是韓國,都沒有把首都圈合併成一個行政區。 想來忌諱的也是葉爾欽效應吧! 如果不希望台灣這麼小的地方就變成四級政府 (中央--州--縣/特區/市/自治區--鄉鎮)的話,其實可以考慮 把其中的一級精簡或裁掉。 例如 中央-州-鄉鎮 這樣看起來跟現行的制度有點像 所以如果要改的話,可能就得強調州的職權和現行的縣有何不同. : PS:樹林山佳區柑園區計入桃園縣 : 翡爭水庫以南計入宜蘭縣 : 新竹州: : 含竹苗兩縣 : 羅馬公路沿線、楊銅路以南合流坪以西均含 : 苗栗不含通霄苑里銅鑼三義大湖卓籣;新竹不含油羅溪以東之尖石鄉五峰 : 全泰安、南庄象山猿山以南、竹東五指山以南北埔蛾蝞大坪以南不含。 : 州行政中心--竹塹 : 下轄關西縣(關西 南龍潭新埔湖口新豐) : 新竹縣(竹塹 香山竹北芎林橫山竹東寶山北埔蛾眉三灣(永和山以北) : 頭份竹南(中港溪以北) : 【另法:以頭前溪為界,將竹北芎林橫山劃入關西,行政中心改竹北】 : 苗栗縣(苗栗 後龍造橋頭屋公館西湖獅潭) : 人口:90萬未滿(囧) 直接算竹竹苗三縣市人口的話,此州人口約140萬人。 跟此州北方的台北跟南方的台中比起來都略嫌少了些。 (不過如果把通霄苑里銅鑼三義大湖卓蘭等鄉鎮畫給台中的話。 此州的人數會少16萬,下到大約125萬左右。) : 台中州: : 苗中彰投 : 含通霄苑里銅鑼三義大湖卓蘭;不含梨山霧社信義地利竹山麗谷 : 日月潭環湖道路以東、以南;水里頂砍以東濁水溪以南均不含。 : 州行政中心--大墩(or七期重劃區or高鐵烏日台中站XDDD) : 下轄大甲縣(大甲 大安外埔后里東勢苑里通霄三義大湖桌蘭銅鑼大雪山) : 台中市(台中 清水梧棲沙鹿龍井大肚神岡大雅豐原潭子石岡新社 : 大里烏日霧峰南屯西屯北屯) : =>大甲溪以南藤坑溪暗影山九九峰以西大肚溪以北 : 彰化縣(彰化 不含芬園鄉、二水鄉源泉村以東) : 南投縣(南投 芬園草屯名間集集中寮國性埔里魚池水里) : =>部份鄉鎮必須合併 直接算中中彰投四縣市人口大約440萬人口。 加上南苗栗諸鄉鎮,變成約455萬人口。 扣除和平,仁愛,信義,竹山,鹿谷大約12萬人口。大概還是445萬左右。 大約是台北州的一半,佔全國0.19,大概兩成。 台中州的位置相當於日本中部地方的位置。台中市和名古屋地位相當。 名古屋所在的愛知縣人口大約699萬,佔人口人口的5.8%。比不上這個台中州。 但若加上新潟,富山,石川,福井,山梨,長野,靜岡,岐阜諸縣,人口約 2154萬人約佔日本人口的0.18。比例就相當了。 : 嘉義州: : 雲嘉南投 : 含竹山鹿谷不含水里 : 含北門學甲鹽水新營柳營東山白河後壁不含大埔阿里山 : 州行政中心--諸羅 : 下轄雲林縣(竹山(or斗六) 鹿谷梅山大林溪口+雲林縣去掉北港水林口湖四湖) : 嘉義縣(嘉義 北港水林口湖四湖+嘉義縣去掉布袋義竹梅山大林溪口 : 再去掉大埔、番路山(觸口)以東之番路、獨立山以東的竹崎) : 新營縣(新營 布袋義竹北門學甲鹽水後壁新營東山柳營白河) 直接算雲嘉嘉三縣市人口大約156萬 加上鹿谷竹山,約八萬人口。 還有北台南縣,新營鹽水東山柳營白河後壁北門學甲諸鄉鎮共約25萬人口。 扣掉嘉義縣的大埔阿里山共1萬人口。 這個嘉義州約188萬人口左右。比新竹州大一點。 : 高雄州: : 南高屏 : 不含新營縣轄區、含大埔鄉、不含三民桃源茂林霧台瑪家三地門泰武來義春日 : 枋寮村以南除車城滿州恒春外均不含。 : 州行政中心--高雄 : 下轄台南市(台南 大埔阿蓮路竹茄定湖內永安+台南縣扣掉新營縣) : 高雄市(高雄 橋頭梓官彌陀山岡山燕巢大社仁武鳥松大樹鳳山大寮) : 屏東縣(屏東 九如鹽埔長治內埔麟洛萬巒潮州萬丹新埤竹田崁頂南州東港 : 林邊佳冬枋寮) : 旗山縣(旗山 田寮內門美濃里港高樹六龜杉林甲仙) : 恒春縣(恒春 車城滿州)(好小XDDD)<-- 這是飛地嗎??