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對2008年景氣看法(上)

看板Fund作者 (艾奧羅斯)時間16年前 (2007/12/31 21:2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 引述《coolgigi (markus)》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Stock 看板] : 作者: coolgigi (markus) 看板: Stock : 標題: [心得] 我對2008年景氣看法(上) : 時間: Sat Dec 29 00:25:15 2007 : 又是一年將盡 新的一個年頭的開始. 不少人認為2007年差不多是號稱人類景氣有史以來最 : 好最長期的最後一年了(雖然台灣可能感受不到) 次級房貸引發的信用緊縮將迫使長期支撐 : 起全球消費主力的美國民眾縮手進而造成全球景氣的衰退. 當然更有不少投資專家持相反 : 看法, 認為新興國家特別是中印兩國將扮演起全球消費的另一推手 而且各國的央行也從歷 : 次的經濟蕭條中學到了經濟, 不會坐視經濟走下坡的. 這是傳統經濟學者的論述法 ,各有 : 各的意見 也就莫衷一是, 讓人無所適從. : 就我個人的看法, 原本我也是趨向景氣可能會走緩 但不至於衰退的看法. 主要論點仍是在 : 各國央行的控制力以及影響力都遠大於前.當然這當中也包括了各國政府政治力影響央行也 : 遠大於前.政治人物是絕對不樂見景氣或是股市有一分一毫下降的跡象的.即使在經濟學理 : 論中, 適度的降溫反而有利於体質的調整. : 但是最近改變我這個想法的是來自花旗和阿布達比投資局簽訂投資協定, 在11/26/07 美國 : 最大金融機構 Citi Group 宣佈來自阿拉伯的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將注資75億美元, 消 : 息一出, 各界多把關注點放在主權基金的興起, 又是一個有錢國家把收入的零頭去買下美 : 國資產.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慢慢的成交細節被揭露了出來, 原來ADIA 並不是直接購入 : CITI 的股份, 相反的, 他買下的是Citi 的可轉換公司債(CB). 而且Citi 要付年息11%. : 在CB存續期內, ADIA 還有權要求轉換為約4.9% Citi的股份 成為Citi 最大股東. 換言之 : , 這是一個對ADIA 相當有利, 而對Citi 十分不利的條款, 而這個合約還是在美國前財政 : 部長 新任Citi董事長 魯賓專程飛到阿布達比 馬拉松談了11個小時的結果. : Citi的人都是笨蛋嗎?怎麼會談出這個嚴苛的條件? 難道他們不知美國一般的放款利率也 : 不過才6%上下, 怎麼會付出這個高的利息? : 開玩笑 Citi裡面至少有幾千個全美國甚至全世界最聰明的人, 魯賓也是柯林頓時代和 : Allen Greenspain 合作無間 曾被號稱解求世界經濟的三人行之一(三人指 Robert Rubin, : Allen Greenspain 和 Summers). 所以証明了這些人都不是笨蛋. 那惟一可以解釋的就是 : Citi 真的需要這筆錢. 這就如同有人笑為什麼有人笨到向地下錢莊借高利貸一樣, 如果不 : 是真的走投無路, 難道這些人不知道信用信貸都要比地下錢莊低嗎? 簡單的說, : 我個人認為Citi 真正的問題, 要遠比檯面上浮出來的大多了. 大到讓魯賓初接任馬上想到 : 的不是向最熟悉的美國政府求援, 反而去找上了阿拉伯國家. : Citi 桶了大簍子要靠簽訂”喪權辱國”的條款來保住自己, 難道美國其他的銀行會沒事嗎? :  目前出問題的多在投資銀行這一塊 從最早的Leman Brothers, Merry Lynch, : Morgan Stanley....原因主要出在這些投資銀行是MBS(Morgage-back Securities)的 : 始作俑者. 而商業銀行只有少數如Washington Mutual 這類以房貸為主的銀行開始受到 : 投資質疑. 但是別忘了, 自從美國在1997年修正了Glass-Steagall Act 法案, 開放銀行 : 跨足不同行業後, 銀行間的差異已經愈來愈小了. Citi 作的事, 我相信 J.P Morgan : Chase Bank, Bank of America...