如果沒有枋山 這塊地就是飛地了。 先計算南南高高屏總人口約550萬人。 加上嘉義大埔約3千人。 扣掉北台南縣約25萬人口 扣掉高雄縣三民桃源茂林共約1萬人。 扣掉屏東縣的霧台瑪家山地門泰武來義春日獅子枋山牡丹共約5萬人。 全部大概525萬人。 此高雄州比台中州大一點。佔全國人口的0.23。 高雄州的位置相當於日本近畿地方的位置。高雄市和大阪地位相當。 大阪所在的大阪府人口大約864萬,佔人口人口的7.2%。比不上這個高雄州。 但若加上京都,兵庫,三重,滋賀,奈良,和歌山諸府縣,人口約2600萬 人約佔日本人口的0.22。比例就相當了。 以上台北,新竹,台中,嘉義,高雄五州加起來人口即達2100萬以上, 大概可以分成三個等級。 台北900萬 高雄525萬 台中445萬 嘉義188萬 新竹125萬 剩下來的部份,人口就會少很多了。 : 東部州 : 花蓮台東 : 加今天的大同南澳復興尖石五峰南庄泰安梨山仁愛信義日月潭大阿里山三民桃源 : 霧台三地門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枋山牡丹 : 州行政中心--花蓮 : 下轄泰雅賽德克賽夏阿美邵族鄒族魯凱排灣達悟布農噶瑪蘭計十一族自治縣 : 並依照各自治縣分制定族群文化與高山與後花園永續經營之企劃。 花東加起來約58萬 加上大同南澳 約12000人 復興 10100人 尖石五峰 13000人 南庄泰安 17400人 和平 11000人 信義仁愛 33000人 阿里山 6200人 三民桃源茂林 10000人 霧台三地門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枋山牡丹 約50000人 (強烈建議枋山給高雄州因為枋山不算山地鄉鎮) (是不是除了台北縣的烏來,全部的山地鄉鎮都包含進去了??) 這樣這個州約 75萬人。 大約是新竹州的六成人口。 但州治距離自治縣均太遠。 如果強化州的職權的話,這樣的州政府可能難以顧及全部的轄地。 如果虛州實自治區的話,因為花東平原區還有數十萬的人口, 可能還是得設一般縣。那這樣就會像之前網友所說 疊床架屋的問題了。 : 澎湖 9萬 : 金門 7萬 : 馬祖 1萬 : (這三州大家應該可以心領神會吧?XDDDD) 這三州可能可以設特別的地方自治區,因為規模實在差別太大。 : 以上為個人心得,歡迎討論,謝謝XDDDDDD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97.125

02/28 11:02, , 1F
不過台南人應該不會容忍是拆台南縣市 而不是拆嘉義
02/28 11:02, 1F

02/28 20:06, , 2F
這不是容不容忍的問題..就實際上新營地區的人跟台南市
02/28 20:06, 2F

02/28 20:07, , 3F
的來往比較頻繁..畢竟台南比嘉義熱鬧..距離在此時似乎已經
02/28 20:07, 3F

02/28 20:07, , 4F
不是什麼問題了..
02/28 20:07, 4F
※ 編輯: retina 來自: 218.165.97.125 (02/28 21:06)
文章代碼(AID): #140u9KhH (Geogra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140u9KhH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