也多少都有涉及, : 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或許他們就像台灣的永豐金一樣投資了大量的SIV, 但是反正CITI : 承諾仍在就先準備不幅認列損失吧. : 美國的情況很容易讓我聯想起日本泡沫破裂後十年的不景氣. 很多人說日本不景氣, 但是 : 事實上那段時間日本的製造業仍是很強的. SONY, TOSHIBA...等電氣製品仍是打遍天下的 : .問題是日本的金融承習泡沫時代的不動產呆帳太嚴重了而造成整個日本十年的不振. :  現在的美國似乎也有點這種味道. : .....待續 ... 我看完您的描述,想法跟S大類似,但這兒先不提您的結論,單就這筆CB交易說些 自己的看法    以下分四個層次(兩篇文)來回您的文章 一.花旗的主體業務和為什麼花旗極需要錢 這幾年美國開放銀行跨足不同行業後,銀行間的差異的確是變小了,但那是指經營    品項類似(幾乎都變成金融百貨),但是還是各有所長(營收組成比重還是有別) 以花旗來說,營收裡頭還是有超過五成來自於儲貸和消金,財富管理佔了一成,來    自投銀的比例不高 這次出問題的在投資銀行這塊 但是提列這些次貸的資產減損,卻會使得資本適足率大減... 新巴塞爾協定中,資本適足率8%為最低限度   而在美國,低於8%禁止盈餘分配;低於6%除禁止盈餘分配外,限制高級主管薪酬, 並禁止該金融機構收受同業存款、限制控股公司進行資本分配、限制存款利率給付 或需與其他機構合併等其他措施;低於4%將被限制業務和要求強制增資,低於2%且 無法在九十天內順利增資以提升至2%以上者,將被政府單位進駐接管清算XD 而花旗在提列了一堆(當然水底應該還有不少)損失後,資本適足率已從12%大幅下 滑,再提列再下滑,而且已經搞到穆迪在十天前調降花旗評等,要拉昇資本適足率    要不開源,要不節流 二.花旗要從哪裡生出錢來 對於銀行,我想到的開源節流不外乎以下幾種~    開源:處分非核心/賣祖產/創造新利基/ 跟存戶要錢/跟政府要錢/跟股東要錢/創造新肥羊股東 節流:裁員減少人事開支/不買回庫藏股/裁減高階經理人薪水/減少現金股利發放 所以呢,花旗有可能先裁減高階經理人薪水嗎?怎可能...    當然是...先裁員,最不用花錢,下個月立刻少了一大筆開支 接著呢? 有可能在這緊要關頭生出新利基嗎? 怎可能... 當然是...先跟存戶要錢...所以高利存款就跑出來拉XD 不買回庫藏股,這偷偷來就行了;減少現金股利發放比較嚴重,所以先擱置 那談談跟政府要錢... 台積電賠錢,政府會不會補貼它? 不會嘜,不過如果有虧損可能有稅盾(後頭聊) 為什麼不跟美國政府借錢 這牽扯到美國政府的借貸條件和天期 就我所知 美國的銀行 並不能向FED借款 而是透過另一個F開頭的機構 而且要借款可以 要有抵押品 天期也有限制... 那剩下的方法只剩下兩個拉 就是跟股東要錢 再不然創造新肥羊股東XD 要跟股東要錢,方法有幾種:現金增資/公司債/可轉換公司債/特別股... 可是1.現在現增對股本股價衝擊很大 2.發債能取得稅盾(利息支出抵稅)... 所以接著的問題是誰願意買債~ 還是一次買金額很大的債~ 三.要給多少誘因才能遂其所需 美國公司很多都有平衡股利政策,像花旗不只一年發四次現金股利,還不時買回庫    藏股,花旗目前現金殖利率為7.1%,如果現在要人買自己,年息不高於這個報酬率    又怎麼吸引得了投資人? (如果年息固定給7.1%,報酬率就跟這價位直接買股票差不多了,那我不要挹注資金 ,讓你一口氣跌低一點,再來逢低撿股票說不定還比較賺...) 您文裏說,一般放款才6%,可是這不是一般放款阿!一筆這麼大筆的放貸,如果您    是負責貸款給他的,您知道他目前還有滿肚子呆帳,您難道不需要在正常放款條件    上跟他加收相當的風險貼水?      待續~ --- 好多阿XD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 少年擊劍更吹簫 不愛財寶愛英豪 少年吟詩更風騷 不羨人間羨唐朝 少年狂狷更急躁 不知跋扈知炫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09.174 ※ 編輯: minij 來自: 125.229.109.174 (12/31 21:31)

12/31 23:40, , 1F
增長見識...
12/31 23:40, 1F

01/01 03:37, , 2F
推~
01/01 03:37, 2F
文章代碼(AID): #17UExJym (Fu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UExJym (Fund)